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的迷思与真实

我连续好几个月,用不同的角度、层级及方法,说明了「小圈圈」这种在 Web 2.0 时代尤其需要被重视的人际关系。无独有偶,黄彦达最近在《数字之墙》中,也明白指出(人与人的)「关系」纔是 Web 2.0 的重点。

不过,在小圈圈、在人际关系之外,许多人口中的 Web 2.0 还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迷思,觉得 Web 2.0 就是如何如何,或者如何如何即能成就 Web 2.0;我在最近的一场公开演说中,恰好准备了一份「额外附赠」的讲题,谈论到 Web 2.0 的迷思与真实。那个讲题我花了约十五分钟就讲完了,但却绝对是能够发展出一整段完整论述的东西;所以从本期开始,我就要来跟各位分享这些常见的迷思,以及它们背后的真实。

第一个常见的迷思是,「Web 2.0 就是一直 Beta 下去」。跟传统的软件工业相当不同的一点,是许多所谓 Web 2.0 的典范,似乎总是一直处于「公开测试 (Beta) 版」的阶段,而不是等到彻底成熟了,纔揭露给大众。

这个迷思背后的真相是一种叫「敏捷开发」的模式,也就是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幅缩短,迅速地根据实际状况做出相对的变动,藉此因时制宜。这种开发模式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开发者必须能够很直接地了解使用者,包括使用者的需求和反应等使用细节;我在先前的《从 PTT、2ch 及 slashdot 说起》一文中,说明的正是这么一回事:开发者自己就应该是重度使用者,而产品也很自然地应该从开发者身边的小圈圈开始,逐步向外拓展。
 
    唯有当开发者就是整个社群的核心时,这种开发模式纔可行。除了 PTT、2ch 和 slashdot 外,包括 Orkut、Flickr、HEMiDEMi 等许多 Web 2.0 网站也都是如此。

下一个常见的迷思则是,「Web 2.0 就是使用标签云」。标签云其实祇是一种新的尝试,而不会是最终的结果。我曾在《标签的生命周期》一文中解释过标签云所会面临的挑战,当我们能够了解标签到底想要达成甚么目的时,就不会被标签云的流行所局限。

对于任何 Web 2.0 服务来说,使用卷标云或卷标的真正目的,乃是要让使用者之间能够有简明的方式,交流「(网页上的内容)对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意义」。用有系统的方式,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权重的「意义」,是信息架构学、分类学甚至是哲学上的复杂议题。在信息还不多的年代,人们用了「黄页」这种由上而下的统一分类标准,来整理各种内容;但是当信息生产的速度开始大幅超越了消费的速度,或者说当「信息的生产」本身就已经成为消费的方式后,那种方式渐渐不敷所用,于是人们开始用不同的办法──例如由下而上的语意建构,来赋予数位内容抽象的意义。
 
    标签是语意的简明注记。但是语意无法脱离情境脉络而存在,情境脉络则是要真正了解一个人所不可或缺的。我们在Amazon 可以观察到有趣的标签用法,来进一步思考这方面的细节:在Amazon,标签并不是由使用者所写下,而是由专人规划提供的──这听起来相当不Web 2.0 吧?彷佛回到了传统的黄页手法,祇不过把所有的分类再摊平?如果 Amazon 在此止步,那么的确就回到了过去的年代;不过 Amazon 接下来又让使用者能有参与的机会:使用者可以看到自己所购买过的书籍中,有哪一些贴上了某标签,并且可以表达自己对这种贴法的意见──某一本书贴上了某个标签,但其实不应该如此;或者有某本书没有贴上某个标签,但其实应该贴上。接着,Amazon 还会以这些标签为基础,向你推荐其它书籍。

就在这样的小小设计背后,蕴藏着相当了不起的概念。首先,Amazon 不让你自己乱写标签,而是由专人规划提供,这么一来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包括过多的标签、容易有歧义的卷标以及重复累赘的卷标。如果你有真正用过 Flickr 或者 del.icio.us 等标榜标签的服务,就会发现他们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有人的个人页面开起来就是洋洋洒洒五、六百个卷标,每个卷标看起来都一样小而没有意义;有人拿 ST 这个卷标来标记星舰迷航记 (Star Trek),有人则拿来标记语言治疗 (Speech Therapy);一样是狗的图片,有人贴了 dog 标签,有人用 dogs,另外有人Golden_Retriever……而这些麻烦在 Amazon 都不会发生。

虽然这些标签都是由 Amazon 方的人预先定好,但是使用者却可以表达书籍对他们所代表的意义──是甚么、不是甚么、跟甚么一样、跟甚么不一样等;所以这些卷标并不是单纯的图书馆分类法,而是能够让使用者在一定脉络中,表达语意的简明方式。

最后 Amazon 马上就利用使用者这样的操作结果,实时修正要推荐给使用者的书籍数据。这意味着这些「语意」不但由使用者所表达出来,更能回馈到使用者身上,进而改善他们的使用经验。这么一来,使用者一方面将更乐于参与表达(因为这么一来,他们的使用经验会更美好),同时还能更精确地掌握每个标签所要表达的意义,及其背后的脉络(因为他们马上能感受到相关的变化)。

对 Amazon 而言,卷标跟卷标云都祇是「沟通意义」的手段及中介过程而已。同样地,当你要设计另一个 Web 2.0 网页服务时,也不要落入标签的迷思,而要想清楚:使用者所想要沟通的「意义」会是甚么?要如何让这些「意义」在正确的脉络中发挥作用,让使用者自己、其它的使用者以及网站经营方都能够掌握这些「意义」,而不是被无穷尽的词语混淆?不管是否用上了标签,只有当「意义」能被轻易地使用及沟通时,这样的网站纔真正地朝向 Web 2.0 迈进。

囿于篇幅限制,我们先在此歇脚。下一期,我们将继续探讨其它的 Web 2.0 迷思,以及它们背后的真相。

#p#Web 2.0的迷思与真实1#e#

上篇我说明了「测试版」跟「标签」这两个 Web 2.0 迷思,那比较属于网站方法论的层次;这一次我则要来说说「圆角框」和「AJAX」,这两个属于使用者接口层次的迷思。

最近一段时间中,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各种网站上所使用的图形元素出现了一种流行趋势:网页接口充斥着圆角框,并且大量运用了金属/水样光泽、渐层及倒影效果。你甚至可以在 My cool button (ht这类在线服务IconWorkshop等专门制作图标的程序中,轻易地做出这种调调的图案。

因为这种风格实在很抢眼,导致许多人都觉得「Web 2.0 就是要这个味儿」。但,真的是这样吗?

所谓的 Web 2.0 概念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想法是「不像 Web 的 Web」;包括像是 Web Software 或 Web as Service 等,都是在这个想法之下诞生的──我们可以透过网页这种接口,来完成哪些不是网页接口的工作呢?「不像 Web 的 Web」其实是很贴近「后现代」这种思维的,事实上要是「后现代」在此刻纔发生,恐怕就会被称做「现代 2.0」吧。不扯远,我的意思是说,包括圆角框在内的视觉表现,其实只有一个企图:让网页看起来不像网页。

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会明白这些视觉表现祇不过是众多尝试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再过不了多久,设计师们就会对圆角框跟渐层、倒影等效果反感,就好像前一个时代的跑马灯一样,转而做出全然不同的设计。如果坚信设计中一定要有圆角框,大概五年内就会被淘汰;这个世代的网页远比前一个世代的网页要来得有弹性──我们已经从方方正正的设计中跳脱,并且也正在从固定不变的设计中跳脱。

意思是说,网页正在(真正地)成为前所未见的媒体形式──任何阅听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让网页呈现不同的样貌,并以不同的方式与之互动。设计师不再是设计出一个样式就好,更要在各个管道都贯彻设计的理念,让任何使用者都能感受到设计之所在;图形接口也是一样的,不断地突破现有的成规,永远不要落入公式化的槽臼,这纔是真正的 Web 2.0。

与圆角框差不多同时兴起的,还有个技术叫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运用了 JavaScript 及 XML,在浏览器及网页服务器间多建立一层架构,让浏览器与服务器间的流量减少,同时让使用者能更迅速获得输入的响应。这个技术也打破了人们对「网页」旧有的概念,而成为近代对 Web 2.0 的认知之一,甚至成为了迷思:「Web 2.0 就是要用 AJAX」。

但是,就跟圆角框一样,各位读者务必了解,AJAX 的成功也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它打破了原有的网页互动模式,第二个原因是它的确让各种操作更直观方便。但是 AJAX 也不过是这个世代中诸多尝试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事实上,各大厂商都在做新的尝试,包括 Adobe 从 Flash 到 Flex 再到 AIR(之前叫 Apollo)的一连串产品,或者如 Apple 随处运用 WebKit,还有像 Linden Lab 的 Second Life 等,有的是把原本限制在网页的技术发挥到网页以外的场域,有的则是把原本不属于网页的技术带进来,跟网页内容紧紧相连。

这些 AJAX 以外的技术,也都是 Web 2.0 的尝试;无疑地,它们也都不会是 Web 2.0 的结束,未来势必还有更多新的玩法。对于 Web 2.0 来说,如何有效率地储存及取用内容,如何更灵活地把内容重组成有意义且有趣的表达形式,这些纔是真正重要的基础。从 AJAX 开始,这些尝试与努力,都在追求让操作接口更具可用性,并让网站内容更具亲和力。

从圆角框及 AJAX 中学习它们兴起的原因,但不要受限于圆角框及 AJAX,纔真正能在 Web 2.0 时代中长存。好啦,这一期说到这边也差不多了,下一次让我们再来谈谈,关于 Web 2.0 网站「使用」方面的迷思吧。

#p#Web 2.0的迷思与真实2#e#

我在前两篇当中,分别说明了 Web 2.0 在网站方法论以及使用者接口层次的迷思,解释了一般人所追求的「测试版」、「标签」、「圆角框」、「AJAX」,以及他们背后真正带来不同的想法。在本期中,作为这个主题的结尾,我要说明的则是「使用者提供内容」以及「混搭」这两个 Web 2.0 迷思。

在 Web 2.0 时代,社群及小圈圈变得越来越重要;所有的 Web 2.0 典范都具备了这样的元素,并且鼓励使用者参与互动──甚至,很多这类网站的内容,主要都是由使用者所生产、提供的。由于有一些网站在这种模式下发迹,迅速爆出知名度、被大公司所并购,使得许多以「做一个 Web 2.0 网站」为目标的人,一开始就觉得「我们的网站,就是要由使用者来贡献内容」,认为祇要让使用者提供内容,就会走上「成功的 Web 2.0 网站」之路。

但是,很多定下这种目标的人,往往无法回答「为什么使用者会想到你的网站生产内容」这样的问题,他们有的仅祇是「因为使用者会想写东西」、「使用者有表达的欲望」等等,而这些原因,说穿了跟特定的某个网站间,却没有任何相关性。

尤其当知名大厂的服务纷纷站上山头,前述的问题就会日益显著。既然有 Flickr 了,凭甚么你会觉得使用者比较想在你的网站上张贴相片?既然有 Youtube 了,为什么你觉得使用者会把影片上传到你的网站上?既然有 Blogger 以及无数的部落格服务了,使用者又怎么会在你的网站上开设新的部落格?

要解除这样的迷思,必须要先明白,在 Web 2.0 时代中,真正关键的部分在于「人」跟「内容」之间的关系──由使用者所产出的内容,跟这些产出内容的使用者间,到底有些怎样的联系。不论是怎么样的服务,如果使用者愿意利用该服务来产出内容,那么使用者也必然能立即收到对等的回馈。这种回馈一言以蔽之,就是「更好的使用经验」;例如在 Amazon 网络书店参与互动,会让使用者更精确地发现到自己会感兴趣的书──使用经验不但会随着参与互动、贡献的程度跟着提升,而且这些变化都是立即反应出来的,因此使用者自然会乐于去从事这些事。

换句话说,成功的 Web 2.0 网站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个网站要如何跟使用者互动、要如何让使用者立即从他们所做的事情当中获益。也就是说,网站要从过去单纯祇作为载体、平台的角色,蜕变成活生生的有机体,成为使用者与使用者间、使用者与内容间、以及内容与内容间的生态圈。并不是因为让使用者产生内容,纔造就了成功的 Web 2.0 网站;而是因为网站设计得宜,使得使用者乐于产生内容。

当使用者面对的不再是冰冷的平台,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确实改变自身的环境时,这些由使用者所产生的内容纔会发生,并且,富有丰富且重要的意义。
怎么样的意义呢?仔细观察这些由使用者所产生的内容,会发现它们不再是上一个世纪那种死板的东西,而会跟其它内容互动。这些内容在互动时,会被取样、重混、拼贴,甚至跟全然不同类型的其它内容混合,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大至ニコニコ动画(Nico Nico Douga/Nico Video) 的那种字幕迭影片的玩法,到 Amazon 网络书店运用卷标云推荐的书目,小至 Twitter 上的 Update,或 Diggirl 的最新、最热门,都是一样的:从许多使用者所产生的内容中撷取部分的元素,按照某些特定的方式重新整理、排列,然后以富视觉提示的方式加以呈现。

如果各位碰巧读过笔者先前所写过的文章,此时就会恍然大悟:使用者所产出的内容大宗,乃是恶搞(くそ/kuso)啊!而恶搞──取样、重混、拼贴──就是 Web 2.0 的核心,也是这些使用者所产生的内容意义所在。

这些恶搞所需的,不仅是作为素材的内容本身而已,还包括了技术及其它层面。当我们明白网站的目的祇是为了让使用者可以恶搞后,就能明白达成此目的所需的技术,不见得要全盘由自己来提供。一般认为 Web 2.0 就是要「混搭」的迷思,其实乃是网站技术及架构的恶搞──重点不在于是由谁来提供这些服务,而是在于谁能够把使用者惯用的环境凑在一块儿,帮助使用者来恶搞这些内容。

于是,真正的 Web 2.0 网站不需要重新再写一个部落格,不需要再弄一组围纪,不用再做一个在线相簿或影片艺廊,不用再弄一份地图系统,因为使用者已经有 Blogger、Google Docs、Google Maps、Youtube、Flickr、Pixnet、UrMap 等服务可以用了,而且他们在这么多不同网站上所做的事,通通都可以汇集到你的网站上──不祇是「陈列」而已,而是把那些数据、内容放在一起处理、恶搞出新花样。

接下来随着 OpenID 逐渐普及(嘿,连 Yahoo! 这种大型公司也开始用 OpenID 了),再过不了多久,使用者甚至不用再到处注册账号、到处「加入为好友」,身份认证、人际关系等信息将可以在使用者控制之下,一体适用。让这种未来变得可能的,可不是「混搭」而已,而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网站设计者,懂得以开放的态度、严谨的格式来处理自己的网站,透过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让各个网站能以此刻我们还无法设想的方式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正是恶搞的精神,也是 Web 2.0 之道。

不管是在技术上、社交层次上或法律上,好的 Web 2.0 服务,总是能让使用者恶搞的。任何打算做 Web 2.0 的朋友,请常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方能掌握 Web 2.0 的未来发展。

时间: 2024-08-04 12:31:52

Web 2.0的迷思与真实的相关文章

点评的突破(三):真实性的迷思

(文/谢震)我对互联网上的信息问题有个很粗浅的分类: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1.  信息的丰富性.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天就基本解决了 2.  信息的对称性.各种web2.0的方式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3.  信息的相关性.这是搜索引擎努力的主要方向 4.  信息的真实性.尚无整体的解决方案.SNS很大的价值在于它能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 点评类网站在解决信息相关性的问题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当访问大

贫民窟的迷思

据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是魔鬼见到也会叹息着转身的地方.在那里,恶徒肆意横行,警匪枪战时有发生,死亡如同家常便饭-或者警匪直接沆瀣一气,危害城市.正如2002年一部名为<上帝之城>的电影所展示的,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场冒险. 近年来,里约热内卢当局的"安抚"让贫民窟里的犯罪不再像以前那么猖獗-部分靠2007年的电影<精英部队>里描述的刚正严明的治安力量,部分靠在贫民窟内兴建大量的基础设施. 不过,这只是跟贫民窟有关的问题的一部分而已.里约热

什么是web 2.0 (4)

web 正如在上面关于google和netscape的讨论中所指出的,互联网时代定义特性之一就是,它是以服务方式传递,而不是产品.这导致这样一个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出现很多根本性的改变.  运转(Operations)必须成为核心竞争能力.Google或yahoo的产品开发专家必须配有一个每日运转专家.因此,基本原则就是把软件从一种产品转为服务,除非每天都要维护,否则软件不会停止执行任务.Google必须不停的搜索网络.更新其索引,不断过滤垃圾链接以及影响其结果的其他尝试,不断和动态的对数百万人

Web 2.0 你玩腻了吗?

当Web 2.0现有网站逐渐失去新鲜感时,新一批Web 2.0站点又开始铺天盖地涌向网民,这个强调"你"的网络时代真的到来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它像一场森林大火突然在网上发热,并以不可阻挡之势燃烧了整个互联网.今天,它从概念走向了应用,从藉藉无名走向了沸沸扬扬.这个称为"Web 2.0"的东西,早已成为IT业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但它真的构成了我们网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吗? 1%制造,9%共享,90%消费 Web 2.0是近年来媒体爱用的流行词汇,但这个强调以人为本

私有云之迷思:未来是什么?

本文讲的是私有云之迷思:未来是什么?,[编者的话]非常好的一篇文章,作者从OpenStack目前的困境讲起,聊到了私有云的产生背景,进而介绍了云计算的发展史.从云计算诞生的初衷以及现在流行的分布式应用又延伸出自己的核心观点:服务器和虚拟机都不会消失,但我们与它们之间直接的互动将会越来越少. 私有云市场日渐式微,但千万不要怪OpenStack.因为从一开始,关于私有云的想法可能就错了. 如同AWS被认为是云端服务标准,VMware被认为是本地服务器虚拟化标准,而OpenStack则被一度誉为是VM

22岁女站长Web 2.0互动美容站,成功接受融资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回想2005年底到07年上半年,不计其数的web2.0公司和投资机构经历的那场"资本狂欢",只要是贴上web2.0的标签,立马身价百倍,受尽追捧. 然而,在大家都认为的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一个小小的亮点都会显得格外地夺目;在秋冬到来遍地枯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火星往往可以引发熊熊的大火.何况,很多时候行业发展的真实状

Web 2.0的下一步(三)共念是一切基础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集体的精神力量 本系列的第三篇文章,笔者挣扎了两个星期仍然感到下笔困难.因为顺著思路,我们不可避免的会谈到哲学与宗教议题,而这个领域的庞杂以及百家纷呈的情况,远远超过Web 2.0 先前牵涉的社会学议题. 如果您看完本文有任何不理解,觉得这跟Web 2.0 的未来有何关系?甚至感到被冒犯而愤怒,只能说笔者的尝试失败了.每个宗教都有自

Google工具条PR更新与排名变化的迷思

这几天Google工具条PR又在更新了.我感觉更新还没结束,显示PR数据准确性很值得怀疑. 现在对Google PR更新本身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因为基本上没有大的造链接活动,PR值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了.不过看到网上有一些关于PR更新及网页在Google中排名变化的一些迷思,觉得还是有必要把自己的一些理解跟大家介绍一下. Google工具条PR不是真实的PR 大家所看到的工具条上显示的绿色条,更准确的应该称为可见的工具条PR值,而不是Google内部用于排名计算的真实PR值. Google真正使用

互联网内容生产迷思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迷思,有的迷思自己就能够解答,过程被称之为求知.有的迷思需要别人的帮助,被称之为问道.这样的迷思大多数某个具体问题或者是问道者身处局外,最终也能够得到解答.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迷思是,自己身处这盘棋局之中.进而对于系统的迷思.要解答这样的迷思,就需要跳出去. 让我们试着跳出互联网之外,以一种较为超然的视角,审视一下互联网内容的是如何产生以及运行的. 营销驱动下的内容生产 80%乃至以上的互联网内容生产都是以营销作为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