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渤海银行同城双活数据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目前运营情况稳定。该双活中心的基础架构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双活运行为渤海银行建立了一整套技术平台的新机制,为缓解基础平台异常风险、应对重大突发灾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是渤海银行 “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它的建成是渤海银行在追赶同业、尽早实现进入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前列的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
双活中心即全行业务交易类系统的同城双活运行,也是关键系统的全功能同城灾备中心。渤海银行的双活中心建设以开放式平台、数据库远程集群、应用负载均衡集群为基础技术,实现了信息系统从数据到应用层面的真正双活,具备全功能相互接管能力。自2012年以来,渤海银行以坚持完善“两地三中心”容灾体系、推进同城双活中心建设为目标。按计划、分步骤的扎实推进实施,在2015年末初步建成了同城双活中心,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全面双活和重要交易系统的双活运行,系统接管达到分钟级别。
IDC中国金融行业高级研究经理方正分析认为,渤海银行双活中心建设规划早、立意高、建设快、实效强,既发挥了后发优势充分博采众长,又敢为人先率先应用于核心生产。总体而言,技术上实现全面的高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某些方面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是首家将双活应用在核心系统和首家关键交易系统全面双活的商业银行。
具体特点如下:一是实现了全面双活,包括交易数据的双活运行 。目前业界所称的同城或异地多活运行多是接入层、前置层或应用层的多活,而数据层则仍然是在主备运行模式下,灾难时需要切换。而渤海银行通过利用存储、数据库相关技术,实现了数据层面双写。双中心的数据库均可承载交易,且保证数据完整性。二是双活系统RTO(Recovery Time Object)趋近于0,同时提高了业务系统承载能力。2016年1月,经过一系列的演练验证,实际接管时间达到分钟级。同时通过双活运行,也扩大了交易承载能力,提高了容量。三是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在当前双活架构下的各个技术节点均具备横向扩展能力,可以支持未来交易增长的需要。技术上各环节松耦合,可便利地支持其他技术工具、管理工具的整合和引入,为提高监控、自动化运行等做好准备。四是采用了具有竞争性的产品组合 。对存储和主机选择不同厂商产品,数据库同时支持两种以上产品,在双活基础产品组合上保留了竞争空间,降低了受制于单家厂商的风险。
实施是建设双活数据中心重要的一环,渤海银行采取了“随改随建、循序渐进、控制风险”的策略,同时明确了按关键路径节点的投入预算。值得一提的是,建立双活数据中心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防范风险,特别是因技术实施阶段的叠加,形成的不可回退的风险。因此,必须根据关键节点进行阶段划分,避免一蹴而就,形成技术风险。
渤海银行将在后续的“十三五”科技规划中进一步完善双活中心未来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提高双活运行水平,努力发挥双活中心的最大价值。未来渤海银行将建立适应于双活的管理和技术架构。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上,在生命周期一开始即与双活结合,做到灵活适应、动态调整。
IDC认为,双活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存储、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外联区域等方面的技术,需要结合不同银行的实际情况和投入能力进行规划。渤海银行双活数据中心由于使用了中小银行普遍使用的主流开放式技术架构,投入少、建设方法经济、性价比高,有利于保护投资,适合于广大中小银行参考使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