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寒冬里的悖论

张旭东  “中国光伏业要感谢无锡,感谢尚德!”尚德集团董事长施正荣还是一如既往地振臂高呼。就在上个月,尚德电力的股价已经跌至2005年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国光伏业要感谢欧美市场,尤其是欧洲国家的补贴政策,是他们的市场给了中国光伏业繁荣的机会。”  在他看来,在欧洲债务危机削减光伏补贴、美国意欲发起“双反”调查的当下,中国光伏业不过是又回到原点。而多数中国公司“原材料、技术、市场三头在外”,不过是寄生在欧美市场之上的中国车间,热衷于赚取快钱。  一度将产业推动得风生水起的外部大潮终究要退去,被留在沙滩上的企业到底在过去这场盛宴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此时越来越一目了然。  光伏企业的这个冬天注定漫长而沉重。  “像投服装一样投光伏”  从中国光伏一大集聚地——无锡的情况看,很多企业把光伏作为一个投资项目,而非持续经营的产业在做。  对他们而言,光伏业是像服装业一样的加工制造业,只不过生产线更贵一点。比如,一条国产的生产线成本大约在4000万左右,进口生产线则在6000万~8000万;甚至还有许多企业依靠囤积原材料来赚取利润。  此次欧美市场重挫之下,一些公司投资的生产线就此沉没,一同到来的原材料价格急剧下跌,也让许多在2008年高峰时段大批量囤硅的企业损失惨重。  在一些大企业看来,这些投机性十足的外来捞金者本就应该被淘汰。  环特太阳能公司董事长蒋钟伟就认为,国内的光伏业发展在东南沿海就像当初的“三来一补”式企业。  “东部地区更多是组装厂,在尚德之类大企业的带动下,很多小企业进入,生产光伏组件,金融危机前欧美市场好,赚钱容易,大批企业从原来的纺织等主业转行进入。”  蒋钟伟认为,对这些贸然从外转入的企业而言,光伏就像是又一次投资,“只不过设备贵一点”。  市场状况甫一风云突变,这批转行进来的小企业大多仓皇而逃。  在无锡一家业内公司老总看来,“没有核心技术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通病,并且在社会浮躁的氛围中,大家都想着尽快抢占市场,技术研发不为人重视。”他还认为,“光伏企业是个重技术的行业,一次技术变动就足以颠覆整个行业。”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光伏大萧条之下,光热企业却仍然增长强劲。“光热企业直接面对消费终端,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的效率高,抵抗力强。”  “中国的光伏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终归会被技术进步颠覆,市场会作出选择。”上述企业老总对记者表示。  争建“太阳城”热度未退  一哄而上的还并不只是企业,建设“太阳城”一度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发展目标。  初步估计,全国已经有超过20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光伏产业园”。一位长期蛰伏无锡投资光伏业的投资人士称,以往小企业还可以帮扶一把,如今像尚德一家市值就过百亿,政府哪里帮得来。  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说,同样是光伏产业园,其中也有区别。比如东部的多是组件和组装厂;内地一些地市资源丰富,更多聚焦于提炼多晶硅,是高耗能工序;电力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从上游做起;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已经有部分光伏电厂。  无论在东西部,仍然还在加码招商,无锡市也不例外。本报记者在当地一个新能源论坛上发现,即使行业整体不景气,当地政府还在积极组织招商活动。一位负责具体项目落地的光伏产业园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依然看好产业园的发展,好多厂的厂房都是我们提供融资先期建设。”  轰轰烈烈的“太阳城”造城运动背后,是光伏行业几年之内大规模上马导致的产能过剩。2011年全球光伏需求量预计为22吉瓦,今年全球产量就已经超过30吉瓦。其中,中国光伏组件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70%。  在北京为光伏产业园宣传的一位山西大同政府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萧条是萧条,但像大同这样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能为多晶硅配套煤炭资源。”此前富士康与保利协鑫宣布,在大同投资900亿元,打造垂直一体化的光伏发电项目。  环特公司甚至打算在美国建立太阳能产业园,然后回国内招商,将国内行业上下的厂商都搬到美国。  狂热的投资潮并未因市场一时挫折被遏制。尚德电力副总裁刘志波对本报记者表示:“以往每年增长200%的时期过去了,任何行业都会经历波折,但不等于说就会因此破产,通过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肯定能挺过难关。”  各地政府主导的投资潮,或许将加快行业洗牌重组,“付出的代价肯定会很大。”一位平安信托基建部门的经理表示。  前景光明内藏隐忧  虽然市场阴云密布,但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均对光伏业前景看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只要太阳每天升起,就有取之不尽的能源。”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发改委在今年8月出台了光伏发电标杆电价,外界分析此举是为了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推动内需。专家则认为每度1.15元的标杆电价,尚不足以鼓励光伏发电大发展。  目前,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仍然面临电力运输问题。且当地政府希望在本地建设完整的产业链,“而不是只做组装电站,把经济增长都给了沿海地区。”山西大同的一位官员如此表示。  天合光伏的一位内部人士称,这个标杆电价一来幅度有限,二来规定并不清晰,“这钱谁出,最后落到哪里,都是问题,再说政府现在补贴所有倾向节能减排的技术,使得太阳能的优势不突出。”  远水难解近渴。光伏业目前的“寒冬”仍然很真切。一位能源领域资深人士称,电价涉及到电网企业和电力改革的问题,并不是出一个针对光伏的电价就能解决的。  此外,提炼硅也是一项高耗能高污染的工序,在环境保护标准势必日趋严格的未来,这也将成为现实问题。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如何挺过这个冬天是当下最关心的问题。整个行业的付款周期都在延长,“至少延长了一个多月。”上述尚德副总裁称。CFP图

时间: 2024-09-17 13:13:29

光伏业:寒冬里的悖论的相关文章

江苏光伏业渐出“寒冬” 专家预计今年维持好势头

"我们准备在日本宫城县大崎市建造一座大型太阳能电站,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供货."17日,江苏常州天合光能日本公司总裁陈晔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 退出欧盟价格承诺机制.海外建厂直供欧盟市场,拟在日本九州建最大太阳能电站--作为全球最大光伏组件供应商,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好事不断,成江苏光伏业态势向好的缩影. 据江苏省统计局2月最新公布,2015年,江苏光伏行业实现产值2651.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3%.全年光伏行业出口交货值达685亿元,同比增长16.2%.至年

赛维尚德拖累光伏业信贷 国开行2450亿授信高危

一边是整体市场低迷,一边是高额债务压顶,光伏行业的冬天或许才刚刚开始. 从价格飙升.游资疯抄.产能激进扩张到下游需求急速收缩.流动资金困窘.企业大面积亏损倒闭,关于光伏起起落落的故事总是在不断上演. 这一次,当年金融危机时坚称"不裁员.不减薪.不减产"的赛维撑不住了,被推向濒临破产的风口浪尖,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只不过是光伏行业深陷资金链危局中的一个缩影,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需求无力.价格暴跌.库存高企,八成光伏上市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将下滑,短期还贷能力不断削弱,信贷风险逐渐暴露. 雪

光伏业上演新一轮抢装和产能扩张

双重政策倒逼技术竞赛 从2015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开始逐年提高光伏产品的标准.质量与门槛,以引导国内光伏制造业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实现从高补贴政策依赖模式向低补贴竞争力提高模式的转变,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实施"领跑者"计划,首个100MW示范基地落户于大同. 同时,光伏上网电价逐步下调并在2020年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趋势已定,今年6月30日就是一个降电价节点.按照规定,2016年以前备案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如果未能于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发电,将执行新的电

美举起反倾销“大棒”中国光伏业步步惊心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美国时间19日,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 )提起贸易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面板施加限制,并征收超过100%的反倾销关税. 欧洲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业遭遇巨大危机.就在这一困难时刻,美国这个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场,又准备举起反倾销的大棒,这对中国光伏制造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针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内企业已经在积极准备应对措施. 美国欲借反倾销"过冬" 全球光伏市场陷入低谷,美国的光

光伏业上下游反转?

曾经被形容为冰火两重天的光伏业上下游正在反转? 来自机构的报告显示,从综合收入与盈利来看,制造类企业与电站类企业间正开始出现分化:行业装机持续高增长带动制造企业收入与盈利加速释放,而颇为意外的是,电站类企业受制资源匹配能力.限电等问题,增速已经减弱. 纵观现有的信息来看,在电力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以及补贴所需的巨大资金来源掣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官方对光伏电站的定位也发出了较为清晰的信号,尤其是在盈利能力方面,即将其整体的盈利水平与其他行业看齐或稍高,而对更高的盈利诉求可能不会予以支持. 当然,

光伏业新生力量逆势而上的利弊之间?

尽管面临着补贴拖欠.弃光限电等种种问题,但却并没有妨碍光伏电站投资的高速增长. *ST云网近日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新股购买资产的方式,进军光伏行业. 无独有偶.宝安地产近日也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东旭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旭新能源")与顺风国际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国际")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项目资源转让.EPC等方面开展合作. 资料显示,自从大股东变更为东旭集团后,宝安地产在光伏领域动作频频,已经签署了多份类似的合作协议. 不过,这些新

光伏业“赢了面子 输了里子”?

在关系到安身立命的大问题上,光伏业却正表现得有些乏善可陈.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份,全国太阳能发电量211.0亿千瓦时,增长27.5%.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风电则已经超越核电,稳坐新能源发电的头把交椅,其发电量达到1209.5亿千瓦时,几乎是光伏发电的6倍.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电量上,除了被风电远远甩在身后外,就连"几近默默无闻"的生物质发电的发电量,也已经直追光伏,达到了192.4亿千瓦时. 而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电源占总的发电量占比中,风电占比达到了3.7%.太

光伏业市场化大限逼近 “狼”恐怕是真的要来了

光伏业的市场化大限正在逐步逼近. 近日,在<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十周年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了新能源领域资金补贴缺口日益扩大."弃风弃光"等问题上.且有与会的行业主管部门人士直言,新能源参加电力交易恐怕已是不可回避的议题,行业不能一直抱着燃煤标杆电价加补贴的政策一成不变,否则,在电力交易中的竞争力将大受影响. 根据此次研讨会传出的信息,未来新能源政策的改革方向,可能将是"价补分离"以及最终补贴收益由"定额补贴+绿色证书"构

光伏业“平台热”现状:只闻楼梯响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5年,建立基于一些"炙手可热"的如金融互联网等概念的平台,曾经是许多光伏企业转型升级的卖点之一. 不过,就目前大部分企业交出的答卷来看,正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稍作分析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目前的情况,除了一些企业单纯的概念炒作,而主观原因导致没有实质进展外,即便对于那些想实打实的有所作为的企业而言,也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 比如,对于本身就处于行业之内的光伏企业而言,在平台的投资方面,自身利益与平台潜在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