摘要: 以家电零售起家的苏宁,玩起了时令生鲜。 10月,热卖两年的褚橙正式在苏宁易购上线预售。两周后的双十一期间,将根据用户预约情况,进行果园采摘、专业分拣、打包发货等过程,
以家电零售起家的苏宁,玩起了时令生鲜。
10月,热卖两年的褚橙正式在苏宁易购上线预售。两周后的双十一期间,将根据用户预约情况,进行果园采摘、专业分拣、打包发货等过程,并保证从采摘到发货在24小时内完成。通过之前的无锡水蜜桃、阳澄湖大闸蟹的火爆销售,显然苏宁从这种模式中尝到了甜头。
在褚橙预售的同时,苏宁易购同步发起海鲜众筹,通过包渔船,出海捕捞海鲜的形式,为用户量身定制“海上大餐”,带给用户个性化的体验。除了在吃上不断推出创新性的体验外,10月中旬七匹狼秋季新品“狼图腾”极致衬衫也选择在苏宁独家发售,并将发布会放在了苏宁新成立的总部二期,这不禁引起服装时尚行业一片热议,同时也让零售行业对苏宁浮想联翩。
就在苏宁双十一大促重磅推出之前,苏宁围绕全品类的一系列动作带给了用户一连串的惊喜,这与苏宁O2O执行战略进入全面批量化展示成果阶段不无关系。其实苏宁从百日会战以来,无论是纸巾、卫生巾,还是奶粉、面膜,更或者月饼、粽子等,从这一系列促销活动来看,苏宁精心编织的全品类大网已愈加清晰。
“圈地”全品类
伴随着 电子商务 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用户的流量成本急剧攀升,从几元上升至一二百元,甚至更高。从用户注册到上网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用户的频率和粘性?关键靠产品和产品的品类。而在所有的引流成本中,提高商品丰富度是成本最低的。广告、低价等营销手段都是高成本的引流,也是不可持续的。
苏宁作为一家空调专营出身的零售企业,其实早在创业之初便在不断推进全品类的拓展步伐。从专一的空调经营到家电品类拓展,从经销和代销模式到自主产品经营模式的引入,尤其是进入2009年营销变革以来,苏宁供应链渠道进一步拓展升级,尤其表现在3C等新潮品类,以及自主经营产品等方面,苏宁以用户为导向,调动整个产业链,对价值链进行重塑,搭建更符合用户消费需求的供应链生态圈。从整个发展历程看,苏宁全品类的扩张并非一蹴而就,更像是循序渐进。
而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品类的丰富度对于线上流量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且轻决策类的日用百货品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也促成了苏宁提速全品类拓展的步伐。在图书、母婴、美妆、服饰、百货等品类相继上线后,依托全品类发展,苏宁在前段时间推出了创新营销产品“大聚惠”。其上线以来日均访问量已达到100多万,日均新增用户占比近20%,而且苏宁易购网站的整体用户粘性得到明显加强,用户二次购买率也显著提升。
单品营销的逆向思维
全品类布局逐渐趋于成熟之后,苏宁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将全品类的优势最大化。千篇一律的促销活动逐渐让用户感觉到麻木,并且费力不讨好。美国的户外品牌patagonia在这方面则给了国内企业很好的参考。在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各大品牌都在大肆做营销活动的时候,patagonia却提出“拒绝过度消费”理念,看似劝导顾客不要购买新品,实则这个营销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帮助这家品牌赢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与patagonia如出一辙,苏宁同样选择的是逆势而动。如何将全品类中的“全”的概念植入用户心中,苏宁并不是将各种品类一股脑的抛向用户,而是将品类作为若干锦囊,一个个的分享给用户。百日会战以来,苏宁通过4000万卷纸,3000万包卫生巾,500万罐奶粉,300万片面膜等单品营销活动,将每一个品类推向聚光灯下,避其锋芒,步步为营。而恰恰是这种逆向思维,让每一个单品都得到凸显,使得它从一众品类中脱颖而出,强化了用户对网站的认知和记忆。
在全品类趋势的环境下,巧妙借助单品的策动占领渠道高地,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构建用户心中的全品类形象,看似不合常理的出牌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苏宁持续不断推出单品营销的缘由。与此同时,苏宁通过线上线下海量的消费者数据库信息,研究消费者偏好、消费路径,通过反向定制的方式推出“苏宁手机家族”计划、“苏宁S-TV” 计划以及“苏宁S+空调” 计划,打造出诸如么么哒、美图手机等经典营销案例,同时将更多低碳智能的的家电产品推向市场,带动如谷歌眼镜、智能手环等更迎合用户喜好的新奇特产品走进苏宁门店。
伴随着全品类脉络的打通,苏宁的O2O执行或将进一步提速,而面对即将到来的苏宁双十一大促, 对于苏宁蓄谋已久的全品类布局来讲,既是一次考验,同样是一次爆发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