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邮政法》实施后,一直对中国邮政业“限外”颇为不甘的外资快递巨头们终于争取到了一条直接与行业最高监管机构——国家邮政局直接对话的渠道。
日前,记者获悉,国家邮政局召集了四大快递进行了一场座谈,是两者之间的首次直接沟通,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一直“受困”的外资快递迎来了“松绑”的信号。
首次直接沟通
“我们确实准备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进行在华外资快递企业和政府间的沟通。”中国快递协会一位人士3月2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国家邮政局在与几家外资快递公司沟通之后觉得十分有必要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建立经常性的定期沟通制度。”
日前,国家邮政局召集了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下称UPS)、天地公司(下称TNT)、中外运敦豪(下称DHL)以及联邦快递(下称FedEx)这四家在中国开展不同程度业务的外资快递企业进行了一场座谈会,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渝次携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市场监管司、人事司等相关司局和中国快递协会的代表齐齐到会。
据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邵钟林透露:“四大快递”之前一直是通过一个名为“亚太速递商论坛”的组织与国内诸多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他们当然希望“有一个更为便捷的沟通渠道”。“亚太速递商论坛”曾在去年新《邮政法》出台之前进行多方鼓呼,意在“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国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
而去年在新《邮政法》实施前后,关于该法案中明确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引发一些企业乃至行业组织强烈反响的一系列问题是否也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坦诚的沟通,与会的企业并不愿意更多地透露。
“能够建立这样一种沟通渠道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开始。”一位了解座谈会内容的快递企业内部人士表示,“至于更具体的内容还需要在今后的交流中才会涉及到。”
另一位供职于“四大快递”之一的人士更为直接,他表示:“市场肯定是越开放越好,大家都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下竞争,但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主管部门愿意主动沟通已经不错了,如果这个时候再提出一些要求岂不是很不合时宜?”
“还是一步步来吧,毕竟这么大的市场容量需要消化,机会总是有的。”前述人士表示。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7亿件,同比增长55.5%;业务收入完成44.8亿元,同比增长47.1%。
四大快递受困“限外”
虽然在加入WTO之后,邮政行业是国内最早向外资开放的行业之一,且四大快递巨头都已经先后在中国深耕了超过二十个年头,但长期以来在某些业务领域上的“禁入”以及诸多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其各家在业务上侧重点有所不同。
3月3日,DHL宣布将在香港投资3.2亿元人民币兴建一项多用途设施,以满足消费产品、时装及高科技行业客户对DHL供应链定制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也是DHL自2008年投资1.1亿美元扩建香港枢纽以来又一次对这一区域性门户的改造。
同样,目前在中国启用两个转运中心的UPS也将目光放在洲际间的货物转口之上,根据UPS中国区总裁及亚太区资深副总裁黎松江2月透露的数据显示,仅仅在2009年第四季度,UPS从中国运往欧洲的货运量就增加了15%以上,在整个亚太地区出口业务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
而TNT则早已将在华业务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公路货运上。
但对于近年来一直在加强中国本土业务拓展力度的FedEx来说,新《邮政法》中对于外资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显得如芒在背。
为了发展国内快递业务,FedEx在过去两年里先后多次降价,使一直高高在上的“洋快递”在一些递送业务上收费甚至低于一些本土民营公司,这也引发了国内企业对其“低价倾销”、“恶性竞争”行为进行声势浩大的讨伐以及向监管部门投诉。同时FedEx还因“违规经营信函业务”在2008年被天津及四川的行业监管部门开出罚单,成为新《邮政法》预热阶段的“反面典型”。
“FedEx在2006年花4亿美元的重金购回净资产只值2亿元人民币的大田物流,当初的用意本来是想借机运营中国业务,不料现在有一大块做不了,打击颇大。”星辰急便董事长陈平认为。
不过FedEx掘金中国市场的尝试仍在继续,去年开始,FedEx切入了之前一直是本土“廉价快递”把持的网购市场,并成为国内最大的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淘宝网的合作伙伴。
“外资快递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渝次表示,“政府管理部门鼓励支持所有合法经营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