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 浦东拟实现金融四大突破

  6月18日,上海浦东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三年计划”出炉,促进金融业改革与发展毫无悬念地被列为浦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担负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平台的重要使命,“浦东金融”这个名词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区域概念。

  浦东的目标很明确:在可见的将来,以陆家嘴金融城为中心,让浦东的每一个微小金融波动都将层层触及从上海到长三角、从中国到亚洲乃至全球金融业的震动。

  然而,面临内有区域竞争,外有国际形势考验的大背景,浦东能否加快实现其金融风向标的地位,同时突破更多经济与行政体制阻碍,切实实现“宜投资”、“宜居住”的示范区域目标?这成了所有关心浦东、关心中国金融和产业发展,关心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人士关注的话题。

  继推出首期“聚焦中国综合配套改革”之天津滨海篇后,上海证券报再次独家推出该系列的上海浦东篇,从金融创新业务的区域竞争、陆家嘴金融城的目标等方面展开深入解读。我们发现,和其他新兴“综配”试点不同,已步入改革深水区的浦东,面临的课题与挑战、机遇与竞争,或许更多。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上海浦东都是中国金融市场独当一面的“老大哥”。今天,这个“老大哥”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在深谙态势的专家看来,眼前的热点话题是:在建设私募股权基金基地方面,天津滨海已有“先行先试”之势;在离岸金融市场创新方面,深圳又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浦东的优势在于全面,我们就是要打综合牌。当大家都争取政策时,浦东的软、硬环境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上海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办公室金融发展部主管孙伟称。知情人士透露,在滨海、深圳纷纷高调表态分别在私募股权基金和离岸金融业务方面争取“先行先试”政策之时,浦东同样也有自身的谋划。“看来大家角度差不多,想的也差不多。”一位主管表示。

  私募股权基金 浦东拟实现四大突破

  “如果说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皇冠,那么私募股权基金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上海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施海宁对记者表示。因为私募股权基金连接上市公司和投资资金双向资源,且在目前的国际资本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的进驻,已经成为金融中心的标志之一。

  专家介绍,私募股权基金主要以私募方式融资,以投资公司股权方式获得收益。以2006年第一只产业基金渤海产业基金为基础,目前我国获得牌照和正处在审批阶段的私募股权基金有十个。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兴起,大量其他有牌照的私募股权基金充斥市场。由此引发了众多地区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的争夺战。

  6月18日,酝酿多时的《2008年-2010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框架》(下称《计划》)正式公布,金融业作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被重点提及,加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目标也赫然在列。

  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计划》提出的金融工作重点包括:进一步聚焦各类金融机构,促进私募基金集聚浦东;加快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加快成长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营;推动浦东基础设施物业增值基金上市发行等。

  浦东新区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接下来还将有专门针对金融方面的更细执行计划。“总的原则是一手抓环境,一手抓创新。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好,再抓住几个关键点来进行突破。”上述人士称。

  当然,浦东看好的几个关键点也被正在被其他兄弟试点区域看好,私募股权基金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今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OTC(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获准落户滨海。另据国务院相关文件,“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除OTC之外,滨海新区酝酿的另一个金融大动作是建成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基地。本月初,天津借召开第二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之际,高调提出把天津滨海建成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基地。根据天津市政府主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崔津渡介绍,目前,天津已经成立PE注册管理中心,为来天津落户的私募股权基金做一站式服务。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天津市前市长戴相龙力挺天津。他表示,“中国未来在大量利用外资的同时,还应继续积极扩大对外国的投资,同时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其中,私募股权基金是扩大直接融资的有效方式之一。于是,如何突破目前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瓶颈,就成为各地金融创新和先行先试的争取目标。“金融创新大家都可以试,但滨海可以是重要的落脚点。”戴相龙称。

  浦东同样已经看到了这一重要趋势。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上海浦东关于私募股权基金方面的课题报告已经完成。四大需要突破的领域包括:税制改革,即改变结构性重复征税问题;因有限合伙制方式产生的合伙人管理权问题;包括保险、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准入问题;以及其他配套机制的完善。

  四个待突破领域如何“先行先试”,就构成了所谓的“要政策”的主要内容。“我们肯定要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相关政策,我们也有把握。”一位浦东新区政府的相关主管人士表示。但也有观点认为,滨海目前风头正劲,所谓的“有把握”,还只是技术上的自信。

  在这种形势下,有专家建议,浦东或者可以选择不再申请创新业务,而是转向申请“同等待遇”或“同步”的“先行先试”权。也就是说在滨海等地开始尝试新政策的同时,或之后不久,浦东即有权进入这些领域。

  看来,如何应对来自滨海的良性竞争,将是浦东发展的挑战之一。

  离岸金融市场 深圳或是强劲对手

  除私募股权基金的吸引聚集之外,浦东新区的金融创新竞争对手来自南疆。

  6月中旬,居于华南的金融重镇深圳宣布组建深圳金融发展委员会,主要职能是统筹金融发展和创新工作。其中之一是争取国家支持,扩大深港两地企业小额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度,推动深港共建人民币离岸中心,讨论促成深港交易所的合并和创业板的合并,以吸引更多香港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深圳。

  上海浦东金融办孙伟介绍,离岸投资与资产管理业务同样是浦东重要的调研课题之一。比如有金融机构建议,允许国外金融管理团队落户浦东,吸引国内资金,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进行海外投资管理。“这目前还是政策模糊地带。目前中国内地有很多企业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上市,这种离岸业务可以令投资者更加接近上市地。”

  另外,孙伟称,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受资金进出和金融牌照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只能以代表处方式设点,且无法从事人民币境外投资服务。“从目前情况看,受国内人才素质等各种因素的限制,QDII投资效果并不非常理想,而海外金融机构很希望能够与QDII更多结合。”孙伟表示。

  上述境外金融业务目前在国内均无试点,这正是下一步上海与深圳的竞争要点之一。“深圳在金融人才和资产管理方面都做得非常不错,离香港又近。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确实是浦东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专家认为。

  浦东的优势 打好综合牌

  不可否认,区域之间的金融中心的竞争正成为中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

  “虽然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在争做金融中心,但上海和浦东的优势显而易见。”施海宁认为,悠久的金融发展历史和文化、全国最好的综合配套环境是上海金融市场吸引力所在。“无论是一行三会还是各大金融机构,都会感到将新产品、新机制放在浦东试行最放心。”

  “当一个地区的金融改革处于初期,它很可能通过一个产品或政策的突破营造亮点;但当改革进入深水区,体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就成了更艰难、更重要的东西。海外投资者更愿意考查区域整体的投资生态环境。”孙伟称。

  而浦东下一个三年正是致力于打造这样的优良“生态环境”。

  “在金融政策目前仍无法实现全面开放的大形势下,浦东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善软、硬环境。这主要包括法制环境、政府服务环境以及舒适的宜居环境等。”施海宁介绍。

  的确,浦东在金融服务“软环境”方面的工作正在细化。“我们正在委托研究机构调研哪些金融配套服务产业存在发展瓶颈,有关部门将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浦东新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例如,日益上涨的办公楼租金已经成为浦东商务成本指标的短板,为解决这一问题,浦东可能考虑出台相应的租金补贴方案。

  另外,浦东甚至上海市在发展金融中心过程中如何加强与中央的沟通工作,也是值得思索的课题。

  “以OTC市场为例,其实浦东和上海相关机构都曾向中央递交过相关方案,但最终未果。”浦东经济研究专家郑韶介绍说。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也认为,从中央到上海,再到浦东,各级政府形成合力是浦东开发和‘综改’成功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16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针对2008年上海“1+7”的重点改革工作安排,上海市相关领导特别强调“科学决策、协调执行”、“形成合力”。

  “受社保事件影响,上海部分工作有短暂的‘观察期’和‘滞后期’。但是,从刚刚结束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可以看出,中央对上海经济和金融业寄予厚望,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受到肯定。”一位金融专家充满信心地表示。

时间: 2024-08-01 12:43:56

加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 浦东拟实现金融四大突破的相关文章

屠光绍:上海正在制定政策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发展

2008(第六届)中国并购年会昨天在上海召开,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发言中指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市场并购的程度不是很高,但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上海是私募股权基金云集的城市之一,这将为今后并购市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和强大的推动力.他表示,最近上海市政府也正在适应私募股权基金在上海发展的需要,制定一些相关政策,进一步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在上海的发展,为下一步并购市场在上海的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屠光绍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和中国并购市场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这主要表现在四

股市大幅下跌挫伤私募股权基金

昨日,在天津召开的中小企业金融峰会暨天津创投融资商务论坛上,与会的私募基金老总们谈及了目前中小企业和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困境和趋势. 首先,从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看,目前VC投资人的资产大幅度降低."我们VC的投资人有做房地产的,也有做股票的.开矿的."深圳东方富海投资总裁程厚博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从去年10月份至今下降了68.58%.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市值从32.7万亿缩水到13万亿,蒸发掉20万亿元." "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我们有一个投资人,他开发完

天津开发区私募股权基金达174家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天津开发区管委会获悉,截至2009年12月,天津开发区私募股权基金(基金管理企业)共达到174家,实现认缴出资额470亿元人民币,实到出资75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包括13家获准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基金管理企业管理的基金(共22家获准备案).私募股权基金在泰达的蓬勃发展,对推动本市早日实现全国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基地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自2007年新修订的合伙法确定了有限合伙组织形式的法律地位以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得到法律保障.天津开发区在2007年率先完成了天津市第一家以

社保基金投资政策放宽私募股权基金LP有望扩容

饱受LP困扰的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有望获得来自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10%的庞大资金来源,这将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注入一剂"强心针". 社保基金进军私募股权基金 原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年初在一次论坛上公开表示,国务院已经批准社保基金投资PE,投资上限为总资产的20%.据消息人士透露,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日前已决定将总资产的10%投向私募股权基金,该计划已获相关部门批准,目前已选择两只人民币基金作为其首批投资对象.这两只基金分别由私人资本运营公司鼎晖投资(CDH I

本土私募股权基金身处弱势“尴尬”前行

近两年来,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纷纷进入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业内公认.也是令人尴尬的一个数字是,国内95%以上的私募股权基金是外资背景,真正本土的私募股权基金少之又少. 本土私募基金处于弱势 从2004年6月美国新桥资本收购深圳发展银行控股权开始,外资私募股权基金不断横扫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凯雷收购徐工.高盛收购双汇.华平控股哈药.红杉带领如家登陆纳斯达克--外资PE通过私募股权投资获得超额利润.私募股权投资的赚钱效应撬动了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开始活跃.         据介绍

财政部金融司:基金年金应允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胡学好昨日在"第十一届科博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创新国际论坛"上表示,应进一步完善适合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配套法规,适当允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金等机构投资者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投资私募股权基金(PE),同时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积极推进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胡学好指出,目前,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去年出台的合伙企业法,为国内注册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基金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但是由于有限合伙企业的配套法规尚未出台,外资无法作为合伙人参与合伙企业."

私募股权基金存退出单一等问题地方PE实验型发展

如果不是一位自称"退居二线"的老官员逆耳忠言,恐怕很多被光环笼罩着的中国PE(私募股权基金)精英们似乎还很难发觉自己行业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这种论坛我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讨论没有多大作用."近日,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股权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协会筹备组组长.北京PE协会荣誉会长邵秉仁在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论坛"上言辞激烈,"应该多请政府有关部门说了算的.有权的人来参加." 而在这背后的"导火索"

艾德维克CEO:私募股权基金能化解投资组合风险

"中国金融高峰会"作为科博会的重要活动,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议主题为"金融重建与经济振兴". 瑞士艾德维克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布鲁诺·阿施乐在会议演讲中提到,私募股权基金实际上是一种证券,所以它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是金融市场这种专业的资产管理的一个部分.私募股权作为一种资产和公共市场是关联的,比较好的投资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私募股权基金到底是什么作用呢?那就是要化解一些投资组合的风险,一个基金可以是凭定义的,或者说一个大的养老基金,一个大的保险公司就可以叫做是一

跨国并购中的私募股权基金(PE)元素

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私募股权基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如今已经成为整个金融生态系统中具有特色的一份子. 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如今已经成为整个金融生态系统中具有特色的一份子.其不仅在催生优秀企业.创造新的社会价值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还逐渐成为各类养老基金.企业年金.大学基金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分散投资寻求高回报的另类投资渠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具有投资潜力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