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中小板高估值诱惑 公司为IPO做海归

当下,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高估值“光环”是吸引一批海外IPO公司回归的主要原因,但是,这道充满诱惑的“光环”正面临褪色的拐点  7月涨幅12.6%,8月涨幅12.5%,至9月6日,国内中小板指数已达6269点,个股平均市盈率为46倍。  如夏花般灿烂的中小板诱惑着天津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安科技”)董事长叶晨,“同期新加坡市场上的中国公司平均市盈率仅8倍,两个市场的巨大反差是我们从海外退市的主要诱因之一。”他对《中国企业家》说。  今年5月,叶终止了其控股的亚安科技(YAAN)在新加坡证交所的上市资格。2005年,亚安科技以中国安防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的称谓在新加坡证交所挂牌。5年来,新加坡市场给亚安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和规范的公司治理,但从公司的持续融资和市场前景考虑,叶晨还是选择了“海归IPO”的道路,在国内资本市场寻求再融资。目前该公司正在运作国内中小板或创业板的上市。  如果亚安能运作成功,它将是近期从海外退市,在中国境内上市的又一家公司。与亚安类似正在操作境外退市并准备在国内上市的公司还有贵州同济堂药业(美国纽交所)、福建鳄莱特(新加坡证交所)、东蓝数码(英国AIM市场)等公司。除了海外退市的公司外,更多未实现海外上市但已设立红筹架构的公司也纷纷开始加入“海归IPO”之列。  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数据:从2009年6月下旬A股IPO重启开始,已有10家原打算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最终在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当下,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高估值‘光环’是吸引这批公司回归的主要原因。”ChinaVenture研究总监李玮栋对《中国企业家》说。  进退抉择  叶晨觉得值得冒这个险。  作为亚安科技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叶晨为自己和公司做出了一个选择:重新回到上市的起跑点。为了完成从新加坡退市,叶晨和其投资人花费了近3000万元用以赎回海外资本市场的股份。2010年5月,亚安科技正式完成了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的退市手续,同时为在国内重新上市做准备。“不一定是创业板,也可能是中小板,没所谓。”已到天命之年的叶晨,略带天津口音,言语间透着一种北方汉子的豪爽。  5年前(2005年),亚安科技成为国内安防行业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在新加坡首次公开募股(IPO),也不过才募集了2000多万元。按照当时每股0.21新加坡元的发行价,5.5倍的市盈率,扣除几百万元的费用,公司不过拿到2000多万元。  对比前后两次的交易金额,亚安科技是用更大的代价换回了“自由身”。  对于退市,叶晨的解释是:一是新加坡市场并没有达到亚安科技应有的估值,再融资的成本也更高。另一方面,国内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火爆,也让亚安看到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巨大差异,虽然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但相应的,市盈率也偏低,一般在10-20倍。“但是国内呢,30倍算低的,50倍是正常,百八十倍也应该。”这让叶晨感到十分不平衡。  2010年5月28日,国内另外一家安防行业的代表—海康威视在中小板挂牌,发行市盈率达49.28倍,同一个时间段,叶晨在为完成退市手续而长舒一口气。  作为国内安防市场的“老兵”(成立于1993年),亚安科技在视频监控设备中的云台、摄像头防护罩等前端产品一直保有较大的优势,上市之前的年销售额有5000多万元。这种前提下,公司管理层希望能将业务向更精密和复杂的后端设备延伸,而资金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先去新加坡上市,有一个好处是,国外的融资渠道相比国内的再融资更容易,只要你的概念好,随时可以再融资。”叶晨和其管理团队对新加坡市场充满期待。  从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到,亚安科技每年的业绩都在增长,平均在百分之三四十,股价最高时达到0.33新加坡元,最低时(回购时的价格)0.14新加坡元。然而,除了最开始的2000多万,接下来的5年里,亚安科技并未在新加坡市场继续融资。  在天津创投合伙人孙正陆看来,亚安科技的规模不大,在发达资本市场并不起眼,也少有人注意到它;公司4-5倍的市盈率,也很难帮助公司更方便地募集资金;市场的流动性较差,价格也偏低,老板也无法卖股权来变现。“当再融资和流动性两个基本因素都不具备,回归国内是明智的选择。”孙说。  来自于行业内部更加激烈的竞争迫使叶晨需要尽早做个了断。2006-2007年前后,国内安防行业就迎来过一次大发展。目前,安防行业竞争主要集中在视频的图像和监控,并衍生成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在森林防火、边海防、环保、城市治安等各方面。而有能力在这个行业竞争的国内安防企业基本都已上市。有业内人士认为,亚安科技还处在行业的第一梯队,但如果不能方便地融资,就可能从第一梯队滑下来,这对于公司管理者是件很残酷的事情。  2008年6月,亚安科技就开始与天津创投接触,最初叶晨还在直接退市或是卖壳退市两种形式中徘徊,这种纠结持续了半年左右,经过多方调研,2009年初,亚安选择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从新加坡直接退市。  目前,亚安科技引入天津创投作为新的机构投资人,同时以色列英菲尼迪股权基金管理集团(Infinity Group)作为新的合作伙伴,帮助公司完成海外股权的回购。据称,2010年2月2日,All Legend Investments提出以0.265新加坡元的价格溢价回购亚安股份,高出当时的交易价一倍多。这家收购方即为英菲尼迪在香港设立的公司,同时,大股东叶晨夫妇用所持有的约64%的股份,通过交换获得这家香港公司的股权,英菲尼迪从市场中回收了剩下的大概25%的股权。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这类回归的上市公司结构要全面恢复到上市前的结构,也即天津亚安要变成中方自然人直接持股。而亚安科技目前的股东结构是,英菲尼迪与叶晨夫妇共同持有香港公司的股份,而香港公司又通过新加坡的亚安公司(yaan security technology limited)间接控股天津亚安科技。亚安科技要实现国内上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个过程,肯定要付出成本。”孙正陆说,这些成本包括:解散红筹架构,恢复到内资企业,如果期限不足,之前享受的税收优惠需要退还;如果中间过程需要过桥贷款,还要损失一定的利息;还有就是在股权转移过程中产生的税收。  “我们该补就补。”在叶晨看来,这些都是“小钱”。一般来说,一家海外上市公司从退市到在国内顺利上市,大概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是必须花费的时间成本,同时还要关注国内政策的变化。  亚安科技并不是第一个从新加坡退市的中国公司。2007年前后,曾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旺旺(行情,资讯,评论)、双威通讯、南都电源等中国公司就已先后退出新加坡市场。  计划从海外归来在国内IPO的企业大概分为三类。除了大部分像亚安科技一样希冀分享国内上市的高市盈率外,有些企业的产品类型和企业规模不足以引起海外资本市场的关注,常年遇冷、没有融资机会也是回归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少数企业是因为无法适应海外对于公司治理的严格要求。[page]  半途“海归”  亚安科技是已在海外上市、现今“归来”,还有一些公司是走在红筹架构、海外IPO半途中,决定改道。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2005年开始筹划境外上市,逐步建立红筹架构。但是它最终选择了在国内中小板上市。  启明星辰2007年度的净利润仅为3903万元人民币,2009年净利润也才5291万元;而亚安科技在新加坡上市前一年净利润仅为1006万元人民币,至2008年净利润才增长到1790万元。这种规模和业务显然在境外市场上不会得到关注,管理层和大股东的上市初衷自然也实现不了。  启明星辰作为一家提供国内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领导厂商,多年来一直为中国的政府、电信、金融、能源、军队、教育、军工、制造等重要领域的客户持续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公司认识到,无论是从公司所处安全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服务客户的重要性,还是从国家相关政策和国内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前景来看,选择在国内上市,有利于公司的长久发展。于是2007年8月,启明星辰开始终止境外上市计划,境外投资者按照与境外结构安排相同的持股比例认购公司于2008年发行的新股,直接投资于启明星辰。2010年2月5日,BVI公司解散,公司控股股东换为自然人。至此,启明星辰的海外红筹架构拆除完毕。2010年6月13日,启明星辰实现在国内中小板上市。  从2009年末的日海通讯开始,至今已有10家红筹架构公司试图回归A股市场,但是对于许多有“海归”打算的公司仍旧并不清楚政府监管部门对此的具体要求。  证监会从未明示过此事,许多保荐人和中介机构只是从发审委对个案的判断上,大致总结出来了几条:1,红筹架构的控股和协议关系须全部拆除,不再向境外输出收益;2,控股权转回境内,由中国自然人直接持股;3,股东关系要清晰,并尽量披露到最终所有人;4,涉及税收问题及曾经享受的税收优惠要补齐。  在这四条约束下,海归IPO的风险和成本并不低。为了保证控制权和利益回归境内,公司要对当年的境外投资人如VC/PE等在红筹架构下所持股权进行买断;如果已经公开上市还涉及要约收购,这一环节公司实际控制人要使用过桥贷款,或者出让股权引入新的投资人。如果诸多的境外投资人,在回购中买断的成本太高,这时为了保证这些投资人的利益,就要在国内找到投资人来代持,“这与证监会要求的披露到最终所有人相悖,同时因股权结构设置复杂,这样情况证监会肯定不批,如同济同捷就是类似情况。”投中集团业务副总监王东亮说。  海归IPO热潮,也不能不顾及风险。“从另一层面来看,仅从高估值一点就回国内上市也有失偏颇。”王东亮认为。  9月6日,中原证券发布《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报告,中小板的风险在积累:在465支中小板个股中61支个股的市盈率已达100倍以上,其中200倍以上的有12支。市盈率最高的是医药生物类股鑫富药业,超过850倍。  同期,创业板市盈率达到68倍,创业板公司也出现了“高估值”与“低增长”并存现象。板块估值重心的下移可能为期不远了。届时,诱惑海归IPO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光环”将面临褪色的拐点。

时间: 2024-10-02 23:15:57

创业板中小板高估值诱惑 公司为IPO做海归的相关文章

解码创业板并购玩法:利用高估值去收购低估值公司 提升业绩

自2012年来,创业板公司共公布218起收购,相当于每两天半就有一次收购行为. 创业板公司的向外收购渐成风潮.截至昨日,有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天舟文化等13家创业板公司处于停牌状态,它们多是筹划与收购重组相关的重大事项.而此前,创业板公司收购兼并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 证券时报统计,自2012年来,创业板公司公布了218起收购,相当于每两天半就有一次收购行为.这里面,大部分是股权收购. "当公司获得较高估值的时候,去收购估值比你低的企业.会带来估值的下降,业绩的提升.短期来看,这对企业管理者确实是

顶级VC:电商、游戏、O2O三领域将现高估值公司

8月12日下午消息,2014年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在京举办.在会上,GGV资本.红杉资本和IDG资本等风险投资人探讨了中美资本市场,将出现高估值公司的所在行业,以及创业公司的机会.IDG资本合伙人李丰认为,未来出现百亿美金高估值的公司将存在于三个行业:第一是涉及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市场,即买卖商品的标准化电商网站;第二是娱乐虚拟化应用,比如游戏.视频等;第三是O2O是个性化的服务市场.这三个行业将依次出现高成长型高估值公司.上述三个行业的机会和潜力已经得到市场和投资人的认可,比如步入规模

A8音乐刘晓松:创业板高估值对市场是好事

3月28日上午消息,A8音乐CEO刘晓松今日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指出,创业板的高估值对市场来说是好事,投资者有更多的机会,但这个好事的前提是有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企业. 刘晓松认为,创业板为中国新经济提供了发展机会,虽然市场上对于创业板的高估值颇有质疑,但刘晓松认为高估值对市场来说是好事,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机会,但前提是创业板拥有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企业. 电子商务是深圳目前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刘晓松认为,深圳具有很好的IT产业发展基础,深圳物流业的发展也能够很好的拉动电子商务,同时深圳金融.

软件服务:大数据公司持续享受高估值

事件 近日,企业级大数据解决方案供应商Cloudera 宣布融资9亿美元,估值达到41亿美元,其中Intel 领投7.4亿美元,占18%的股份,T. Powe Price 领投.Google Ventures 等跟投1.6亿美元.同时,百度.腾讯都在陆续推出自己的大数据应用分析产品. 评论 开源Hadoop 架构将成为IT 架构的主流:Cloudera 提供基于Hadoop 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开源的Hadoop 架构将成为未来IT 架构的主流,优势在于方便的分布式管理和低成本.这样的趋势则会使得

创业板最贵IPO今上市汤臣倍健高估值待考

周小雍 创业板最贵个股汤臣倍健(300146.SZ)将于今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汤臣倍健的发行价高达110元/股,创下创业板发行价纪录.汤臣倍健的成长性能否支撑较高的估值?分析师认为投资者应谨慎参与,防止类似海普瑞"挤泡沫"情况再度出现. 发行价高达110元/股 招股说明书显示,汤臣倍健的发行价高达110元/股,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115.29倍,仅次于中小板股海普瑞(002399.SZ) 148元的发行价. 作为一家主营膳食营养产品的公司,汤臣倍健在百只基金追捧下,募集资金从原计划的约2

创业板公司低增长高估值国信平安推上风口浪尖

日前,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幅度不仅低于中小板,同时也落后于以大盘股和传统行业为主的主板上市公司.尽管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还没有正式建立,但创业板已俨然形成了一个"准退市公司"阵营,高风险提前凸显.特别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首批创业板公司,成长性让人无法乐观. 业绩低迷天价估值为哪般 据Wind数据统计,105只拥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个股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净利增幅为30.2%,远低于中小板的57.7%,也低于主板37.5%的增速. 与此同时,

IPO利益链造就高估值PE腐败成股灾魔咒

"高价发新股--业绩快速变脸--高管集中减持,这个恶性循环正是A股市场'溃烂'的根源." 1月12日,一位弃公募奔私募的明星基金经理向<华夏时报>记者一语道破天机:"这个循环妙就妙在前面所有的环节都是受益者,只有最后一环,也就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是纯付出.前面每个环节都很爽,所以会无休止地再循环,而最终环节的弱势群体是没有代言人的." 进入2012年,A股市场历经短暂的两天反弹后,重回跌跌不休.记者采访多路机构投资者发现,他们一致认为,IPO扩容等因素是A

创业板辞职高管:被高估值宠坏的“孩子们”

辞职仅为套现? 截至今年9月2日,已有40余名创业板高管辞职.创业板高管的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相对于普通员工而言,不可谓不丰厚,他们为什么要辞职?一时间,诸多媒体对此展开了分析与评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些高管之所以辞职,是为了套现他们所持的股票.这种看法无疑极富睿智,但是,我们还要探究套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套现股票的利益在何处?为什么套现股票带来的利益大于继续受雇于创业公司?套现如何影响高管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你愿意将50元的钞票当100元花吗?你一定会告诉我,"太愿意了

高速扩张难解创业板高估值之惑

第200家创业板公司今申购 高速扩张难解创业板高估值之惑 □本报实习记者 曹阳 今日,纳川股份.翰宇药业.高盟新材和海伦哲四只创业板股票将进行网上申购,海伦哲成为第200家在创业板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从一开始的28家上市公司到今天的200家,创业板的高速扩张仅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但是,创业板的成长也伴随着各种质疑的声音,整体估值水平的高企一直是悬在创业板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低估值个股更受欢迎 高成长性赋予了创业板个股相对较高的估值水平,但是,高企的估值水平往往也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