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新浪,广发基金+百度,短短数日间,就有两家金融机构联手互联网巨头推出了基于“大数据(Big Data)”的投资指数。大数据本就已经是炙手可热的概念,如今大数据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甚至有可能直接从金融市场赚取真金白银,这怎不令市场激动。
从为数不多的中外市场研究来看,利用大数据发掘热门股票来投资,的确可行,至少是看着很美。
看数据投资并不新鲜
大数据是眼下炙手可热的词汇,但在投资界,利用大数据投资不算新鲜事,而是有着漫长的历史,很多时候,甚至算不上是一个褒义词。
在“大数据”这个词汇未走红之前,相关技术就应用在投资界了,只不过当时被称为数据挖掘(Data mining)。作为今次大数据热的代表人物,亚马逊的掌舵人杰夫·贝索斯曾经在着名对冲基金德劭集团干过,而后者就属于利用大数据进行量化投资的典范。
当年,华尔街广泛招聘擅长数学的火箭科学家、物理学家来分析金融市场,把一堆庞大的数据用计算机分析,找出看似无关的数据之间的关系。
华尔街曾利用股价大数据赚了很多钱,当然随后也亏了很多钱。这个领域的代表就是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创办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他们基于大数据统计的套利模型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券危机这样的“非常态事件”,半年亏了43亿美元,最后被迫由美联储接管。
正因为有太多负面案例,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在华尔街只是和公司基本面分析师一样的一种投资路数,并未被视为“点金指”。
搜索点击背后寻线索
如果说很长一段时间,华尔街玩的大数据炒股都是基于股价大数据,那么伴随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的兴起,让投资者多了一种玩转大数据的思路——对搜索引擎搜索量和新闻等外部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出投资者可能青睐的公司,提前潜伏。
目前而言,这方面最着名的成果,当属英国沃里克大学商学院的托比亚斯·普赖斯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他们在2004年至2011年期间,利用谷歌公司的关键词搜索热度研究工具“谷歌趋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发现如果大众利用搜索引擎对某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往往代表了他们忧虑的情绪,这时候抛售是更好的选择。相反,如果网民不再搜索相关词汇,就可能意味着忧虑缓解,是建仓的好时机。
在整个研究过程当中,他们发现“债务”这个热门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波动最大。在7年的研究时段中,利用搜索热度的反向操作,累计收益高达326%。
从交易理念来看,近期广发基金联合百度推出的百度百发100指数也采用类似的策略,通过跟踪特定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的绝对搜索量和相对搜索量变动来决定是否要持有相关个股。
机器看新闻收益不俗
做投资要看新闻,新闻中往往蕴含热点,这是许多老股民对新股民的告诫。当然,同样一句话,到了大数据时代就有了不同的内涵。眼下,利用大数据对成千上万篇新闻进行分析,已经成为了一种发掘超额收益的新方法。
广发证券近期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通过挖掘百度新闻下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新闻数量,一旦某上市公司的新闻突然增多就视为利好,反之则视为利空。广发证券利用2011年到3721.html">2014年5月2日的历史数据回测发现,通过监测新闻的多寡,可以实现37.03%的年化收益,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却下跌16.24%,可见大数据“看”新闻,收益不俗。
长江证券也进行过类似研究,当然他们对新闻的解读更深入,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将新闻分成负面新闻和正面新闻,然后研究好新闻的变化,并买入那些正面新闻大增的股票。
近期,南方基金和新浪计划合推“财经大数据策略指数”,其中重要的一个数据就是财经新闻报道曝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