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数据总量出现爆炸式增长,数据正在成为政府和企业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可谓21世纪的“钻石矿”。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先后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颁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旨在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
面向“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日前,工信部正式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那么,新一轮《规划》究竟部署了哪些重点工作?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了解新一轮《规划》,企业网D1Net小编特别择选了以下一些要点,为您逐一梳理和解读。
要点一:大数据技术创新是关键
《规划》提出:以应用为导向,突破大数据关键技术,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形成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技术产品体系。
小编解读:何为大数据产业?《规划》指出,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显然,大数据技术是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了大数据产品的应用和产业的发展。所以《规划》把大数据技术产品的研发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要求在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培育安全可控的大数据产品体系,重点突破面向大数据应用基础设施的核心信息技术设备、信息安全产品以及面向事务的新型关系数据库、列式数据库、NoSQL数据库、大规模图数据库和新一代分布式计算平台等基础产品。同时创新大数据技术服务模式,培育数据即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提升大数据技术服务能力。
要点二:工业大数据使能智能制造
《规划》提出:加强工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推动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应用,推进工业大数据与自动控制和感知硬件、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形成数据驱动的工业发展新模式,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探索建立工业大数据中心。
小编解读: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工业制造亦迎来了智能化时代,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理念,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亦加入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大潮,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如何实现智能制造?显然,大数据时代,必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工业制造智能感知、智能互联和智能决策,从而提高工业制造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工业制造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规划》提出了三个重点方向:一是加快工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如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业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光通信器件等数据采集设备的部署和应用等。二是推进工业大数据在重点工业领域各环节应用,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三是加快工业大数据与物联网、云计算、信息物理系统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集成与应用,培育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模式。
要点三:“大数据+行业”释放数据价值
《规划》提出:加强大数据在重点行业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跨行业大数据融合创新,在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中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发展。
小编解读:大数据本身只是数据,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将大数据与具体行业相结合,将大数据应用于各行各业,才能真正发掘大数据的价值,释放大数据的力量。因此,《规划》要求推动电信、能源、金融、商贸、农业、食品、文化创意、公共安全等行业领域大数据应用,推进行业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支持电信、互联网、工业、金融、健康、交通等信息化基础好的领域率先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培育大数据应用新模式。同时,在“大数据+行业”的过程中,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促进大数据在政务、交通、教育、健康、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应用。
要点四:因地制宜,优化大数据产业布局
《规划》提出:引导区域大数据发展布局,促进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多层次、梯队化的创新主体和合理的产业布局,繁荣大数据生态。
小编解读:由于历史状况、区域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各地大数据产业发展并不均衡,这样的现状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在未来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上,不同区域更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确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深化大数据应用,形成科学有序的产业分工和区域布局。《规划》提出在全国建设若干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大数据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的地区建设一批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创建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挥产业集聚和协同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全国大数据发展。
在此方面,沈阳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直以来,沈阳市依托其大数据区位优势,确定了以大数据发展为主体、智慧城市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两翼的智慧产业“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并发布了《沈阳市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2016年10月,沈阳被批准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副省级城市唯一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区域协同发展。
要点五:大数据安全不容忽视
《规划》提出:针对网络信息安全新形势,加强大数据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利用大数据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强有力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小编解读: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数据时代尤其如此,对于大数据的保护是否到位,将成为影响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规划》要求重点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的统一账号、认证、授权和审计体系及大数据加密和密级管理体系,突破差分隐私技术、多方安全计算、数据流动监控与追溯等关键技术,研发大数据安全保护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综合运用多源数据,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感知、预警和处置能力,提升大数据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支撑能力。
总结:
从最初的“国家大数据战略”到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再到此次发布的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政策的逐步演进,表明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已经开始从最初的概念阶段走向大规模落地阶段。相信在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引导下,随着我国信息化、新型城镇化“两化融合”进程不断加速,大数据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以及“大数据+行业”不断深入,我国大数据产业将取得全方位的突破和发展,从而助力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政务、民生服务等领域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