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0年前的攻击手法感染了17000多名开发者的电脑

大约10年前,有种名为Typosquatting的古老攻击手法——国内有将之翻译成“误植域名”的。这个词的前半部分“Typo”意思是排版错误,其实已经表达了这种攻击手法的内涵。举个例子:黑客可能会去注册像appple.com、taobaoo.com这样的域名,如果用户手误多输一个字幕,就会访问到这样的网站——这些网站还会模仿原网站,也就可以起到钓鱼的作用了。

所以Typosquatting如果要分类的话,大概是可以划归到钓鱼攻击中去的。不过这类攻击手法主要是寄希望于用户可能会输错某些域名。

最近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学生,利用Typosquatting攻击,将他自己的代码感染到了超过17000台开发者的计算机中。注意哦,是开发者的计算机!而且里面很多人还是为美国政府,甚至军方组织工作的。

究竟是怎么感染的?

这名汉堡大学的学生现年25岁,名叫Nikolai Philipp Tschacher。他在自己的学士论文里大致阐述了这种攻击手法,论文名为《Typosquatting in Programming Language Package Managers》,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下。

整个过程其实很简单:他首先去浏览一些专门探讨编程语言的社区网站(如PyPI、RubyGems、NPM),记录了其中下载量较高的214个包。然后他自己伪造了这214个包,里面包含他自己的脚本代码(虽然并非恶意的),名字与这214个包非常相似。

虽然不是域名,不过他也将之称作Typosquatting攻击。实际上里面的确没有包含什么恶意代码,只是给那些下载的开发者以警示:您安错包啦!另外,这段代码还会向Tschacher的计算机发送一个Web请求,这样他就能够记录他的代码执行了多少次,是否获取到管理员权限。

攻击结果很“理想”

最终的结果是很“喜人”的,几个月时间内,他的代码就在超过17000个独立域名中执行了超过45000次,其中超过一半还获得了管理员权限。意外发现是,其中有两个域名后缀为.mil,表明这是美军有人也运行了这段脚本。Tschacher在论文中说:

“另外还有23个域名以.gov结尾,是美国政府机构的域名。这个数字是值得人们关注的,因为拿下美国研究工作室和政府机构的主机,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件事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Tschacher攻击目标并非普通终端用户,而是开发者。如果Tschacher真的有意进行攻击,并植入了恶意代码,那么打击面和传播速度都并非一般的钓鱼网站可比。但凡从开发者入手的攻击,总是能够在短期内极速传播,因为如果开发过程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被植入恶意代码,那么终端用户遭遇攻击也就显得理所应当。

很多时候,将政府和企业作为目标的的攻击者,都很喜欢从开发者下手。因为开发者对敏感网络拥有很高的访问权限,能做的事自然就多多了。

  延伸阅读:有关Bitsquatting

是不是感觉这群被感染的开发者很弱智?然而实际上,Typosquatting也有比较高级的应用。最后这部分作为简单的延伸:早在2011年的时候,安全研究人员Artem Dinaburg曾经介绍过一种名为Bitsquatting的攻击,基本理念就是取自于Typosquatting,但它并不依赖于用户输错域名,而是利用计算机的随机单比特错误(详情点击这里)。

其实所谓的比特错误是发生在硬件产品上的,比如内存、CPU缓存因为环境或者灰尘、辐射之类的,会莫名产生比特错误(如著名的UltraSparc II CPU就存在这种问题)。比如我们要访问一家网站,域名是n.com。其二进制表达方式是这样的:

 

n . c o m
01101110 0101110 01100011 01101111 01101101

 

如果内存模块发生比特错误,某一位比特发生错误,就会变成下面这样。你在访问n.com这个域名的时候,二进制数据是需要过一次内存的,但最终我们访问到的实际上是o.com,这个过程真正实现了神不知鬼不觉。如果有人注册一个o.com域名,用于模仿n.com网站,则钓鱼成功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o . c o m
01101111 0101110 01100011 01101111 01101101

 

这听起来似乎很悬,前两年国外有安全专家特别做了针对Bitsquatting的实验(首先选择一些可能产生一比特之差的域名注册,比如说micrgsoft.com,然后主要从DNS来入手这个实验),结果每天都存在Bitsquatting后的域名请求,的确非常神奇。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20 18:00:30

他用10年前的攻击手法感染了17000多名开发者的电脑的相关文章

一种新型攻击手法:供应链攻击

本文讲的是 一种新型攻击手法:供应链攻击,Positive Technologies 揭示:今年早些时候将行动扩张至美国后,金钱驱动的"Cobalt"网络犯罪团伙改变了战术,如今采用供应链攻击对公司企业的合作伙伴下手. Cobalt在2016年被发现,目前全球范围内活跃,可快速应对银行的保护措施,其对公司员工基础设施和账户的恶意使用就是明证.研究人员称,为诱骗接受者打开来自非法域名的网络钓鱼邮件,该团伙还会使用安全监管机构的名号. 该组织的目标是银行.金融交易所.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和其

外媒评选过去25年10大黑客攻击事件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的新闻网站"The Daily Beast"于日前评选出:在过去25年中10大最具破坏性的黑客攻击事件.上周,一群匿名黑客进行的无休止的网络攻击,给政府和企业的网络管理员带来了巨大的恐慌,这次网络攻击规模空前,吸引了数千名业余黑客争相参与.但和真正黑客还是有所不同的,这些"脚本小子(script kiddies)"所使用的软件对Visa.万事达和PayPal三类进行了攻击,

一种新型攻击手法:监听WIFI变化嗅探手机输入

黑客可以通过观察无线WIFI信号变化,窃取到你的密码,PINs码和键盘快捷键等敏感信息.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马塞诸塞州和波士顿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公布了他们研究的最新技术.该项技术仅需要搭建一个WIIF热点,即可分析无线电信号变化并窃取敏感信息. 这项技术被命名为WindTalker,这项攻击技术通过读取称为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无线电信号模式,嗅探手机触屏变化或者电脑键盘按键运动. CSI是WIFI协议的一部分,它提供了WIFI信号状态信息. "攻击者可以利用CSI波动与击键之

搜索引擎毒化是黑客热门攻击手法

摘要: 根据趋势科技TrendLabs一月至三月所搜集到的数据显示,搜索引擎毒化(SEO)技巧在2010年第一季度仍旧是亚洲地区最盛行的攻击手法.亚太地区恶意程序感染计算机的途径,依然是以互联 根据趋势科技TrendLabs一月至三月所搜集到的数据显示,搜索引擎毒化(SEO)技巧在2010年第一季度仍旧是亚洲地区最盛行的攻击手法.亚太地区恶意程序感染计算机的途径,依然是以互联网下载.其它恶意程序植入以及可卸除式磁盘为主. 虽然Blackhat SEO搜索引擎毒化并非全新的技巧,但是这种利用热门时

10大黑客攻击事件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北京时间12月14日音讯,据国外媒体报导,美国的新闻网站"The Daily Beast"于日前评选出:在曩昔25年中10大最具破坏性的黑客进犯事情.上星期,一群匿名黑客进行的无休止的网络进犯,给政府和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带来了宏大的惊惧,这次网络进犯规划空前,招引了数千名业余黑客争相参加.但和真实黑客仍是有所不一样的,这些"脚本小子(script kiddies)"所运用的软件对Visa.万事达和PayPal三类进行了进犯,而并非是媒体所报导的真实含义的黑客兵士,他

如何从日志文件溯源出攻击手法?

本文讲的是如何从日志文件溯源出攻击手法?,如果想要查清系统遭到黑客入侵的原因或漏洞,通过日志查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日志文件是由服务器提供的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几乎所有的服务器,服务和应用程序都提供某种日志记录.但是什么是日志文件?日志文件是记录服务或应用程序运行期间发生的事件和操作. 那么为什么日志文件如此重要?日志文件为我们提供了服务器行为的精确视图,以及有关正在访问服务器的时间,方式和"由谁"的关键信息.这种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监控性能,排除故障和调试应用程序,以及日志可以帮助取证调查人

10年前互联网产业抢入口,未来10年,大数据产业控制数据源

可以预见,未来10年,对数据源的争夺将胜似10年前互联网企业对入口的争夺,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控制数据源,将是大数据产业内凸显竞争力的关键. 一部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互联网产业对多种入口的争夺史.回溯10年前,互联网行业日渐兴起"得入口者得天下"的商业逻辑,从最初的搜索引擎.门户导航网站,到苹果iOS.Google的Android以及微软的Windows Mobile等操作系统.再到手机终端APP Store模式和具有创新力的互联网应用软件大行其道,入口之争在互联网江湖上一路翻新. 然而

可怕云端中间人攻击手法:你的云端硬碟其实是骇客的!

资安公司Imperva在黑帽骇客大会上展示云端中间人攻击手法,让骇客不用破解密码.不用攻击程式,也不用撰写伺服器端的程式码,即可存取用户Google Drive.Box.微软及Dropbox上的档案,达成窃取资料或进行其他攻击的目的. Imperva在其报告中详细解释,「云端中间人」(man-in-the-cloud, MIIC)攻击是利用云端储存服务的档案同步化机制.档案同步化的原理是利用同步化软体与储存在装置上的同步化权杖(synchronization token)完成使用者身份验证,使本

日本不屑Apple Pay:10年前就推广了

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的夏野刚认为,日本的无接触式支付技术已经相当先进,如今要做的就是以更强的力度向海外市场推广这项技术."之前我们并没有将该技术推向国外的概念,"他说道,"所以就只能听任苹果在发布会上吹嘘内置NFC芯片的iPhone 6支持ApplePay移动支付技术了."新iPhone能否再次改变世界?据国外媒体的报道,苹果在上周的发布会上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其中包括4.7英寸的iPhone6.5.5英寸的iPhone 6 Plus.智能手表Apple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