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的整合和转型已经成为2011年IT产业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加之云计算的落地,数据中心在今年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IT产业未来 三~五年的发展情况。作为存储产业最为知名的技术专家,日立数据系统公司首席技术官Hubert Yoshida特意将其亚太之行的第一站放在了北京,和国内的专业技术媒体,一起就数据中心转型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在Hubert Yoshida先生在其《2011年十大发展趋势》的博客文章中,对数据中心转型作出了十大发展预测:1. 随着存储虚拟化(Storage Virtualization)和动态预配置(Dynamic Provisioning)成为云服务以及动态、高可用性数据中心的基础,它们的推广速度将会加快。2. 为了加快数据中心虚拟化进程,将需要更加紧密地整合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资源。3. 虚拟分层(Virtual tiering)将被用于数据生命周期管理。4. 使用SSD硬盘提升虚拟分层配置的性能、降低成本正逢其时。5. 串行SCSI(SAS)硬盘将被用于提升企业级存储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6. 凭借低功耗和散热效率,小型封装(SFF)硬盘将得到普及。7. 云将成为一种有效的基础架构模型。8. 数据中心的融合将启动。9. 在应用程序需求的驱动下,存储虚拟化或云基础架构中增加更多应用程序透明性。10. 将提供远程代管服务,以减轻阻碍IT运营迁移至新技术的低级别监测、报警、报告和管理任务。
日立数据系统公司首席技术官Hubert Yoshida
其实上述十个预测中所涉及的技术,大多并不是新技术或者最近提出的,Yoshida给出的预测,只是想表明,用户应用需求和现实技术的整合,将推动IT产业和架构的整体革新。
对于日立数据来说,这个革新的落脚点放在2010年年中宣布的面向企业数据中心的开放式统一计算平台之上。日立统一计算平台提供了一个智能 Orchestration架构,将服务器、存储、网络和应用程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自动化的动态管理,为大规模计算环境带来诸多优势。实现了诸如与业务目 标一致的IT灵活性、降低成本和风险。
谈到云,Yoshida的观点与业界普遍观点相统一,融合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用户单一选择私有云或者公有云。对于用户来说,只取决于其应用的需求及 规模。单从云本身来说,并无高低之分,有的只是用户本身处于低端还是高端。如果是低端用户,可能以后发展公共云,不用自己去买一些产品来做预配置。如果是 中高端用户,他们有这样一些资源,为了获得竞争力,愿意自己来建立一些私有云的。把这些相关应用、数据放到私有云,就可以通用这样的产品。即使对一些规模 庞大的用户来说,也可以从战略角度来考虑,可以把不属于战略价值的东西,比如像人力资源、员工工资的管理,可以把它外包出去,放到这种公共云上去。把那些 有核心的,属于价值利益相关的,有竞争力的,像一些数据挖掘等这些东西可以放到私有云里面。
日立数据传统是以存储为关键业务,但Yoshida认为,云时代不一定完全从存储角度就是最好的管理,要看具体的情况。比如,对云的管理来说,主要 是从这样一些应用和业务需求、业务模式,像搜索引擎Google,它可能不需要这种存储,更多的看重缓存。所以,怎么来更好地管理都是存在着相关的业务需 求来去考虑的,完全是取决于它的存储。比如说,UCP(统一计算平台)提供的是一种基础架构,它能够来提供很高的灵活性。做出这样一个模板来,然后,做出 一些快速精简预配置等。而它这种存储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是一个始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把其他的服务器换掉,唯一这样一个存储部分是不能换掉的。这是有 非常重要作用的。所以需要这样一种灵活性去做这个工作,这个智能都是通过虚拟分层,也包括这样一些虚拟平台的存储应用。还包括3D扩展,3D就是纵向的、 横向或者纵深的扩展。
Yoshida认为,以往的数据中心,运作的文化是一种变化和融合,因为过去的数据中心还是分开的,提供服务器的提供服务,平台是平台,网络是网 络。日立数据要做的就是去改变这样一种观念来实现未来的发展。当用户需要这样一些应用的时候,不需要单个的找这样一些服务器平台,或者存储平台,而是通过 协调整个数据中心层面来提供单一的界面捆绑的解决方案。最终帮助用户实现一种简单易行的预配置方式,将原来可能花费几天或者一周的时间缩短到几分钟。
注:本文出自 “城市之光” 博客:http://radioloves.blog.51cto.com/620011/510186
(作者:博客责任编辑: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