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启示录之二十:网络书签

  “书签”服务,标杆网站是">美味书签。这个网站的域名极有创意:将delicious(美味)拆开做了一个域名。这估计是全球最大的书签网站了(也有消息称Google Bookmarks的市场份额超过了这个站点)。

  基本上,大多数上网者都有使用过“收藏夹”的经历,也就是收藏一些常去的网站,以省得每次都要敲击域名之苦。不过,收藏夹的使用有两个特点:其一,通常只是收藏一个网站的首页(或该网站某个频道首页),而很少去收藏单独一篇文章;其二,收藏的个数不会太多,几千个网站的收藏已经算是强人了。

  但使用网络书签则完全不同。本质上,它也是一种收藏,但更多的是某篇独立网页的收藏,以及大容量的收藏数目(通过美味书签收藏几万个网络地址不算是什么发烧级使用)。

  收藏夹和网络书签服务都是收藏一个网址,但前者是“网站”,后者是“网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用户使用情境的区别。还有一个区别是,收藏夹是典型的图书馆式目录结构(在收藏夹里设置目录,分门别类存放各种网址),但网络书签使用tag的大众化分类结构,收藏更随意。不过,最重要的区别是:收藏夹是本人本机使用,而网络书签可以“分享”。

  通过博客侧边栏,或者整合到rss输出里,或者直接写在博客日志里,A用户的网页收藏可以让B用户看到。这是很重要的新媒体精神核心之一:分享。

  del.icio.us后来被雅虎所收购,具体金额不详,网上有传言说大致在1500-3000万美元之间。这个消息引发了国内跟风潮。一度,有很多所谓“网摘”站的出现,有好事者专门做过统计,据说有近四十家之多(新浪、和讯这样的巨头都开发过这个玩意儿)。其中的领头是donews出品的365key。

  国外网络书签和国内网摘站的运营思路不太相同,这和他们彼此的背景不同也有关系。美味书签始终坚持是“工具化”的道路,将网络书签这个工具不断地强化。而国内网摘站更多的目标是借助用户使用网络书签而形成一种媒体平台。自然,美味书签被雅虎收购后成为配套服务是一个重要原因(至少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

  UGC可以产生大量的内容,但未必能够成为一个足够有力(至少单独存活)的媒体。这是新媒体商业运作中需要极其小心的地方。很多人欢呼于用户能够制造内容,但他们却不明白,媒体不等于制造内容。至少对于网摘站来说,它们根本无法做有效的受众聚焦(使用者什么人都有,而浏览者更是无法分类),除非网摘站能做成门户的规模,广告商是不太会愿意上门的。

  为了形成足够强势的媒体,一些网摘站开始使用“框架”的做法,即浏览者通过这些站点访问到原文章地址时,浏览器下方会出现一个该网摘站所制作的一个框架。这有助于网摘站的推广,但代价却是伤害了用户的体验。国内书签站点的老大365key一度使用过框架,但之后很快修正了这个错误。365key的这一行为,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工具化没有收入,媒体化又前景渺茫。

  网摘站后来沦为很多站长的推广工具。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可以以用户的名义收藏自己的站点网页,然后从这些力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媒体的网摘站中获得流量。网摘站的媒体属性越强,就越有可能成为站长们的推广工具,也就越发让真正的使用者远离。网摘站浑身解数之后,却发现媒体道路根本就是一条死路。

  和很多web2.0的应用一样,网络书签同样不能成为一种商业独立的应用。美味书签成为雅虎的附庸后,它的江湖地位一直没有太下降,至少在alexa排名上,基本保持在500名以前的位置。而去看看那些中国的网摘站,就知道这项服务,在中国,真得很是没落了。

  结语

  新媒体的版图我大致就描绘到这里了,还有一些应用我没有涉及,比如威客这种问答系统,Dig系统,以及很古老的IM工具。另外,还有一项核心应用我没有单独论及,那就是:博客。

  从明天开始,我将尽我所知地铺陈这个在中国已经拥有3000万使用者的世界。由于本人的工作关系,我对博客的认识,相较于其它新媒体形式而言,应该是最深的。

  因此,请期待。

时间: 2024-11-03 21:09:32

新媒体启示录之二十:网络书签的相关文章

新媒体启示录之二十五:blogosphere

Blogosphere是Blogmedia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453.html">升级版本.如果说Blogmedia是媒体的话,那么Blogosphere就是社会.研究前者可以用传播学,但研究后者,就得从传播学的母学科社会学寻求灵感. Blogmedia是很好翻译的,叫"博客媒体",也很容易理解:利用blog的日志做一个聚合媒体.但Blogosphere却很难用"博客领域"."

新媒体启示录之十二:外一篇之插播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我中断了关于新媒体的诸形式介绍,这里插播一篇我的一些感悟. 人类自打有大众传媒以来,关于媒介的"效果"问题始终没有停止过争论.从完全有效(魔弹论)到有限效果到今天的强效果,论战还在继续.当然,效果本身两个字就有诸多定义,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传播效果研究史是很有趣的.早期人们认为媒介非常有效的动因是因为媒介是一种恐怖的力量,极易被恶势力

新媒体启示录之十九:手机

有些读者可能以为在这个系列里,我在探讨web2.0,但事实上不是.web2.0的概念里其实并没有bbs.搜索之类的东西.我也不是在探讨网络媒体,因为内容门户我认为谈不上是什么新媒体.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从商业角度而言,最有希望的不是internet上的诸多网站,而是手机. 仅仅一个事实就可以说明这个论点了:中国的网络人口大致在1.5-1.6亿之间,而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5个亿.而且,电脑再怎么随身携带,都不如手机的携带性.从电视直销广告的一个侧面我们可以了解到手机对于一个人有多重要:很多

新媒体启示录之十八:图片站

新兴的图片站点和早已存在的图片站(图库)不同的是,这些站点几乎所有的图片来源于用户.非常符合新媒体的定义. 拜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的普及所赐,这类站点的个数也非常之多.海外的翘楚当属Flickr,这家后来被雅虎以3500万美元收购的图片站点.国内则有又拍.巴巴变.mofile(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家以网络硬盘起家的站点,图片不过是它的子站应用之一罢了)等称雄. 与视频类网站相较,图片类网站的版权争议则少些,毕竟拍照不是什么难事,也的确有很多用户在上传自己亲手拍摄的照片.这是一个http://www

新媒体启示录之十七:点评类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在众多的新媒体应用中,点评类网站是难得的一种垂直类应用:分行业. 大多数的新媒体都有一种面向八到八十所有人的感觉,这一特性导致某种应用会广范围地被大众所注意和介入,但同样也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受众聚焦不够.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商业拓展.事实上,大多数广告客户都难以接受一个媒体是覆盖八到八十的所有人群的(除非你实在大得任何人都承认你够大). 点

新媒体启示录之四:传受关系

对于任何一种媒体而言,对传受关系的观察研究不是第一位的,也是第二位的.我更进一步地认为,在经典的施拉姆SMCR传播模型图中,比那些模块更重要的是,模块之间的联线与箭头指向. 在传统媒体的架构里,传者和受者是壁垒分明的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由专业的记者.编辑.评论员等文化媒介人(所谓掌握话语权的精英分子)组成,后一部分则被称之为大众.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眼里,大众不是需要被鄙视的,就是需要去值得同情和救赎的. 传者和受者的互动不是没有,而是很少.网络的诞生,使得互动前所未有的增加.不过,传者依然是传者,受

新媒体启示录之十四:P2P下载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P2P下载,建立在互联网最本真的理念P2P之上.所谓P2P,Person to Person,最好的解释就是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中著名的那句话:One for All,All for One(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互联网不是诞生于服务器对客户端架构的,而是客户端对客户端.美国人当时非常担心苏联如果击溃了中央情报系统,整个军事系统该如何办.后来

新媒体启示录之十五:视(音)频

本篇主要谈视频(流媒体),最后会顺带提一下音频. 视频,也就是通过网络看视频节目,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由于网络速度的关系,大容量的视频节目始终是应该被下载后观看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Flash非常之火爆,网上称呼这群人为"闪客".我相信,这两个字的出现,应该早于"博客".制作Flash的确有一些公认的高人,比如"小小",一个用火柴棒式的图形就能勾勒出复杂武打动作的Flash制作高手. 但Flash的制作,毕竟是一门手艺活,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出漂

《蕾丝女孩》创先河 二维码入新媒体营销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普及,利用二维码进行推广营销成为广告商新的宣传手段.不过,单纯的二维码营销很难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转化率并不高,因此,如何提升这种新型营销方法的转化率,成为业界讨论焦点,而一部结合二维码营销的新媒体影视剧<蕾丝女孩>的出现,似乎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 4月10日,由芭乐传媒.俊朗影视传媒联合出品,为芭依璐服饰量身打造的定制新媒体剧<蕾丝女孩>正式上线,引起网友和业界的关注.专业漂亮的演员.扣人心弦的剧情.个性时尚的服装,这些元素让这部职场励志题材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