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双十二”、“末日大促销”、“末日重生大促销”、“圣诞大促销”、“年终大促销”……岁末年终,疯狂的价格战和促销战一直没有停止过。凡客诚品推出1元、3元、5元超低价的促销活动,让不少网友为之疯狂;“年度最大手笔打造时尚狂欢月”,这是尚品网喊出的口号;此外,天猫、苏宁易购、京东等电商企业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
实际上,促销背后往往有着诸多隐患,有多疯狂的促销,就有多尴尬的服务。据12315消费投诉中心,2012年已接网络购物投诉25649件,占投诉总量的52.30%,较上年同期(8962件)增长了1.86倍。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商务委、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召集44家电子商务商家签署服务倡议书,要求网站举行大型促销不仅要向工商部门提请备案,还得有应急事件处理方案。业内人士对这一倡议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表示担忧。有专家认为,从根本上而言,国家要尽快出台电子商务法,才能规范电商促进销行为。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仍不成熟,价格竞争成了行业竞争主要手段,这不仅会引起消费者的消费疲劳,而且服务、质量水平也会下降,最终会扰乱消费市场秩序,也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力。
“电商促销活动短期内看起来对消费者有利,但背后却隐藏着大风险。”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大打价格战,疯狂促销,会因为服务跟不上而侵害消费者利益。而且,由于有实力疯狂促销的基本上是大电商企业,“此举容易挤压中小电商企业,最后形成寡头效应,不利于行业发展。”
而且,接二连三的促销战也让电商企业员工感到疲惫不堪。“促销战那几天我们超时加班,而且还要轮班,让人感到很累。”在一家知名电商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刘伟告诉记者,在打价格战期间,公司为了产品上线需要经常加班到半夜,而且仓储物流也需要借调技术部的人,“每次打完促销战,我都希望这会是最后一次。”刘伟说。
目前,44家电商已经签下“网络零售业提升客户服务倡议书”,作出包括承担包修、包换、包退;主动向消费者出具消费凭证或单据;保证信息真实性、价格准确性,不做虚假促销等8项承诺。而且,网站实施大型促销、店庆活动前应向工商部门提请备案,并须制定完备的客户服务应急事件处理方案,严防群体性及恶性投诉事件发生。
当前电商促销战打得如火如荼,分析人士对这一倡议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表示担忧。电商通过规范,虽然能够提前防备恶性价格战和恶性促销,并且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市场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莫岱青指出,在实际操作中未必能如愿,目前电商并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价格战还可能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存在,恶性促销也难以在短期内杜绝。“我一直在呼吁出台电子商务法。”洪涛表示,单靠部分企业的协议,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从根本上而言,一方面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避免同质化,另一方面国家要尽快出台电子商务法,促进电子商务和实体店的协调和融合发展。
此外,长期关注电子商务的美团网工作人员谭晨辉表示,促销和价格战是企业竞争中常见的行为,也可以倒逼企业提高效率,但从长期来看,电商企业能否生存取决于能否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需要电商企业提高信誉、服务以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