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6日上午消息,彭博社报道美国租车应用Uber即将以350亿至40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至少为10亿美元。
消息称T. Rowe Price Group可能成为Uber的新股东,现有股东富达投资也有可能参与本轮融资。在今年6月,Uber的估值是170亿美元。如今350亿到400亿的估值已经是Twitter、卡夫食品等公司市值的1.5倍左右。资本看好程度堪称疯狂。
说起Uber,我们就想起中国的易到用车,这个Uber的中国版在C轮融资也融到了1亿美元;而我们熟悉的快的打车也推出了一号专车的服务,同样剑指商务租车市场。这个市场真的前途光明吗?
一、中国特色的租车市场
商务租车本身不是新业务,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租车公司就存在很久了,但是Uber打通了私人汽车与租车需求的通道。Uber 利用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和GPS定位的普及,提供平台给供需双方,车主可以赚取收入,用户可以租到自己想要的车型,而Uber从中抽取佣金,可谓皆大欢喜。Uber曾经在一天之内赚了1070万美元,难怪资本给它高估值。
易到用车和快的一号专车复制了Uber的模式,但是在中国遇到了监管的麻烦。在中国,私家人如果从事收费的搭载行为,被视为运营。如果没有相应的运营手续,则被视为非法运营,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运管部门重点打击的黑车。于是Uber进入中国后就放弃了私家车运营模式,转为与租车公司合作。
易到用车则体现了中国人的小聪明,它先建立关联交易的租车公司,然后和租车公司一起拉私家车入伙。首先让车主把私家车挂靠在汽车租赁公司,然后车主通过应聘方式到这家汽车租赁公司当司机,以化解私家车不能参与出租车运营的法律规定,最后再由该租车公司与易到合作。
不过,这种方式很快就被有关部门盯上,8月份,有关部门出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要求租赁公司必须拥有汽车产权,矛头直指易到用车,私家车绕路模式终结。
二、中国特色的实质
有人认为,政府出台《通知》是规范市场行为。其实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之争。关于商务租车与出租车的冲突问题,Uber在美国也遇到过,但是在中国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中国出租车的运营权是垄断拍卖方式。政府垄断出租车的运营权,高价拍卖,出租公司取得运营权后招募司机,收取高额费用。最后这些费用被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成为出租车价格的一部分。
打击黑车,除了加强管理,保护乘客安全以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限制不交高额管理费的黑车与出租车竞争,维持运营权的垄断利益。
而P2P租车这种方式,让私家车和租赁公司的车可以替代出租车。如果这种方式成为主流,出租车运营权就失去了价值,相关部门也就无法获取利益,这才是中国特色租车的实质问题。中国的租车APP能不能像Uber一样发展,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利益冲突问题。
三、淘宝的启示
其实,租车APP遇到的问题有一点像淘宝。当年淘宝兴起的时候,就有逃税的争议。后来当淘宝做大之后,还有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强行对淘宝店征收过营业税。但是靠强大的舆论和深厚的背景,阿里巴巴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美国上市,商业英雄的光环让淘宝更加安全。
当旧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必然有新的既得利益者,一个新模式能否诞生发展,实际是利益冲突的结果。或者新的利益集团战胜旧的利益集团,取得话语权,让政府的政策让路;或者新旧利益集团完成利益交换和妥协,共享新的利益。租车APP未来要在中国发展起来,也必须走这样的道路。
四、不要忽视快的打车
虽然Uber是国际企业,虽然易到用车起步更早,但是在租车市场后劲最大的还是快的打车。
用车软件需要地图、支付的产业链条,这方面阿里最为成熟。在最大的障碍政府方面,阿里也有很强的公关实力,淘宝就是明证。如果大家都过了政策关,拼实力拼资金,阿里同样有最大的优势,谁能比马云有钱?
所以,租车APP在中国的前途是否光明,要看新旧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和妥协,从淘宝的例子看,新模式很可能会最终获胜。而在中国的租车APP市场中,快的打车很有可能后来居上,超过Uber和易到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