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频繁自杀的背后真相:转型、自宫、清高

  5月8日,深圳报业集团晶报原编委、广告部总经理张敬武自杀的消息,再度让中国新闻界震惊。最近多起纸媒的媒体人频频自杀,折射出什么样的大势?

  4月28日,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宋斌在办公室身亡。来自新华社系统的消息透露,宋斌是自缢身亡,留有遗书,他可能患有抑郁症。

  5月4日,杭州《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徐行自杀离世。据悉,徐行自杀前工作压力巨大,患忧郁症,长期失眠。《都市快报》总编朱建在题为《伤逝》的长微博最后叹道,“今夜,酷冷难消,泪水难尽,我们都是抑郁症患者。对不起,这是你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对不起。希望你能收到这份迟到的歉意。”这句话,不无悲怆凄凉,道出了媒体人的忧伤。

  5月6日,湖南省湘乡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贺卫星上吊自杀。现场留下两份遗书和部分遗言笔记,开笔就提到“痛、痛、痛”、“勤勤恳恳,一事无成,工作压力巨大……”当地警方初步调查死因系上吊自杀而亡。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这么多媒体人相继自杀,而且都是抑郁症、压力大,不得不让人深思。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新媒体替代传统媒体的大势下媒体人的生存困境,这是媒体人集体患上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下行的趋势不可阻挡,这让媒体人殚精竭虑但却无能为力。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正在形成去中介化的态势,这使得传统媒体正在面临“消亡”。不仅媒体人在频频自杀,而且传统媒体也在不断走向死亡。2013年底,上海的《新闻晚报》宣布新年停刊,紧随其后,纸媒纷纷“自宫”、“瘦身”图存。就连《人民日报》旗下的《国际金融报》也宣布改版周报。

  3721.html">2014年纸媒的厄运并未终止,创刊于2004年12月28日的《竞报》于4月17日在头版发布《休刊词》,称经主管主办部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同意,《竞报》自2014年4月25日起休刊。

  王东的微博道出媒体人抑郁的原因之一:“徐行自杀揭示了当下很多媒体经营者的逼仄。传统媒体下行,愈发要为不断上涨的指标数字殚精竭虑。同时支撑上升的资源却越来越少,从业者的意气风发逐渐被绩效压垮。操盘者所获与其贡献甚不匹配,面对一场终归要失败的跳高比赛,所投入付出与想要得到的结果渐行渐远,变得唯一为数字而活,如何能不抑郁。”

  媒体人大多是传统思维,而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被迫进行转型,因为没有太多既懂媒体又懂互联网的人,所以现有的媒体人大多同时挑起两幅重担。然而,思维的迥异,也使得他们处于思维分裂和内心冲突状态,新媒体必须随时随地快速响应的特点也使得他们压力陡增,不堪重负。

  杭州《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徐行自杀后,《都市快报》总编朱建的微博称,年前两个部门的工作压在徐行身上。新媒体工作要上早班,报纸工作要上夜班。领导曾问徐行要不要做些调整,徐行回答:“没有大问题,自己能克服。”但徐行的妻子称,他从1月份开始整夜失眠,一直到现在,吃安眠药也没用。他的胃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烧灼感。但他在报社从未和人说过。甚至,当他的家人要来找报社领导时,他坚决阻止了。

  吃饭还没吃到一半,就要看下手机客户端,刷下看有没有什么突发的热点。晚上刚睡下没多久,就被下属的电话惊醒,爬下床去指挥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有事没事就检查下自己媒体在微博、微信上更新,生怕会有内容出错。随着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对于很多工作在一线的媒体负责人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7*24”正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中所面临的工作节奏的转变:从原来的月刊、半月刊、周刊、日报的工作节奏,向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改变。夸张点说,新媒体化下全天候的工作时间要求,使得媒体人像那航母上的战斗机一样,只要接到命令,就要随时随地“出击作战”,怪不得这些媒体人都会喊压力巨大,会患上抑郁症。

  原因之三,传统媒体的衰落使得曾经不用为经营折腰的媒体人,被迫放下身段去介入经营,这使得他们痛苦不堪。

  媒体人曾经都有新闻理想,都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我们的媒体,曾经大多是内容和经营分离。然而,随着互联网对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经营每况愈下,曾经只需写好文章的媒体人们被迫要为经营和生计发愁,需要放下身段去服务广告主,去改变自己的新闻理想,这种痛苦是媒体人无法承受的。

  中国的知识分子多比较清高,多爱面子,他们坚信自己的内容要客观,要为读者负责,但当为了经营不得不牺牲这些,不得不变成为客户服务的角色时,他们内心的冲突和斗争可想而知。有时候人得抑郁不仅仅是因为体力的劳累,这种内心的折磨更加可怕。

  真心祝愿媒体人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能够度过这个转型期!

  南冥一鲨(微信号:southsharker),互联网算命大师,上知行业发展的大势走向,下知新闻背后的八卦逸闻,中知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之道!

时间: 2024-09-28 00:54:05

媒体人频繁自杀的背后真相:转型、自宫、清高的相关文章

媒体人多起自杀,原因都是抑郁症

摘要 : 最近,社会上发生了多起媒体人的频繁自杀,官方给出的原因都是因为得了抑郁症,那么,在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在5月8日,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的原编委.广告部总经理张敬武自杀的消息,再度震惊了中国新闻界.最近发生了太多的纸媒的媒体人自杀案件,而在这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大势? 在4月28日,新华社安徽分社的副社长.总编辑宋斌在办公室身亡.而根据新华社系统的消息透露,宋斌是自缢身亡,并且留有遗书,他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在5月4日,杭州<都市快报>的副总编辑徐行自杀离世.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徐行自杀前

媒体人转型装逼指南:要么高调,要么低调,总有一款适合

对经历过行业风光的媒体人来说,转型现在是时髦的选择.仿佛一转型,过去记者编辑生涯的积累就都能套现,而且接下来会有远大灿烂未来.但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232.html">眼高手低的通病依然存在,通过装逼,可以很好掩饰弱点.要么低调装逼,要么高调装逼,总有一款适合,能有助转型顺利就成.欢迎对号入座,切勿上心,仅供娱乐. 1. 转型初期或者即将转型时,逢人便说对传统媒体失去兴趣.类似"传统媒体不好玩"."

一个自媒体人的内心独白

来源:i黑马 作者:@淘宝鬼脚七 杭州的夜晚,月华如水,告别搜索,我试着让自己平静,让文字缓缓流出. 自媒体的出现,让很多人充满幻想,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当峰哥的广告越卖越多,鬼脚七的广告很快售罄时,有人开始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做自媒体.看似热闹,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媒体人自己知道.今天不聊淘宝,不聊搜索,只聊鬼脚七的自媒体. 关于订阅量 从2013年1月3日开始写第一篇图文文章,到今天已经是第115天. "鬼脚七"的微信目前订阅量是67100多人.有资深媒体人问:为什么要那么实在,以后

媒体人出身的李静在情人节卖掉了自己亲手创办的乐蜂网

媒体人出身的李静在情人节卖掉了自己亲手创办的乐蜂网.就在当日,乐蜂网最大的竞争对手--聚美优品CEO陈欧在微博上发表感言:战争结束,胜利,只是新的启程!双方的口水战伴随着乐蜂网归于唯品会而暂告一段落.对创业者李静而言,在这个时机选择卖掉乐蜂网,或许不失为一个最佳选择. 2月14日,北京街头四处叫卖的鲜花不断渲染着情人节的氛围,而距离北京两千多公里以外的香港,一对"情人"正式宣告结合. 特卖网站唯品会宣布,将投资1.125亿美元,收购乐蜂网75%的股份.乐蜂网创始人李静在给员工的一份邮件

蓝翔技校频繁上头条的背后

摘要: 摘要 : 蓝翔技校频繁上头条的背后,有一个秘笈,就是做自媒体.这个公司也是传统企业里比较能发挥自媒体能量的. 蓝翔技校也是一个奇葩的案例,经常上头条,甚至成为一个现象级 摘要 : 蓝翔技校频繁上头条的背后,有一个秘笈,就是做自媒体.这个公司也是传统企业里比较能发挥自媒体能量的. 蓝翔技校也是一个奇葩的案例,经常上头条,甚至成为一个现象级公司. 蓝翔技校频繁上头条的背后,有一个秘笈,就是做自媒体. 这个公司也是传统企业里比较能发挥自媒体能量的: 1.产品挺痛点,很注重口碑.比如,广告词一直

网易前副总裁杨斌:媒体人离职创业的优势在哪?

网易前副总裁杨斌i黑马注: 前段时间,一篇关于媒体人高管创业的文章<记者创业靠谱么?网易前总编辑们,已经开始统治创业圈!>火遍互联网.媒体高管去创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创业群体.纷享销客总裁杨斌,是一位从业十几年的资深媒体人,曾是原网易公司副总裁.和讯网总编辑.新京报总编辑.他联合创立的"纷享销客",是着重于为企业提供管理销售业务的SaaS公司.纷享销客于今年7月1日宣布获得由"北极光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同时宣布服务的企业用户突破5万家.纷享销

中国媒体人“名记”与“名妓”“冰火两重天”尴尬境地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新媒体研究网|Discuz!爱好者网(aidiscuz.net)独家观察 (文/阿见) 5月4日杭州<都市快报>副总编徐行自杀身亡,年仅35岁:4月28日,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宋斌自杀离世:4月15日,江西赣州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肖益涵,因肝癌去世,40多岁,发病到离世也就1个多月. 业界人士无不惋惜.据报道,媒体行业是亚健康高发行业,2008年

一流的媒体人一流的媒体

一位我认识的北大新传研究生,即将毕业.我一直认为她很适合做记者,因为我认为她有做记者的调性:没皮没脸(注意,这是朋友间的玩笑话,没有贬义.真实的意思是,她敢于去打采访电话,敢于被大人物拒绝,敢于锲而不舍地去盯着某个值得跟踪的线索).不过,我也知道做记者一开始收入很低,特别是在帝都这种地方,网传月入一万(税前)月余不过两百,更何况刚出道的记者哪里有一万的收入. 所以我并没有特别鼓动她去做记者,她也先后尝试了很多个机会,比如参加了某银行的入职考试,为这事,据她说还被她导师狠狠数落了一顿:柜台上点钞你

一流的媒体一流的媒体人(三)

我和她其实不熟.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统共就见过她一面,在纽约时报中文网的办公室里,彼时这个网站访问正常,惊天一文还没有出炉.C主编叫来了她,说魏老师,以后你的专栏就交她打理了. 我当时也没太在意所谓"打理"的意思.我毕竟也算写了几年专栏,知道打理一个专栏的编辑是干什么的:到点催个稿.然后-然后就没有了.是的,专栏编辑就一件事:到点催个稿.而这个媒体是个网站不是纸媒,到点不到点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估计也没什么到点催稿的事儿. 但接下来的事,让我着实领教了一流媒体旗下的一流编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