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文艺青年,现在都要做企业家了

摘要: 今年8月份,果壳网CEO姬十三亲自写了一封招聘的公开信《这可能是加入果壳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距离果壳网成立已经过去了接近四年,距离姬十三到北京做科普已经过去了六年。

今年8月份,果壳网CEO姬十三亲自写了一封招聘的公开信《这可能是加入果壳最好的时机》。这个时候距离果壳网成立已经过去了接近四年,距离姬十三到北京做科普已经过去了六年。

过去六年里,和他先后创办的科学松鼠会、果壳网在人们的印象中被打上了“科学”、“死理性”的标签。每当转基因、雾霾、埃博拉、玉兔号引发讨论,或者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时,姬十三和果壳的声音就会被放大,其余时间就会归于平淡。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六年,又恰好是姬十三拿到神经生物学博士所花的时间。“我是硕博连读了六年,前面四年什么都没有做出来,最后一年半把实验和论文搞定”,姬十三回忆说。他去年年底在各大高校做了“创业就像混实验室”的巡回演讲。但是他承认,在果壳网创办之初,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创业。

创业要交多久的学费?

“当时就是想把这件事搞定”,虽然2010年果壳网拿到投资作为一个公司开始运作,但是在姬十三眼中,这和作为NGO的科学松鼠会并没有太大区别,“就是用互联网的办法做科普,想做成中国的Discovery”。

果壳网在成立之初就招募了大量的编辑记者,第一年就有30名员工。可以作为对比的是,36氪在成立之初只有4位联合创始人。“如果现在让我回到那个时候,一定会用精益创业的模式,先找几个人把它当做博客运营”,姬十三当时还一口气请来了技术、产品和商务三个业务负责人,这三个人在两年内都离职了。

之后的四年,果壳的员工数量像一个大公司一样线性增长,2012年60人,今年100出头。虽然人很多,动作却不够快。

“2010年就有很多人说果壳用户非常适合问答产品。于是我们就做了,但是作为一个子栏目,它很快遇到了瓶颈”,果壳动手并没有比知乎晚太多,但是姬十三当时没能在问答上倾斜多少资源,“现在看来知乎上的问题的是观念,在果壳上的问题的是知识。在果壳上一个问答放出来就是等待一个答案终结者,而在知乎上会越讨论越激烈。”

一直到2012年,姬十三做产品的思路还是服务果壳用户。在做MOOC学院之前,他们做了一个果壳学堂,希望让果壳上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的学生在线讨论课程和作业。为此姬十三还跑到了清华大学化工系和学生同吃同住,但是这个产品一直用不起来。与此同时,果壳站内的MOOC学习小组已经开始爆发性增长了。所以姬十三决定启动MOOC学院。

试错根本停不下来

有了MOOC学院的经验,姬十三开始放开手脚试错。目前的100多名员工中只有一半在运营果壳网,剩下的一半都是在北部孵化产品。“你有个想法,只要通过内部评审就可以做,然后在内部招聘,三个月考核一次,如果效果不错就会追加更多资源”,姬十三十分满意目前果壳的工作氛围。

过去的一年果壳内部尝试过至少五个产品,其中包括小蛋空气净化器,备孕App“研究生”,两性交流App“知性”甚至还有一个美容的App。空气净化器是和第三方共同投资合作的,三个App都是基于果壳内的热门小组。

此外,还有引发很大争议的“十五言”。这个至今还需要邀请码的写作社区拷贝了Medium的前端代码。“现在十五言只作为一个很小众的产品存在”,姬十三讲到这里的时候有些脸红,“当时就是想用最快的办法测试这个产品的可行性,但是很快这个产品就扩散开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失Quora的教训让他不想再错过Medium。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姬十三现在做事更多地是考虑商业规律而不是情怀。“果壳网的气质非常鲜明,从用户到员工都是,曾经我们的所有产品都要符合这种气质和价值观”,他给我举了栗子:

“曾经面过一个运营总监,本来聊得很好,临走要给我看手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有一个产品经理自称喜欢心理学,然后在例会上大谈佛洛依德(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已经是过时的理论),搞得大家面面相觑”;

“甚至一直到今年,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把中医课程收录进MOOC课程,内部的争论非常激烈”

现在姬十三想明白了,把上海交大开设的这门课程收录,让用户自己做出选择。果壳的气质是果壳的,新产品要服务更多的用户。

面对未来,姬十三也已经想得比较明白了。明年的重点就是MOOC学院,而且果壳的新产品会分为两种,一种继续围绕教育,一种围绕泛科学人群。他讲的这个故事赢得了投资人的认可,果壳刚刚拿到了好未来领投的2000万美元C轮融资。

我是企业家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罗永浩。在本月6号老罗最后一次“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的主题演讲中,他宣布要告别个人舞台,向锤子科技的公关部门交出自己的微博密码,不再肆意发声。过去两年时间里老罗在社交网络上似乎所向披靡,快意恩仇,但是锤子科技四处碰壁,几次濒临资金链断裂。

所以在反思自己的在供应链和与媒体关系处理上的稚嫩之后,罗永浩要退回到幕后,做一个企业家。

72年出生的老罗在演讲中自称是“文艺中年”。而姬十三也常常被称为“文艺范儿科学青年”或者“科学文艺青年”。

“很多投资人现在问我年龄,我说77年的,人家就会说好大啊。不管以前是文艺青年还是科学青年,以后都得是商业青年,按照规律办事”,回忆起过去几年做科普的历程,姬十三的话中甚至能听出来一丝沮丧:

做了这么多年科普好像也没有改变什么。关于转基因我们写了多少篇文章,但是没有多少人会被一篇文章改变。对于用户来说,他想真正了解这个问题,必须要学生物学的知识。我们要用什么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

12月11日,老罗去了陌陌在纳斯达克IPO的现场,他发了一条微博:

“在屋里的时候还没有感觉,走到时代广场上看到这个画面的一瞬间还是被彻底击中了。”

时间: 2024-07-30 09:22:36

70后的文艺青年,现在都要做企业家了的相关文章

80后的文艺青年中间开始流行使用三星的SM-G9009D电信版

不知从何时起,文艺青年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这些人有一定的文化涉猎基础,注重外界对自身的感受,尤其是80后的文艺青年,爱好广泛,对事物普遍有自己的看法,当然,对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方面也十分有见解.就拿智能手机来说吧,如今在80后的文艺青年中间开始流行使用三星的SM-G9009D电信版,这款手机的很多功能都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而且符合80后文艺青年的需求.首先拿上网这事儿来说吧,这些文艺青年们平时基本上是离不开网络的,不管是聊天.看新闻.看博客还是分享好玩的事儿,都是通过手机网络实现的,而这款三星的S

郝蕾: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文艺青年都很装(图)

郝蕾 不久前"骂河南人"事件,郝蕾一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备受争议,可她依旧不想做任何解释--她就是这么个特立独行的人.所以包括她为出演孟京辉的新戏<柔软>而放弃赴台湾领金马奖的做法,也在情理之中.11月20日金马奖公布的当晚,<柔软>还在保利剧院上演.孟京辉在演出结束后特意当着全场1000名观众的面向郝蕾公布了凭<第四张画>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这个喜讯.郝蕾在<第四张画>中扮演一位富有爱心的妈妈,精湛的演技获得了评委的肯定.不过,郝蕾

莫言体坛没文化文艺青年笔生花

林丹自传的签售现场火爆异常.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9250.html">本报记者 廖艺 摄退役的赵蕊蕊改走知性路线.伊布的文艺气息让人意外.无所不能的霍尔金娜.林丹林丹的自传.本报记者廖艺 摄 本专题策划 本报记者 雷煜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杨敏 昨天的广州购书中心迎来了"文艺青年丹"林丹不是来打球的,而是来签售自传.在<直到世界尽头>中,林丹文艺的一面被全面发掘,这位"文艺青年&qu

从70后的眼光看“地摊男”现象

最近在网上"地摊男"在中关村摆地摊卖网站的照片引起了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2462.html">网友热议,不少人对他们的勇气表示称赞, 敢在中关村这样一个大网络公司聚集的地方开始卖网站,走出创业的第一步;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某些公司的商业广告策划. 俗话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你觉得哪条路才是你心中真正的路了.2小时赚10元钱是挣,赚100元也叫挣,职业没有贵贱,人没有等级,仅有的区别就

文艺青年的文艺范儿营销

他们也许比较抗拒商业,但会心甘情愿为兴趣买单,通过很多品牌就足以勾勒出一个文艺青年的肖像. "文艺青年"是继"小资"之后兴起的一个身份标识,这是有别于大众的一类群体,但并不小众,他们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越发壮大.从社会角度看,文艺青年群体的产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一方面,越来越发达的经济基础让年轻人对上层建筑--精神世界的追求越发注重;另一方面,网络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文艺涉猎渠道和资源,让年轻人找到可以多元发展的文化方向. 文艺青年喜欢独立音乐而非流行音乐,喜欢相对小

文艺青年张向东:在理想与现实中骑行

刘佳 "少数人有足够的能量和运气,可以在短暂的一生中,过好几种生活."2012年8月,当互联网圈有名的"文艺青年"王微宣布把自己创立的土豆网卖给竞争对手优酷,从土豆"退休"时,他的好友张向东曾这样感慨. 2年多后,张向东送给好友的这句话,却成了自己离开久邦数码的真实写照. 带领久邦数码登上纳斯达克,完成了五大洲骑行,把一路的感悟写成<短暂飞行>,当张向东把14年前给自己定下的奋斗目标(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写一本书.周游世界)一一实现后,

新《红楼》开播宝玉是富二代黛玉是文艺青年

文艺青年林黛玉富二代贾宝玉薛宝钗理想太太史湘云梦中情人秦可卿一姐元春"白骨精"探春凤姐妙玉 新版<红楼梦>终于在上海.青岛等地的地面频道开播了,但广州本地观众还要等到下月中旬才能看到这部电视剧.正如导演李少红之前预测的那样,新<红楼梦>的开播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赞美声也有源源不断的板砖.不过,新<红楼梦>能引起如此多的关注,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原著小说的深入人心--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都有自己理想中的"金陵十二钗&qu

70后导演《铁梨花》显身手郭靖宇不纠结不成活

导演郭靖宇 导演郭靖宇 <铁梨花>剧照 撰文.编辑/白郁虹 中国影视界多以50后.60后导演为主力军,郭靖宇是为数不多的已经拥有一连串叫得响的作品的70后导演 ,北京台热播的<铁梨花>,孙红雷.寇世勋主演的<刀锋1937>,李雪健.李强主演的<高纬度战栗>,还有一部在圈内口碑极好的警匪剧<追>-- 像最近异军突起的影视界新锐导演刘江(执导过<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一样,郭靖宇最初的行当也是演员,却阴差阳错地扛起了

90后偶像断层谁来补?娱乐圈中坚力量仍是70后

武艺在"快男"舞台上引发争议郑爽自然又坚强.陈翔帅气又率真韩庚为梦想而努力 武艺为什么这么红?70后80后不理解 高中生小万今年17岁,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 今天是星期六,下午我在外婆家看<快乐男声>的重播,武艺出来时,我姨妈说:"他唱得是啥呀,声音那么小,气都跟不上."我不高兴了:"你看他多乖,长得多可爱!"我姨妈鄙视我:"你真弱."她不知道,武艺在网上多火,人气多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喜欢他.也难怪,我姨妈已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