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普及难,不加钱未必有人应

尽管北京在重点路段和商业聚集区设立了不少出租车专用候车点,但每逢节假日或雨雪等特殊天气,打车难的问题却依旧凸显。

昨日,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打车软件对北京市出租汽车运营影响分析》:打车软件、专车服务的推广,对本市出租汽车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运营效率提高、“扫马路”里程减少、出车时间提前等,不过也出现了短距离服务减少等情况。最终,这份分析给出的结论是,截至2014年年底,其影响幅度并不显著。

记者调查时却发现,不少市民觉得打车软件反而助长了打车难。市民刘先生就一直坚持不装任何打车软件,原因是一次打车时,他听一位的哥说:“安了打车软件就能挑活儿。大家都挑,谁也不愿意拉路边人了,尤其是一些老人和病人,所以我坚持不安这些软件。”他的同事几乎都听过这段经历,有人觉得他矫情,也有人被打动。

现象1 用软件,老人难学会

和大多数中老年人一样,打出租车是侯先生选择最少的一种出行方式,觉得贵不划算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往往在街边站半天也打不到车。

“空车从我眼前嗖地就开过去了,但就是不停。”他回忆自己前不久的一次打车经历时说,“比我后站到路边的小年轻用手机就打到车了,等车来的时候人家告诉我,用手机打车可以加钱,司机就愿意拉。”

回家后,侯先生戴上老花镜,拉着女儿非要学习用手机打车。他说:“万一出门有事儿需要打车,这也算是掌握一门技能了。”

市民曾先生和老伴儿住在东五环外。二老带着小外孙,出门经常要打车。不过到了冬天,他们的出行次数会明显减少。他说:“打车挺难的,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半小时能打上车就不错了。”因为眼神儿不好,他一直用着老款手机,最常用的就是打电话功能,发短信的功能都很少用。不过最近,他正打算换一部智能手机,“学习一下新鲜事物,今后我们出门也更方便。”

市民刘女士提起父母要学打车软件的事儿,哭笑不得,“父母平常用微信都挺费劲儿,永远记不清楚朋友圈、群、公众账号的区别,经常闹笑话。前段时间,俩人打算学用打车软件,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得重头再讲一次。”

“看着老人戴着老花镜,举着手机坐在沙发上,跟小学生似的一点一点地试,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市民李女士说,“父母节俭了一辈子,基本不打车,除非有特殊需求,但是打不到车就耽误事儿,他们心里着急。可是对于新事物他们的接受能力确实比年轻人差很多,他们学用软件其实还是为了少给儿女添麻烦。每次我爸爸问我怎么用的时候,眼神儿都特别小心翼翼。”

市民张先生今年正好满60岁,他在儿子的帮助下尝试过一次软件打车,之后他就把软件卸载了。他说:“确实学会了软件,能打到车了,不过我下车的时候是给现金的,司机瞟了我一眼说‘现在都用网上支付了,您这离跟上潮流还差一步’。”听说需要绑定信用卡或者银行卡账户,张先生觉得不安全,赶紧让儿子把打车软件从自己的手机里卸载了,他说:“宁肯路边多站十分钟,起码钱在我手里,安全。”

现象2 不加钱,有些活儿没人应

市民章女士每个月都要去趟广安门中医医院,她家住在马连道附近。这段路打车的车资就是起步价。因为她腿脚不方便,需要拄拐杖,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家人会请假开车带她去医院。可遇到家人有事儿时,她宁肯走过去。

章女士说:“如果用软件叫车,我一般都会加价,否则这么近的活儿没人应答。站在路边打车的话,很多出租车司机不愿意搭载腿脚不方便的乘客,我们上下车比较费劲儿,有时候可能下车的地方有探头,他们就会挨罚。”

一位银建公司的出租车司机坦言:“确实不太愿意拉老人和小孩儿,老人有时候说不清目的地,如果带着他找又会嫌我绕路,我同事就曾经被投诉过。小孩儿有时候淘气,有一次我收车的时候才发现一个小乘客把我车座上都画了小人儿。家长很少约束孩子,所以我干脆减少拉这种活儿。”

上周六9时许,市民唐先生利用软件叫了一辆出租车从成寿寺路到南苑路附近,还没下车,手机就收到一条短信:“亲爱的滴滴会员,为提升您的叫车体验,本单除正常车费外,滴滴为您额外加价10元。”唐先生说:“后台不加价,我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打上车。”

一位首汽的哥随身带着两部手机,分别装了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个软件。最近他只用其中一部手机应召,他说:“快的奖励都是三五块钱,滴滴都是十块八块,我肯定用滴滴啊。至于路边的活儿,基本就不太接了。”

现象3 打着车,悬着心

数字分析

7%至8%的人通过软件打车

北京拥有6.6万辆出租车,每日接单大约200万单。此前交通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约1%的人是通过电话召车,还有7%至8%的人选择软件打车,大部分打车人依旧采取路边招手的方式。

虽然接单数量并非首位,但是软件打车却无时无刻不冲击着市场:以“嘀嘀”和“快的”两款软件为例,背后都有互联网巨头撑腰,投入数以亿元,“烧钱”培育市场。除了奖励司机抢单外,对乘客也有“打车返钱”的活动。

“现在都不用乘客下载打车软件,用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就可以软件叫车。”一位出租车司机在路上跟记者推荐,“有些手机地图还不定期地推出优惠政策。比如返话费、甚至直接减钱。”

专家观点

打车软件一定程度造成挑活儿

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打车软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公平。司机使用软件,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可以提前了解乘客的目的地,之后有意识地挑活儿。然而,不使用软件的司机,必须停车待乘客上车后才能获知乘客目的地。

目前,政府鼓励发展软件等多种形式的打车方式,但是缺乏对这些软件的规范。

如果真正想缓解打车难,应该考虑适时适当地增加“巡游出租车”的数量,同时大力发展合法合规的“约租出租汽车”,完善出租车从业人员的收入和福利机制,尽快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考评体系,以及研究落实出租车的合理价格体系。

他山之石

香港

以折扣揽客属违法

目前,香港共有出租车1.8万多辆,每天载客量约130万人次,占香港公交日载客总量的12%左右。政府不仅统一发放出租车司机驾照、确定出租车收费价格、规定出租车车型、划定经营范围和车站,还统一发放出租车牌照。作为管理手段之一,配额拍卖牌照既保证了市民对出租车的需求,也控制了出租车总量,更避免了出租车行业出现恶性竞争。

香港法律还规定,出租车司机如做出任何吸引顾客坐车的动作也属违法。在这样的法治环境下,加上较为良好的行业自律,香港出租车司机绝大多数都能够遵纪守法,基本不存在“抢客”和“宰客”等现象。

打车软件在香港尚属新兴事物,目前只有大约30%的出租车司机使用。使用软件打车基本都会有折扣。但是按照香港现行法律,乘客必须按照计价器所显示的金额支付车费,任何以折扣方式揽客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香港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车辆)规例》规定,出租车司机、其代表或看来是代表该司机行事的人不得主动提供车费折扣,诱使乘客使用其车辆,违例者最高可被罚款1万港元及监禁6个月。根据规定,无论使用电话、手机软件或其他任何方式,只要以折扣揽客,均属于违法。

地方的行业协会目前也并不鼓励出租车司机使用打车软件。有的司机在车内安装数部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严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用打车软件时,需要司机至少单手离开方向盘,视线也离开前方,易酿成交通事故。

相关新闻

96103开通微信打车

昨日,96103微打车开通了。乘客不需要下载任何软件,只需要关注公众号“96103”就能够预约银建正规出租车。首次登录的乘客,需要绑定手机号激活,之后可以选择“即时叫车”、“预约叫车”、“更多”等选项。选择即时叫车,提交订单后,96103电召中心会将这条信息最长调派25分钟,直到驾驶员抢应。之后,结果会通过短信的形式通知乘客。在更多选项里,乘客可以查询打车记录,实时了解订单处理状态,也可以取消订单。

市民侯女士至今对一段打车经历记忆犹新。就在她乘车的过程中,的哥的两部手机不停地传来软件的报活儿声,司机边开车边不时用手在屏幕上划拉两下。有一次等红绿灯的时候,侯女士提醒司机后,他才重新启动。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司机显得有点心不在焉。突然,他一脚刹车靠边停车,还用手指猛戳屏幕。之后,扭头对侯女士说:“就差两步了,就给您停这儿吧?您看,下一单在这个路口要拐弯了。”

一位新月公司的出租车司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软件接活,除了偶尔乘客会加价,软件公司还会给补贴。去年12月12日,他有一单活儿光补贴就赚了40元,“我们的收入全靠自己在路上跑,多赚点钱谁不乐意。”

还有一些出租车司机干脆总结了一些接活儿的“诀窍”。比如,三里屯等太堵车的地方别去;太远太偏的地方也别去,因为回来拉不到活儿;最好是一个活儿接着一个活儿,距离都别太远,前一位乘客还没下车,后一单已经接上了。

银建公司刘师傅不仅用打车软件,而且用得头头是道:“原来只有停车,等乘客上了车才知道这一单活儿去哪儿。无论多远或者多堵,我也得拉,要不然就算拒载,接到投诉不仅被罚款还得上课写检查。现在有了软件,挑活儿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了。大部分司机的想法都一样,所以好活儿大家抢,不好的就无人应答。”

记者随机打了20辆出租车,15辆车里都有软件“标配”:前挡风玻璃上架着一个手机托,手机连着点烟器充着电。一位的哥介绍,现在96106客户端一天响不了几次,电话约车基本上也很少有人用,还是软件叫车应答得更多。为了快速抢到好活儿,不少同行都用上了好手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跑在路上,盯着手机抢活儿危险怎么办?一位的哥摆摆手说:“我都是十多年的老司机了,放心,出不了事儿!”市民王小姐则说:“有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让司机关了软件,安心开车。”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确实有司机“不分场合”都在抢单,在机场高速途中就曾经有出租车司机为了抢单,没控制好车辆,车子失控,一头撞进了中间的隔离带。

建议意见:打车软件应该尽快立规矩

政府部门应该鼓励打车软件发展,但目前缺乏规范,所以造成软件“自由发挥”,一定程度助长了司机挑活儿、有些乘客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对此,市民、专家纷纷出谋划策,破解困局。

1.运营过程禁止接单

交管部门表示,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扣2分。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司机在运营过程中,使用手机软件接单抢活儿,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应该明令禁止。比如是否可以有规定,如果司机在载客过程中打手机、用手机接单,不仅执法部门要严罚,乘客也有权利拒付车资。目前没有这项规定,乘客投诉也比较复杂。

2.打车软件不应报目的地

通过软件挑活儿,主要还是因为司机提前可以知道乘客的目的地。建议使用软件打车时只告知司机乘客目前所处的位置,不说明目的地是哪儿。这样,司机可以就近接单、减少空驶率,同时又避免了挑活儿。这样做就和路边扬招基本一样了,如果司机接单后得知乘客目的地后又不愿意去,就可以被认定为拒载。

3.特殊区域应限定打车软件使用

一些特殊区域,比如火车站、飞机场,外地外国乘客多,很多人没有或者不会用打车软件,此时大部分出租车都是排队载客。如果偶尔有使用软件的出租车插队,就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因此应该在一些区域限定。

4.特殊群体打车应有“绿色通道”

老人、病人等群体打车一般都是有急事儿,但是现在所有软件都没有区分这部分需求,因此应该细化打车群体,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应该开通绿色通道,保证他们的用车。目前,本市有不少雷锋车队都曾公布过自己的热线电话,但是这些电话在交通部门的官网上查询不到,而且比较分散,找起来不方便。建议交通部门设立专线,可以将这些车队捆绑起来经营。

权威发布:软件对打车影响不大

打车软件、专车服务对北京市出租汽车运营的影响,也成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关注的内容之一。其根据打车软件和专车服务活动时间点,从本市出租汽车运营数据中,挑选具有可比性的2013年10月和2014年10月相同的6649辆出租汽车数据,进行载客次数、空驶率、前后两次载客间隔(候客时间)等指标的对比分析。

1.载客次数受到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

2013年6月,北京市实施出租汽车运价调整,车辆载客次数略有下降,但在9月之后基本恢复到往年水平。同时,历年的7月和8月均是出租汽车载客的旺季,单车日均载客次数为全年最高。每辆出租车一天的载客次数基本稳定在20次至25次之间。

就本次分析的样本车辆而言,相同的6649辆出租汽车2014年10月比2013年10月每日载客次数减少了0.9运次,降幅3.9%。说明出租汽车载客次数受到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

2.总运营里程不变,但运营效率提高,空驶率降低

使用软件与否,出租汽车每日平均运营里程均未受影响,始终保持在293公里/车左右。但在每日总运营里程中,载客里程相对增加,即车辆运营效率提高了,载客距离变长,空驶减少。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里程空驶率减少了1个百分点。

3.短距离载客比例减少,平均运距增加

从统计数据来看,相比2013年同期,2014年10月出租汽车短距离(3公里以下)载客次数的比例减少,长距离(10公里以上)的比例增加。也就是说,相比2013年,出租汽车承接了更多长距离的运输服务。

4.车辆出车时间少量提前

识别每辆出租汽车在每一天的出车时间(长时间停运后的首次载客时间),交通部门绘制所有样本车辆的统计分布:本市出租汽车出车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5点至9点之间,约占总样本的63%。跟2013年同期进行对比,2014年早晨6点至7点之间的样本率提高了0.8个百分点,而早晨8点至9点的样本率降低了0.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早晨,有一部分出租汽车运营时间提前了。

统计所有车辆,全天的平均出车时间都在7点左右,2014年比2013年平均提前了8分钟。

5.前后两次载客时间间隔不变,但距离间隔缩短

对比2013年、2014年出租汽车前后两次载客的空驶时间和空驶距离。交通部门发现,空驶时间没有改变,但空驶距离由2013年的3.45公里缩短到3.38公里。也就是说,出租汽车乘车需求不变(空驶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车辆减少了空驶扫马路的比例,提高了空驶待客的效率。

该中心在分析结尾处表示,将继续收集本市出租汽车运营数据,持续观测相关指标的变化。

短距离载客比例减少,平均运距增加

从统计数据来看,相比2013年同期,2014年10月出租汽车短距离(3公里以下)载客次数的比例减少,长距离(10公里以上)的比例增加。也就是说,相比2013年,出租汽车承接了更多长距离的运输服务。

时间: 2024-09-11 00:39:11

打车软件普及难,不加钱未必有人应的相关文章

腾讯阿里打车软件较劲"烧钱" 冰城乘客的哥"坐"享实惠

2月19日讯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软件补贴大战上演不到一个月时间,补贴金额已起落多次.18日,分别背靠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都宣布了全新的补贴政策."嘀嘀"宣布于18日早间将补贴额度调高到12-20元之间,而"快的"则宣称"永远比同行多1元",从18日15时开始,用"快的"叫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最少给乘客减免13元,每天2

打车软件烧钱容易熄火难!差异化路线成共赢首选

从的哥口风得知快的打车优惠3月结束,滴滴打车2月结束.但此后消息称优惠还将继续,但大家都知道不会一直这样下去,至于谁先停手,腾讯和阿里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打车烧钱模式结束没那么简单! 嘀嘀打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何时结束主要看市场情况.支付宝则表示要看用户接受程度和意愿来决定.也就是说在没有决出胜负之前,打车软件之间的"烧钱大战"不会结束. 其实在此之前,官方也有自己的叫车电话,但是一直没有推广开来,腾讯和阿里砸钱将打车事业推上一个高度,这也帮了官方一个忙,在二位大佬激战正酣时,官方也有自

打车软件前景堪忧:竞争激烈政府管制 各方利益难协调

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即时打车交 5元,你还会使用打车软件吗?"北京官方叫车平台96106收编打车软件一事引发网友热议,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6.7%的网友选择了"不会".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的白领小王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自己以前常使用打车软件,现在除非是比较紧急的情况,不然不会使用打车软件叫车. 7月1日,北京出台政策,明确手机电召服务商纳入全市统一电召平台,并设置准入和退出条件.成熟的打车软件可通过备案方式"转

打车软件大战或进入收尾阶段

摘要: 资料图 昨日,上海市交港局做出规定,自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一语激起千层浪,打车软件的最终命运又引起人们的思考.有媒体分析认为,打车软件大 资料图 昨日,上海市交港局做出规定,自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一语激起千层浪,打车软件的最终命运又引起人们的思考.有媒体分析认为,打车软件大战已凸显疲态,"停战"或很快到来,另一方面,根据政策规定,在某些城市打车软件接受"招安"加入电调平台或为

打车软件“七宗乱”,实质将是场零和游戏?

"用嘀嘀叫车.上车后司机问你装快的了没有,我说有.司机说你用这个再下一个假单我来接,我们一起赚这两个冤大头的钱". 以上是一个被狂转的大V的微博,它和最近在网上大量流行的.关于用打车软件赚钱的各种"攻略"讲的其实是一件事:乘客与出租车司机如何互相勾结,钻打车软件发放补贴的空子,牟取私利. 一些媒体也对传播这些作弊技巧津津乐道,有人则批评媒体说应该有下限不应该教唆读者牟取不正当利益.而一切的根儿,则起源自中国市场上两大手机打车软件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烧钱乱战.本周,打

打车软件现严重漏洞:乘客可边打车边赚钱

在帝都生活工作的同学最近应该强烈感受到了这一点:现在路边打车越来越难.如果你不用快的嘀嘀的话,就只能在寒风中眼睁睁看着一辆辆空车从你面前扬长而去,把手摇断了也没用,因为现在北京司机基本只愿接来自打车软件的单.线上的单可以让司机明确知道目的地且可选择,同时还有嘀嘀和快的每单十元的奖励,再加上时常会有急客加价给的小费,线上接活对司机而言再划算不过. 使用打车软件对乘客而言其实也是便利,且如今嘀嘀快的在北京市场大手笔砸钱疯狂补贴收买移动支付用户,每次乘车使用嘀嘀/快的都可以减免十元车费.但我想说的是,

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

昨日,上海市交港局做出规定,自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一语激起千层浪,打车软件的最终命运又引起人们的思考.有媒体分析认为,打车软件大战已凸显疲态,"停战"或很快到来,另一方面,根据政策规定,在某些城市打车软件接受"招安"加入电调平台或为其最终命运. 打车软件大战或进入收尾阶段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 腾讯 对"嘀嘀"打车的补贴和阿里巴巴对"快的"打车的补贴,合计已过19亿

打车软件大战或成强弩之末 被招安或为最终命运

摘要: 资料图 昨日,上海市交港局做出规定,自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一语激起千层浪,打车软件的最终命运又引起人们的思考.有媒体分析认为,打车软件大 资料图 昨日,上海市交港局做出规定,自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一语激起千层浪,打车软件的最终命运又引起人们的思考.有媒体分析认为,打车软件大战已凸显疲态,"停战"或很快到来,另一方面,根据政策规定,在某些城市打车软件接受"招安"加入电调平台或为

由新浪科技发起的“ 上海3月起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 ”调查

3月3日早间消息,近日在由新浪科技发起的" 上海3月起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 "调查中,截至目前47%的网友表示支持上海这一政策,认为在早晚高峰应禁用打车软件.同时,有55.3%的用户表示使用过打车软件,并且有56.7%的用户表示使用打车软件能够带来便捷. 统计显示,参与此次调查的1896名网友中,目前有47%的网友投票表示支持上海在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这一政策,而46.4%的网友表示不支持这一政策,其余6.6%的网友则对此表示无所谓.此外通过调查显示,有55.3%的网友表示自己曾经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