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还落后很远
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带来了三段视频,第一段视频是浙大研发的打乒乓球的机器人,视频上两个机器人对打,最简单的乒乓互推能打80多个来回;机器人还能与人对打,持拍的右手伸直能反手击球,具有800毫秒的反应能力。不过,要认真打起来,机器人肯定不是人的对手,因为机器人基本是站立原地不动的。
“我们希望十年后,这样的机器人能与专业运动员进行对打。”褚健说,这样的机器人表面看起来对于社会发展没有直接作用,但用于生产和服务的机器人技术却是未来制造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第二段视频是德国人制造的400克重的机器鸟飞翔的演示。第三段视频是关于3D打印机的演示,这种打印机,甚至能制造出人类可使用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如果足够大,还可以打印出一架飞机来。
褚健说,中国的制造业,许多的设计、工艺流程、重要装备以及核心技术,都还靠进口,没有自己的创造,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制造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保护知识产权需要特别政策
引领世界发展的三大技术,是大数据、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引领制造业的三大技术是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
褚健举例说,工业机器人制造已经在国内出现,目前,富士康已经逐渐摆脱人工制造的传统模式,已经拥有1万台机器人,明年将达到30万台,三年后这一数字将达到100万。“但总体来说,中国2009年底工业机器人为3.68万台,数量为日本的10.8%,德国的25.2%,机器人也多是进口,国产机器人还无法大规模生产。”褚健说,与机器人一样,中国制造业最大的弱点是母机器(生产机器的机器)都还是靠进口,比如三大石油集团,绝大多数的重大装备和工艺都是进口的;大部分企业提升生产能力,也是从国外买机器和技术。
“我们的装备制造业缺乏想象力,制造业是常规制造业,我们的核心技术、材料靠进口的问题不解决的话,制造业就不是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许多产品的核心还是国外的,许多制造领域我们想不出来、也设计不出来,即使设计出来了,也造不出来,因为我们缺母机器。”眼下太阳能、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海洋新兴产业、工业与服务机器人是中国目前可以进入的高端产业。
此外,褚健还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还有质量问题和引领消费(如iPhone)的产业不多的问题,褚健建议,杭州要出台专门针对创新的产业政策,而对于保护知识产权则需要特别的政策。
创新,需要一线热爱工作的员工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俊凌认为,目前主要是政府主导投资的许多战略性产业创新,但这些创新风险很大,“创新很难去规划,阿里巴巴曾经有过教训,规划的创新往往会失败。”
“创新需要一线热爱工作的人,他们在产业的最前沿,最容易创新,企业应该挑选真正热爱、传承产业的人才。”李俊凌说,创新还需要永远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从老板到员工如果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创新活力,就容易被淘汰,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具备好奇心,才不会忽视一线员工的创新。”
而创新需要创新型组织作为载体,创新型组织需要打破常规,让所有的信息在体系内畅通、流通起来,“许多企业高管希望掌握信息以稳固权威,但越阻隔信息的流通,组织和员工就越僵化,没有活力,失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