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加大审计力度,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等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全球信息量的迅速膨胀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信息总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更迭,审计全覆盖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受到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影响。云计算处理技术与审计信息化的结合,在大数据背景下,能够强化对庞大数据资源的筛选,快速、准确地实现审计目标。“云审计”的提出和发展,解决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繁多的问题,同时加大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审计全覆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审计全覆盖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审计全覆盖是指在审计机关职责权限范围内,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都在审计监督下,不留监督盲区和死角,做到对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也阐述过审计全覆盖的相关含义:一是审计要有深度,要对被审计单位、项目做到审深审透;二是审计全覆盖要有重点,明确审计重心;三是审计要有步骤,审计工作要逐步开展;四是审计要有成效,要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杜绝风险的再次出现。
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得我国经济市场环境也越发复杂,审计对象也由以往的单一性逐步变得复杂、多源。优化审计团队、创新审计方法,实现审计全覆盖,进而完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处理、内部控制,借助“云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这一目标,是审计机关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的必经之路。
“云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策略
(一)重视信息资源,优化审计资源配置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对此有效利用能够帮助审计部门完善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对于比较复杂的审计项目,“云审计”能够加强多部门、跨地域的团结合作,积极发挥各个审计部门的优势,利用信息资源的快速流通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审计风险。“云审计”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审计过程中的计划协同、成果共享,避免重复、陌生的审计环节,对市场环境中的审计风险提前预知,保证了审计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二)整合审计信息,加强平台建设
“云审计”的运用需要有完善的平台做支撑,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解决审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许多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资源以“孤岛”形式存在于市场环境中,为审计信息的获取带来了困难。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完善“云审计”平台的构建,借助多元化的市场数据对比,打破当下审计过程中经常面对的行业和部门限制,通过信息整合获取审计信息,提高审计质量。
(三)革新审计理念,实现系统审计和多维分析
大数据时代,审计的重心应该转向审计资源的获取和处理上,而审计信息化也应该在此基础上得以演化。“云审计”平台的建立,能够使数据获取的范围大大延伸,而不再单单局限于某一部门或企业。在审计过程中,“云审计”更加强调对信息库的数据管理,审计资源的获取要面向各部门、各行业,借助大数据处理工具,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面把握和精确定位,促进审计全覆盖进程的推进。
(四)借助“互联网+”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接轨
“云审计”平台在构建过程中,要实现电子政务和商务的数据对接,实现数据的及时共享和交流,优化审计信息流通,推动政务公开、商务信息公开,提升政务、商务的信息流转。审计过程不再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地理位置、时间限制。实时、快速、准确地对被审计单位数据资源加以分析,能够解决目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对审计全覆盖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