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读书这件事情

准确的说是自从不打 DOTA 了(也不玩其他的游戏),看的书也渐渐多了,而我今年看的“课外书”最多,应该是超过我前二十几年读的课外书总和。发现这个习惯根本停不下来。读书本身不是一件牛逼或者值得炫耀的事情,但它确实是一件乐趣和值得分享的事情。

乐在其中

我看书,大都是手机上的电子书和 PDF。到目前为止,今年大概读了 80
多本书。各个方面都有:技术,小说,传记,互联网,情感甚至美食等。我觉得书就像人的精神粮食,不能太偏食。不单是因为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而是会有不同的
视角,不同的书中你是不同的角色去看的。

你看技术书,就是把自己当工程师,需要掌握原理,运用创造,细节之处还要多测试求证,每天看一些就像是一日三餐,家常便饭,不断增强你的技术能力(比如《xxx 入门到精通》,《xxx 权威指南》,《xxx 开发指南之类》);

你看小说,就是被作者带入他的故事中,进入那个年代,演绎一场恩怨情仇,一口气能看好多页,有时候对书中角色又爱又恨,有时候看得断片了,真想去催催作者,但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能力。这像是偶尔吃一次的大餐,要的是那种痛快,有放空的功效,但不宜天天如此;

而读传记,我们本身是对人物故事的好奇,被人物的魅力吸引而去读的,像是喝茶,慢慢体会,虽然传记有夸大的嫌疑,但人物魅力的背后还是有那种不同凡人的品格等你去解读的;

而互联网相关,就是和这个行业的先行者和观察者对话,听听他们在互联网相关的理解和他们追梦的故事,如果你有那种渴望,你就会心潮澎湃,有所思;

情感心理这类书籍,就是将心比心,很多时候都是让你换位思考,但这类就像吃维生素,除非你缺的厉害,吃一点。吃多了也没啥感觉,反而是很容易淡
忘的一类书,人和人打交道的奥妙,不是在书上,是有一些技巧讲究但绝对不是重点,而是在于自己本身,比如我们要说服某个人,别人更多的是看我们的用心和态
度;

我是那么小小的喜欢美食书,因为看这种书是一种享受,对美食的渴望是人的本性,如果有朋友给你描述在哪那吃了一道好菜,如何如何好吃,你八成禁
不住诱惑也去吃一次。而且很多人面对的两大难题就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当然这是玩笑话,看美食书让人很有幸福感,原来还有这么好吃的,
一定要尝一尝,要么自己做着试试。而且男生如果能炒的一首好菜,那会是一招必杀技。当然目前这个技能我还是在初级学习阶段。

其他如散文,杂文这类书籍,不适合天天读,也不必整本看完,这样的文章就像是吃清淡的菜,这类书结构散漫,宜慢点看,多体会。要问我最好的散文
集有那些,我会说《文化苦旅》和《皮囊》。这类书也是很能体现作者的文采和功力的书。《文化苦旅》是高中时代读到的书,那个还读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

《霜冷长河》。今年买了电子书又重读了一遍。特别是像《道士塔》,《宁古塔》,《山庄背影》这样文章让人印象深刻,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皱着眉头,内心暗流

涌动。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这样严肃的考证类散文,我很想拜读拜读。而《皮囊》真的适合农村出来的孩子读一读。你可曾发现,书中有你父母,有你自己的样子。

读书是为了什么?

似乎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质疑,“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就像是问“走路有什么用?”一样,我们要到达某个地点,所以我们走路出发。把读
书作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途径。但实际上是这样吗?问登山的人为什么要登山,他会说“因为山在那里”。我们读书,技术理论知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出发前

并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一直在旅行,在和自己对话,在和世界对话。在那无形的精神世界里面,有一棵代表你的树,它需要成长,读
书就是给它养分。说白了,你需要成全自己。你不想那棵树枯瘦,也不想那棵树扭曲。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这就是读书的魅力。

为什么大家一起上班,一起吃饭,一起生活,但是你觉得你和他们不同。因为“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
IT
男给社会的印象就是有些老实,不善言辞,天天宅着。我所在的部门有两个小组,一个是在办公室开发软件,一个是经常出差解决问题。但是两组的人我感觉完全不

一样,经常出差的人看起来就活跃阳光一些。而办公室的人就显得“安静”和呆板一些。其实人都是一样的人,经常出差做报告的同事,需要常和不同的人交流,要

去现场一个人解决问题,这样心智成长的快。而天天和电脑对视,只关注到眼下的一亩三分地,“安静”是因为没有话题,没有见解,呆板是因为对突发情况无所适

从,而且更多的人似乎对别的什么事情不怎么关心。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句话中的读书,行路,阅人都不是目的,而是认

识世界认识自己的途径。我们不要局限在程序员这个角色上面,我们更多分量的角色是孩子,是男朋友,是老公,是父母,是壮志青年,是朋友,是合伙人等等,有
很多属性和技能你需要培养和练习,读不同的书是便捷的方法,活着本身就是一场修行。等你打开那扇门,你会发现,你的腹中空空,行囊空空。

“曾经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和尚问老和尚,读这么多书有用么,我什么都记不住。甚至看过了什么书都不记得了。老和尚什么也不说,就让小和尚拿
着一个装煤的竹筐到山下打水回来。小和尚虽然觉得不可能,还是将信将疑照做了。意料之内,无论他跑的多快,一滴水也打不回来。老和尚看小和尚尝试了很多
次,气喘吁吁了,才意味深长的说,你想从书里获得什么,就如同试图拿这个竹筐盛水一般,可是你再看看这个竹筐,有何不同吗。小和尚转头瞧了瞧,豁然开朗
了。是啊,虽然没打回来水,不过这个竹筐不再是黑漆漆的,光鲜得熠熠生辉呢!”

人的很多记忆会随着时间随波逐流,就像我们遇见过很多人,但我们只能记住一部分人。读书的时候,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思维在你的大脑碰撞,洗涤,无声无息,无影无形,留下的生根发芽,带走的杳无音讯。

上次在园子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Bloom 将知识认知分为了两个维度,其中认知历程维度又分为 6
个层次,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造。如下图所示,层次越高,表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深。”,“创造”两个字是如此醒目。我想这就是答
案。

来源:51CTO

时间: 2024-09-12 16:49:59

程序员读书这件事情的相关文章

新人程序员读书推荐

转载一篇阿里内部大牛的文章,非常nice的老大! ---------------------------------------------------------------------------------------------------------------- 团队实习生要回学校了,明年夏天再过来,因此给他列了个书单,可以在空的时候根据兴趣挑选阅读. 继而想到,这个书单对所有程序员,尤其是新人程序员都会有帮助意义,因此直接贴出来. 欢迎大家补充推荐,让这个单子一直更新下去.

最让程序员懊恼的 10 件事

10. 注释说明"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入门级编程课程教导学生要学会频繁且尽早地注释.不可否认在学习编程的起步阶段这方法的确是相当有效的(即使看到最简单的代码行都像天书).然而许多程序员即使已经从一只小菜鸟长大成一位计算机牛人,也还是把这个习惯给延续了下来. r = n / 2; // Set r to n divided by 2 // Loop while r – (n/r) is greater than t while (abs ( r – (n/r)

程序员成长规划

引言 我的程序员成长之路 程序员的成长经历往往很相似,大部分的人走过了最前面相同的一段路,而有的人则走得更远.总结自己这些年来的历程,这也许能让年轻的程序员少走一些弯路,成长得更快:或许更好一些,能让大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早日进入优秀程序员的阶段,实现梦想,释放激情. 第一阶段,最初是在学校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经典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测试用的小程序.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对计算机和程序设计的入门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了自己对计算机软件的兴趣,打下了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而后参加工作

优秀ASP.NET程序员修炼之路

asp.net|程序|程序员 "为人写程序"      初级的程序员或经验不足的程序员往往只意识到自己的程序是写给计算机的,而不会在意程序其实也是写给人的,或在意得不够.不全面.      写给机器的程序,往往追求的是运行正确.执行效率能满足要求.但程序员的任务仅仅就是把业务逻辑转成机器能编译的计算机语言吗? 其实,程序首先(注意,是首先)是写给人的.第一,程序是写给看代码的人的.第二,程序是写给用程序的人的.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写程序为什么要有代码规范,为什么要有各种文档,为什么写子

优秀ASP.NET程序员的修炼之路

初级的程序员或经验不足的程序员往往只意识到自己的程序是写给计算机的,而不会在意程序其实也是写给人的,或在意得不够.不全面. 写给机器的程序,往往追求的是运行正确.执行效率能满足要求.但程序员的任务仅仅就是把业务逻辑转成机器能编译的计算机语言吗? 其实,程序首先(注意,是首先)是写给人的.第一,程序是写给看代码的人的.第二,程序是写给用程序的人的.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写程序为什么要有代码规范,为什么要有各种文档,为什么写子程序时要命好名,为什么要分层,为什么要学设计模式,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为什么

程序员最新笑话集锦

1.十行代码九个警告八个错误竟然敢说七日精通六天学会五湖四海也不见如此三心二意之项目经理简直一等下流. 2.一想到万一努力Coding.熬夜Debuging,出人头地了就会有人检查我的学位论文,我就翻身又睡了. 3.有时代码写的闷了,会临时去WC,随便赶上哪个蹲坑就上哪个蹲坑,独自蹲着,不发一语,然后再回座位,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TM才叫IT民工 ! 4.[路人甲问]:如果失去杨元庆,雅虎将会怎样?[我答]:难道他,姓杨,名致远,字元庆?[路人乙答]:雅虎将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谷歌了. 5.

程序员应该注释

如果说建筑师最后的成品是建筑的话,那么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最终的成品将会是软件.在实际动工之前,建筑师会将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掌握,都在蓝图上得到体现.但是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并不相同.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房子很少倒塌,而软件却经常崩溃的原因? 写代码和写文章,从某种程度上是有关系的,需要逻辑.构架,也要尽可能的简练.创作者的时间表和管理者的时间表是不相同的,编代码和写文章,都是一个孤独而不能受到干扰的过程,面对屏幕,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斗. 同样,如果说建筑师最后的成品是建筑的话,那么程序员和软件工程

程序员要学会偷懒---正确运用自动化技术

马云语录:   世界是由懒人来支撑的!   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   就要想出懒的方法.       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 McConnell在他的<<Code Complete>>提到三种"懒":"实在的懒","开明的懒"以及"一劳永逸的懒".并说明第三种"懒"才是最具产值的"懒",因为它需要运用工具或者代码来为自己完成任务:这就是工作中的自动化.<

写给程序员的管理入门课程(转)

转自:http://36kr.com/p/5047953.html 编者按: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OS开发"(ID:iosDevTips),内容总结于<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作者唐巧,授权36氪发布. 前方高能提示:本文特别特别长.我总结本文花了将近一个月,如果你在经历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那么本文值得你仔细阅读.我从本书中收获巨大,希望你能从这篇总结中也有所收获. 本书的作者格鲁夫是一个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在本书中,我们甚至看到他多次用编译器来举例,所以这本书非常适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