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post_content" itemprop="articleBody">
最近这10年,任天堂(Nintendo)的日子并不好过。联想到它曾经推出的 DS 和 Wii 游戏机的火爆场面,更是让它的粉丝们感到惋惜。即使是推出的新产品 Wii U,也不能拯救该公司的颓势发展,何况该产品自从发布以来的6个月中一直表现极差……
继2012年首次亏损以来,任天堂最近发布了第二次年度运营亏损报告。资深游戏产业分析师迈克尔·帕切(Michael Pachter )指出:“智能机和平板电脑正在进一步蚕食传统游戏机市场,如果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任天堂为什么就不能学着去改变自己呢?比如,让玛丽奥出现在手机上。”
任天堂的确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了。正如帕切所说的那样,在传统游戏机市场“江河日下”的现实面前,为什么任天堂就不懂得低下“高傲”的头,去像别人家学习学习呢?毕竟,让超级玛丽“跑在”智能手机上,对于该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以完成的事情。不过,只要田聪日(任天堂现任总裁)掌权一天,这种改变都将难以进行。
“别总和我说“转战”智能手机游戏,没有这些设备的时候,任天堂不是照样活的好好的吗?!”
本周 E3 大会上,田聪日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表示:“对于任天堂的发展,不能光看眼前这1、2年,必须综合考量它这10年、20年中的变化趋势。过分注重短期利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些人总是建议我把游戏发展到智能手机平台上,可没有这些设备的时候,任天堂不是照样火爆全球吗?”
田日聪为人称道的是,他成功地将任天堂从2000年的低谷中带了出来。他从山内溥(当了任天堂公司52年的总裁,以严厉著称,是该公司最有声望且最重要的管理者)手中接过了这个“封建家长制”的企业,并推出了两款震撼整个游戏产业的游戏机:Nintendo DS 和 Wii。
任天堂很执着,执着得有些接近于偏执,它从来都只为自己出产的硬件设备开发游戏。Nintendo 64“类操作杆”和“超级玛丽风64”曾风靡全球10年之久,随后的 DS 触摸屏以及 Wii 的运动传感器再一次让全球的游戏迷们位置疯狂,而相应的 Nintendogs、 Brain Age、Wii Sports 等游戏也迅速抢占了市场。特别是电视游戏 Wii 的遥控器,更是吸引了大量好奇的玩家。
曾经 Wii 和 DS 的忠实粉丝们,现在已然成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游戏的玩家。移动时代的到来,造就了传统游戏机——Wii U 的市场惨败。传统游戏机的风光已不在,人们需要的是类似于iPad风格的游戏设备。
向移动游戏领域转型并不意味着就要兜售“手游”。田日聪在采访中说:“我知道,现在游戏市场上,有很多公司做得和任天堂不一样,而且发展的还不错。也许从短期套利方面来说,我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可是如果从公司长期利益最大化来考察,那我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如果仅仅考察短期股价是否能上涨,那我的确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不过,任天堂凭借着一些可堪比“流氓执法者式”的特许经营权,尚能勉强维持公司的现金牛奶。就连多年前表现平平的 GameCube,都能因为超级玛丽(Mario)、塞尔达传奇(Zelda)以及口袋游戏(Pokemon games)等“特权”而盈利。相比之下,Xbox 可就不那么幸运了,当年为了推广该产品,微软花费了足足40亿美元。
“中规中矩”的 Wii U 想延续“前辈们”的辉煌,可情况远远不是它所预料的那样。虽然任天堂游戏机不受欢迎,可凭借着诸如玛丽奥赛车8(Mario Kart 8 )和超级玛丽 3D 世界(Super Mario 3D World )等游戏,它仍能勉强为继,并且总能阶段性的提振 Wii U 等游戏设备的市场表现。
田日聪说:“游戏设备是游戏的附属品,人们往往会因为一个好玩的游戏而选择相应的游戏机。由于新马里奥兄弟(New Super Mario Bros)的发布,Wii U 第一个月的市场也不错。接下来的六个月中,任天堂还将发布新的游戏,到那时 Wii U 的销售情况就会好的难以预计。”
田日聪希望任天堂今年能够扭亏为盈,营业利润达到10.4亿美元。不过,即使该公司真的能到达那个目标,也不是因为 Wii U 或是什么独家的游戏,那要“归功于”田日聪等人对于任天堂核心品牌的贪婪地滥用。该公司最新推出的 3DS 游戏机、动物森林(Animal Crossing)以及超级马里奥兄弟(Super Mario Bros)等游戏就是这种“无耻愚蠢”行径的最好证明。
也许你觉得任天堂可以很容易地“试水”手游领域,可你绝对不要期望它能全面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这个有100多年的“京都巨人”拥有很强大的粉丝群体。无论 Wii U 是否能挑战 Xbox One 和 PlayStation 4 都不重要,因为任天堂的发展哲学更像是一个精品游戏公司,而不是一个国际化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只要它的粉丝们还认任天堂这个品牌,那么它就能“自以为是”地活下去,更不不需向 iPhone 等移动终端“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