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声对话吴晓波与柳红:这场官司有意义

中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 冯雅)据经济之声报道,前天(22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柳红诉吴晓波剽窃案。因双方各自撰写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这场“笔墨官司”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昨天,当事双方柳红和吴晓波同时接受了中央台记者的独家专访,正面回应这一事件。柳红表示,尽管有吴敬琏为吴晓波作证,使她深感受伤,但她仍有信心打赢这场官司:  记者:庭审之后,可能是您的代理律师表示,在庭外可以进行有条件的条件,这个有条件的条件指的是什么?  柳红:我说了,我愿意接受调解,我这个大门永远是敞开的,我欢迎,但是前提就是他(吴晓波)要承认抄袭,公开的认错道歉。  记者:这件事对您的生活、工作影响大吗?  柳红:我觉得还是挺大的,除了我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个事情之外,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个行动者,我在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中国,知识产权的意识太淡漠,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本身有意义,就是维权这件事本身有意义。  记者:这件事发生以后,您跟吴敬琏老先生沟通过吗?  柳红:没有。  记者:您觉得吴老先生可能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柳红:他是支持吴晓波的。他为他出了证言。他给吴晓波提供了2份证言,吴敬琏给吴晓波的信,这是一份;另外,吴敬琏单独有一份大概叫“情况说明”吧。也是作为证言的,第一次开庭,去年12月3日那次就提供了。  记者:那您怎么看待吴老先生的这种支持?  柳红:我觉得还是挺悲哀的吧,在感情上我也还是很触动。  记者:有没有觉得很遗憾甚至有些受伤?  柳红:有。不是说我只是一个传纪作者,他只是一个传主的关系,我们是有过长期工作,和深入接触,连家庭连生命都放进去的一种接触,结果,现在另一位传纪作者抄袭我的,他站在了那一边。  记者:如果有了吴敬琏老先生的这种作证,您觉得这场官司您胜算的可能性有多大?  柳红:我有信心,因为他这个作证并不能证明吴晓波内容的合理的来源。  记者:那您对于吴敬琏老先生的证言内容有异议吗?或者说有质疑吗?  柳红:有异议。因为吴老的写法大概就是,比如说柳红当年采访,我跟她讲了我这个经历啊、观点啊,吴晓波也是这样……那么有些,他可能会写:“以下观点我对吴晓波讲过”,然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点……或者写:“以下观点我对吴晓波和柳红都讲过”,然后也是一二三四五……那么,首先我想说,这些观点即使讲过,为什么吴晓波的表述跟我的一模一样?故事谁都可以讲,但不可能是时隔大约10年以后,这两个表述上还一模一样。另外,吴老出证言表示哪些跟吴晓波和柳红都讲过时,他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做的:因为在我指控吴晓波的那几十处抄袭里,他必须每一处都得找来他的来源,那么有些来源他找不到,实在是没有的时候,他就让吴老给他出这个,意思是这个我跟他们讲过。但我发现,他的证言里,有些他其实没有跟我讲过,是我挖掘出来的,而吴晓波又从我这挪过去。吴老师肯定记不得哪些他其实没有讲过,哪些是我自己做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吴老就为他做了这样的证,所以,这就是不真实的事情。所以打赢这场官司我有信心。  柳红坚称,除非吴晓波承认抄袭并公开致歉,否则不会接受调解。对此,吴晓波在接受记者冯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他尊重柳红的知识产权维权行动,但他不存在抄袭和剽窃行为,对他来说,这场官司是一次历练:  记者:在庭审之后,原告表示可以在庭外进行有条件的调解。我问过柳红,有条件的调解指什么。她说,你要首先承认有抄袭行为,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条件,对此您怎么看?接受么?  吴晓波:不可能,因为他告我的就是抄袭。庭外和解怎么可能,那就打官司就完了。  记者:就是您不可能接受他的“有条件的调解”?  吴晓波:可以接受调解,但前提就是绝对不可能接受存在抄袭和剽窃的问题。  记者:您愿意是一个什么调解方式,比如是金钱上还是其他的方式?  吴晓波:我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方式,双方律师还在谈。但不存在抄袭和剽窃,至少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提交给法院的证据,都足以证明不存在剽窃和抄袭。  记者:事情发展到现在,很多其他的人士也参与其中,有的支持您,有的支持柳红。比如“打假斗士”方舟之,明确表示甚至还写文章支持柳红,对此您怎么看?  吴晓波:第一个,关于传记作品,它的知识产权问题、写作问题,其实在中国是个很新的课题。有了这个诉讼以后,对我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一年以来,起诉以来,我一直在认真的应诉,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社会各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也看到了正面的、负面的。到现在为止,我一直没有讲话,一直没有接受媒体采访。后来这件事就变成了一场官司。后来律师也和我讲,你和柳红都是名人,既然进入到司法程序,那么能不能够尊重法律,不要再打口水仗了。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既然打官司,就认认真真打官司,所以一年了我也没有讲任何话。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觉得这场官司其实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像我们这一代人。我是20年前搞财经写作。它属于非虚构写作,我们大概是中国第一代搞非虚构财经写作的人。那么,到底财经写作和知识产权、抄袭之间,它的法律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其实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之前法律也没有一些著名的案例,其实我觉得,我跟她这件事挺好的,现在通过这种司法审理的方式,让大家对知识产权问题,从法律层面上有一个认识,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所以,这一次无论怎么判下来,我都会把案件的卷宗向社会公开。让社会能够从这个案件中得到经验也好,教训也好,借鉴也好,这是我一个基本态度。  记者:我听说吴敬琏两次出示证明对您表示支持,但是柳红认为首先这些证明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事后补的,并不能证明什么。另外他认为,吴老先生的证言其实也是不可靠的,比如他可以证明两次采访你们都采访过他,但是两次采访怎么能说的话都是一样的呢?您对此怎么看?  吴晓波:我觉得,既然她当了吴老9年的助理,她应当给吴老打一个电话,问吴老一下,吴老有没有跟我讲过一些话。比如你刚才跟我讲的,这些资料证明是后来给的还是吴老当时给的,她从来没有问过我,也没有问过吴老,但她就公开说这些话,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件很不负责任的事。冯雅,真的,我跟你讲,我的压力非常大,我没有和舆论讲过一句话。有些人认为,我没有讲话就是我默认。其实我在想,我不讲是因为,第一,我是尊重柳红维护知识产权的行为;第二,我尊重法院,我想既然已经到法院层面,那是解决我和柳红官司的一个最最公正的办法了。但是一年要忍下来不容易,对我来说,真的也是一场历练,我会感谢这场官司。

时间: 2024-09-27 14:45:05

经济之声对话吴晓波与柳红:这场官司有意义的相关文章

吴晓波:柳传志曾在社科院门口卖过运动短裤

吴晓波 吴晓波档案: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之一,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著有<大败局>.<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大败局2>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电脑报记者 黄旭 话说吴晓波听闻丁磊养猪的消息后,发短信问丁磊:"这事儿真的么?"丁磊回:"兄弟,这事可真有.&q

学者对经济走势分歧加大连平吴晓波各持己见

宏观经济走势早已成各大论坛的必选主题.不过,学者们对于这一"永恒"议题的分歧却似乎越来越大. 昨日,在由阿里巴巴集团及东方早报主办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长三角分论坛2009"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和著名财经学者吴晓波分别就上述主题发表演讲,但结论截然不同. 连平认为,得益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中国经济已"大病初愈":可在一直研究企业样本的吴晓波看来,中国经济即将迎来的不是恶性通货膨胀就是滞胀. 台下满座的听众,满脸困惑.而此时,吴晓

吴晓波:BAT必须被监控,马云乱来我照样批评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和急剧塌陷的行业里,知识分子如何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和尊严? 文/萧三匝 吴晓波对我说,他马上要写他那帮总编同学.几天后,我们都看到了这篇文章--<我的总编同学们>. 文章抖落出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儿:如今"澎湃如昨"的邱兵当年以邋遢出名,主掌<东方早报>后,有一次还穿着带洞牛仔裤.斜挎着包包"蹦蹦跳跳地出来"面晤前去取经的省级党报代表团;秦朔是学霸,年年成绩第一,读书读到了黑格尔的&l

吴晓波:把出版当做报纸做

2002年,<经济学人>在1979年做出的那个预言终于在23年后便成了现实,中国开始成为"世界制造工场". 当年,吴晓波三十四岁,6年后他在<激荡三十年>中以颇为文学的笔触如是回顾悲喜交加的2002年.10多年新华社的经济记者生涯,让吴晓波有机会深入接触企业,他观察过上千家企业,职业周期赫然与改革历史同步.彼时,他还仅以<大败局>的作者为人所熟知,尽管完成了财务自由,但对于下一步何去何从,他仍旧有些迷茫,同时也无比渴望能够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随着

吴敬琏传作者吴晓波被指剽窃遭索赔50万

<吴敬琏传>的知名作者吴晓波因被指剽窃另一本吴敬琏传记,日前被作者柳红起诉至东城法院,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共计50万元.柳红一方认为,吴晓波采用"改头换面"等方法剽窃,而在吴晓波一方看来,柳红提交的证据为拼接<吴敬琏传>中的词句,看上去似乎相似,但却是吴晓波独立创作. <吴敬琏传>被指剽窃 作者及出版社遭索赔 当天,原告柳红和两位代理人一同出庭,而吴晓波则指定两位代理人应诉(如图).同时被列为被告的还有中信出版社和王府井新华书店,但庭审的矛盾

财经作家吴晓波:明年一季度有可能加息

薛蓓 昨天,由蓝狮子读书会联合南大商学院等发起的人文财经讲书堂,在南京启动,首站嘉宾.<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的作者.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的吴晓波,和江苏读者.企业家分享了他对于政商关系.民营经济等的看法. 房地产就是"类货币",房价还会涨 "房价还会涨吗?""房产税会出台吗?"针对读者最关心的房市问题,吴晓波说,中国房价为什么涨这么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

吴晓波:中国经济复苏关键看中国制造和房地产

今日早报蓝狮子人文财经讲书堂昨开讲,吴晓波给出通胀"药方" 10年内把钱投在房产最安全 讲师名片 吴晓波1968年出生,现供职东方早报社.他还有多个身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他撰写的<大败局>销售破百万,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他的力作<激荡三十年>曾掀起阅读狂潮:历年来,吴晓波荣获"和讯年度财经图书大奖".中国图书评论协会"年度十大图书"等奖

吴晓波:谁是中国的杰克船长

吴晓波 在正统的中国经济史上,从来没有为海盗留一席之地.然而,正是非法的海盗活动造就了南太平洋地区的贸易繁荣. <加勒比海盗4>刚刚下线,德普扮演的杰克船长迷倒了一堆人.走出影院,就想着要写这篇专栏:谁是中国的杰克船长? 中国历史上海盗最盛的是明朝.朱元璋开国之后,就颁布了海禁令,1492年之后更是强调"片木不得下海",当海外贸易的正常渠道被全面封杀之后,非法的海盗事业就变得十分蓬勃且难以遏制.种种史料显示,从15世纪到19世纪末的400多年里,跨越明清两代,南中国海是全世

吴晓波:不知不觉的“人头税”

文?/?吴晓波 中国经济史上的大秘密 在读中国史书时,当一个朝代被认为是盛世时,史家就会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就是说,天下的财富日渐增多,可老百姓的税赋没有增加:国库里的钱越来越多,可是老百姓却没觉得自己被剥夺了. 这是多么好的情况呀.可是如果钻牛角尖的话,就会生出一个疑问:天下的钱就那么多,如果老百姓的钱没有少,那么国库里的钱是怎么多出来的呢? 这绝对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大秘密. 从有关史料看,早在宋代,司马光就对于&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