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凯近照
Mike隋火了!近日,他制作的一段9分钟搞笑视频在新浪微博上受到热捧。截至5月7日中午,转发量已达42万多次、评论也有9万多条,而Mike隋的微博粉丝量也迅速飙升至42万多。
1人饰12角
倍儿溜汉语惊网络
穿着国安球衣的北京人,戴着毛皮帽子买醉的俄罗斯人,唱着Rap的非洲人,戴眼镜穿西装的香港人……一个人扮演12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是什么效果,看看最近红爆网络的Mike隋的视频就知道了。
视频的内容很简单。讲的是中国人李雷在北京酒吧里与几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朋友喝酒聊天的故事。其间,他们操着不同腔调的英语和汉语,成为视频的亮点。
比如北京人说普通话满口京腔:“有事儿吗?这儿一帮老外在这胡喝”,香港人说话喜欢中英文夹杂:“我的名字叫Tony啦”,日本人说话时的礼貌与拘谨,台湾男人说“你想怎样”时的特有腔调……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模仿,令网友们赞叹不已。
而最能引起网友以及“80后”共鸣的人物便是李雷上世纪90年代初中英语教科书里的男主人公,在视频里变成真人,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学了多年英语,开口每一句话都有严谨的语法,被Mike隋扮演得惟妙惟肖。
中美混血
学好中文有窍门
Mike隋,中文名叫隋凯,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美国芝加哥人。尽管是中美混血,但由于父亲在家并不说汉语,所以,隋凯接触的第一语言仍是英文。
直到1993年到中国上小学,隋凯才开始学习中文。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学起,起初几个月确实很困难,姑姑教了他很多遍要跟老师打招呼说:“老师好”,他怎么说都是洋范儿。直到初一,美国口音才没有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后来,隋凯又回到美国读书,为了不让汉语水平退步,他时常跟中国的朋友电话交流,偶尔也会读些金庸小说。这些都是他的中文水平保持在高水平的“窍门”。
可以说,现在的隋凯是顶着老外面孔的“中国通”,参加中国电视选秀、拍电影、偶尔客串主持、在高校当外教,到动物园批发市场买东西,砍起价来一点儿不比中国人外行。“我没有固定职业,什么能过日子就干什么,生活很充实。”听起来,隋凯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
这次视频的成功让隋凯很意外,本来只是因为“说一口倍儿溜的汉语却没地方使,想让大家看看我的嘴皮子”,没想到这次“真诚的娱乐”居然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中国人比较喜欢语言天赋好的、表演欲望强的人。”通过这次的“火爆”,隋凯得出了这么个结论。
文化差异
恰到好处融一身
隋凯的视频被认为是反映了中国人学习英语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特色。两者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对于中国人该如何学习英语,隋凯有自己独特的观察。
隋凯认为,与外国人学汉语相比,中国人学英语会更难一些,因为英文的音节比较多,且多用胸腔发音,而中文则用口腔发音,所以拿中国的发音习惯去读英文必然会不准确。并且英文发音比较锻炼嘴部肌肉,先接触英文再去模仿其他国家的发音会相对容易点。
除了语言方面的差异,隋凯认为中美文化还存在许多差异:中国文化最典型的特点是“含蓄”;而美国文化奔放、有感染力,渗透性很强。“含蓄有时候可能会是贬义,因为拐弯抹角不够直接,但更多时候它也绝对是一种给人留情面、沉稳的表现。而美国文化的传播力度很强,这种强烈的渗透性有时候会让你感觉到他是把自己的东西硬塞给你。”
虽然差异很多,但是9分钟的视频让大家看到的,更多是隋凯身上两种文化融合的影子,不管是美式的自由奔放还是中式的含蓄内敛,“我不会去想自己身上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哪些不同,因为这两种文化已经融入到了我身体里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