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的海外文凭,最近的风波真是一波三折啊:“打假皇帝”方舟子质疑“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是造假的,进而引发了很多名人“自我人肉”,修改了自己在网上的简历信息。相关网站技术人员称,短短的几天内,该网站已有多位明星修改词条,修改的内容主要是学历问题0。
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学历门”事件。从爆料之日开始,便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而随着唐骏以及方舟子的回应,“学历门”事件也不断的升级。尽管这个事件的真相还有待进一步的厘清,但是由此引发的争议却似乎愈演愈烈。唐骏“学历门”,也毫无疑问地超出了该事件本身。
很明显的是,就新闻所及的“学历门”中,唐骏“不是一个人”。仅仅据网友爆料,其母校有一大批博士毕业生名单都可能与学历造假有关,这其中就包括国内多家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学历门”事件爆发后,出现很多人修改词条中的学历,“返璞归真”,似乎一点也不足为怪。
而现实中,这样的“学历门”大概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在大量已经呈现的学历、经历、年龄、学术成果等造假奇观面前,也不能说有多么的“突出”。我们知道,由于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使得很多本身有真才实学的人也纷纷“不能免俗”,加之这样的造假往往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和风险,客观上也促使一些人不惜天南海北“各显神通”。
需要指出的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全怪人们刻意“造假”,很多时候,也的确与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对学历的盲目崇拜息息相关,换言之,正是有了那种对学历的刚性要求,学历造假才逐渐成为一些人的“刚性需求”。这看上去几乎更像是一种供求关系的游戏,或者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策略。简单地将板子打在当事人身上,似乎也于事无补。在唯学历论的一些地方或单位,学历就是一道高高在上的门槛,完全可以无情地拒人于千里之外。例如很多单位招聘动辄便要求大学本科以上一样,对于可以胜任工作的很多学历本科以下的人而言,这不啻是一堵“隔离墙”,而要翻越这道“隔离墙”,他们就得选择诸如造假这样的“非对称手段”。这几乎是一种实用的选择。即当造假反而成了一种通往成功的敲门砖时,何乐而不为呢?这样说起来似乎有些戏谑和无厘头,但于可恶之外,多少也有一点无奈。当然,你完全可以说,如此一来,社会诚信必然受到冲击。而这无疑是十分令人感慨的。
事实上,就我们自身来说,我们也完全可以设问,到底还有多少造假的问题“潜伏”在我们的周围?这看似一个空空如也的问题,却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在我们熟知的造假事件中,既有如汪晖这样大学教授的论文抄袭风波,也有如王亚丽般履历、身份、年龄、档案“一身是假”的行政官员,这些造假事件所引发的恶劣影响显然不仅仅是个人隐私的问题,更大意义上它们是涉及社会诚信度的问题。
而在解决这样的问题之前,抛开唯学历论、唯经历论、唯年龄论等就显得尤其必要。因为只有确定了这样的用人取向和竞争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解造假的土壤。所谓的真才实学也才会更好地得到发挥,造假一旦没有市场,社会的诚实信用环境也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