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游泳的过程中,呛过水、摔过跟头,”经过十年的国际化历练,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颇有感慨,“和十年前比,我们更加有底气。”
2004年初,TCL先后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正式迈开“国际化”步伐。如李东生所言,国际化没有坦途:2006年上半年TCL净亏损7.38亿元,全年被曝亏损20多亿元。
经过十年打拼,201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TCL集团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近32%,其中海外市场增长38%,高于国内约12个百分点,电视销量全球排名第三,以7.3%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了索尼,核心业务主要销量的增速都在20%以上,“远远超过多个国家的GDP增速。”
回顾十年国际化征途,从产品代工到海外市场品牌自营,TCL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彩电、家电业扭亏为盈?未来十年,又靠什么扬帆起航?面对强劲的韩国三星、LG等竞争对手,该如何应对?
10月11日,李东生在成都举行的TCL集团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间隙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
国际化成败在企业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以下简称NBD):TCL从产品代加工到代理品牌、再到品牌自营,十年间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东生:最大问题在于企业自身能力的提高。一方面,TCL现在海外业务团队大部分是从国内业务团队培养起来的,管理团队核心以中国人为主,他们成长的过程也是企业国际化能力提升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化业务拓展,特别是大的跨国并购,也帮助TCL在能力、观念、文化等方面引入更多国际化因素。
NBD:为什么你认为最难的不是“行业竞争白热化”?
李东生: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你无法改变,只能提升自己。中国产业竞争力提高,给中国企业国际化创造了条件,中国已然是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最主要产地,企业应该好好利用这一大环境优势。
此外,企业各项核心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包括技术能力、制造供应链能力以及全球市场品牌推广能力,产品要能够适应全球主要市场的要求。
品牌销售占比达75%~80%
NBD:下一个十年,TCL国际化的战略蓝图是什么样子?
李东生:未来希望把国际化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用品牌驱动战略,把TCL这个中国品牌更好地提升。
过去几年,我们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很大,比如好莱坞中国大剧院,以及与几部好莱坞大片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主要电子展,公司投入很大资源去做推广,坚持办全球经销商大会,也在阿根廷、巴西等地举办自己的产品推广会。
NBD:未来TCL品牌销售是否会多一点,现在海外代工与品牌销售的占比情况如何?
李东生:目前品牌销售占比达到75%~80%,挺高。手机在欧美市场用阿尔卡特的品牌较多,欧洲的彩电用汤姆逊。通过并购,这两家业务都是TCL的品牌,但战略上推行的是多品牌战略。
代工业务在香港已经做了分拆,未来会把代工业务完全独立分拆出去,成为整个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通力电子集团,未来会进一步重组,覆盖所有的代工业务,完全独立。
OLED电视进入家庭尚早
NBD:三星、LG已经推出OLED电视,TCL会跟风吗?
李东生:OLED电视在全球市场份额非常小,几乎可忽略不计。坦率讲,OLED目前在电视的应用还不具备大量商业化销售条件。一,目前技术尚不成熟,市场和消费者需要更长时间来评估技术产品的优劣,成本极高,也不具备大规模市场推广的条件。二,TFT技术在不断优化,比如今年热卖的超高清,就是4K、2K技术,图像解析度已经超过OLED。理论上讲,OLED电视在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上会更好,但这种性能的优势需要在特殊场景对比下才能看出差异,一般的高清电影、电视节目,很难看出不同。
我们计划在明年推出OLED产品,但这更多地是概念性产品,家庭消费还没有一个确定时间表。
NBD:在海外市场,三星、LG等韩国品牌来势凶猛,TCL要如何应对狙击?
李东生:韩国品牌过去十年在全球市场成长很快,但更多地是抢日系品牌的市场。中国品牌虽然也承受压力,但整体占有全球份额在上升。未来和韩国品牌拼,靠的是扎实把自身事情做好,产业竞争很实在,尽量减少自己犯错误,机会有时是自己抓的,有时是对手犯错误造成的。
TCL集团大事记
2011年2月22日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萨基姆移动电话研发(宁波)有限公司,成立TCL通讯宁波研发中心,成立TCL通讯国内第五大研发中心。2007年12月3日 TCL集团公布旗下企业大规模重组后的新阵容,曾经高调进军的电脑业务被彻底边缘化。2004年9月27日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4年8月 TCL与法国阿尔卡特合资组建的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企业—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有限公司(TA)正式运营。2004年8月 TCL与法国汤姆逊合资组建的全球领先彩电企业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在深圳开业。2004年1月30日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02年 TCL集团收购德国施耐德彩电业务。2002年4月16日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引入国际战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