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代周刊:华为员工加盟IBM后的诧异

文/艾 林  从华为到IBM,和从IBM到华为的人,都有,只是虽然业内流行从咨询方跳槽到客户方。然而,从我周边的统计数字来看,两家公司合作十多年以来,还是从华为到IBM的人更多,而从IBM到华为的只有两三个。  以我自己在两家公司工作过的经历和经验,我个人认为,从IBM去华为肯定是需要些时间来磨合适应的;相反,如果从华为来IBM,应该说适应起来会相对容易些。至于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华为的文化比较强势,纪律严,在华为工作过,再去什么公司都该可以适应。  不过,凡事总会有些例外。我去年偶然认识一位从华为辞职加入IBM的女士,她却是加入IBM后十分不适应,用她的话说是来IBM后痛苦到了极点。她找我聊天,说起不适应IBM的话题,我还真有些意外。跟她深聊之后,想想自己也曾经有过这种不适应,只是没有她感觉那么强烈罢了,或者说我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就想通了。  我这位朋友最想不通是:在华为当客户时,我们见到的 IBM人个个像专家,专业得让人敬重仰视。当我们带着这般无比崇敬的心态来到IBM一看,原来IBM人还是稀松平常的居多。我这位朋友甚至觉得好多IBM 人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能干,在思想和实际操作方面甚至还不如自己。  这点我也有同感,毕竟我来IBM后和之前在华为时的角色很不同,而她继续做类似的工作,更能感觉到这种落差吧。可以说,我们在华为接触到的IBM人大都是IBM的精英。因为华为的挑剔,在IBM没有些本事的顾问不太敢去做华为的项目。即使有胆量去的,如果没料也会被华为“退货”,能在华为长期做项目的 IBM人应该说大都是挺能干的。可也有一部分IBM人是很稀松平常的,远没有我们在华为见到的顾问优秀,甚至如果我们能够自恋一些的话,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比很多IBM的同事强。  我们也会探讨,为什么处处向IBM学习的华为,其作为个体的员工却总感觉比IBM人有优势呢?我个人觉得这跟两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不无关系:华为是精英文化,通过不低于业内最高收入的薪酬政策吸引人才;IBM则用仅略高于业内平均工资的薪酬来招纳比较平凡的人才,但更加强调团队文化。对于个体的员工而言,在IBM这个大平台做事,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在很强大的体系和培训之下,因为分工很细,员工只需要熟悉和操作属于自己的工作。  从分工协作上看,IBM内部的管理体系相对刚性一些,作为员工,对自己岗位了解熟悉的第一要务就是清楚自己工作的边界,用句俗话就是知道自己的“格子”在哪儿。在自己的“格子”中,员工可以有相对比较大的自由度去施展和发挥。  而在华为,尤其是在前几年快速发展的时期,非常强调员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想多干或有能力干好的,可以几乎没有边界地去干。华为人最怕的是让自己闲着。记得我在华为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想清楚,就边干边想,吃坏了再治。  今天回想起当年,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是在做拿个煤球到河里去洗的无用功,也不能停在河边想清楚自己该干点啥,必须去认真地洗才舒服。因为在华为,强调的是在行为上和劳动态度上的积极。年轻的经理们考核下属,有不少人只看下属的加班和忙碌程度。而IBM的考核比较看中结果,更由于实行远程管理方式,经理和员工经常不在一个地点工作,无法观察员工平日的行为和态度是否积极。  然而,这两家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华为用比较高的人力成本,而IBM则用比较低的人力成本,都使自己成为挺伟大的公司,但从付出的代价来看,IBM在体系能力上和长久竞争力上,还是略胜一筹。  博主简介:IBM咨询顾问,曾任职于华为

时间: 2024-10-02 07:38:48

IT时代周刊:华为员工加盟IBM后的诧异的相关文章

华为员工加盟IBM后的诧异

从华为到IBM,和从IBM到华为的人,都有,只是虽然业内流行从咨询方跳槽到客户方.然而,从我周边的统计数字来看,两家公司合作十多年以来,还是从华为到IBM的人更多,而从IBM到华为的只有两三个. 以我自己在两家公司工作过的经历和经验,我个人认为,从IBM去华为肯定是需要些时间来磨合适应的:相反,如果从华为来IBM,应该说适应起来会相对容易些.至于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华为的文化比较强势,纪律严,在华为工作过,再去什么公司都该可以适应. 不过,凡事总会有些例外.我去年偶然认识一位从华为辞职加入IBM的

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IBM周伟焜华丽谢幕

人们称周伟焜为"IT教父",是业界的常青树,这个评价非常中肯.他在IBM中国首席执行官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余年:他把IBM的PC带到中国,从最初的每年2万台,到后来在他主导下,把整个PC卖给中国联想,他对中国信息产业的贡献让业界津津乐道.<IT时代周刊>总编 曹健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先生即将正式退休,临走之前的6月26日晚,他在北京索菲亚大酒店设宴,与20来位媒体好友话别. 这天,北京高温38摄氏度,炎热难当,气象台发布了黄色警示.然而,当我握住周先生手的时候,却感到

IT时代周刊:中国“IT第一记者”入狱记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刘韧因涉嫌敲诈勒索入狱已经很长时间了. 刘韧,他曾经被称为中国IT记者第一人;他在业界发起的聚会曾经盛况空前;他的著作曾经轰动一时,唤起无数年轻人的创业激情,也影响了中国一代IT精英的成长. 最初,他带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和旁人无法超越的勤奋,全身心投入他骨子里钟爱的事业;如今,他是一个为了金钱不惜将话语权滥用到极致的江湖"老大". 以前,"刘老大"一步步见证并记录了中国IT业的发展,今天,他的人生起伏也成了中国互联网界

曹健:IT时代周刊与IT行业共同发展的十年

2月5日下午消息,<IT时代>总编辑曹健近日接受新浪网专访表示,IT并未进入平稳期,而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应用的更广阔的空间.以下为访谈实录: 各位新浪 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乔旎:亲爱的新浪网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乔旎.在今天演播室请到的一位嘉宾是IT时代的总编辑曹健老师,曹老师您好. 曹健:您好. 主持人乔旎:曹总,今天来到聊天室,其实您作为也算是IT人士,也算是媒体人士,也是风风雨雨走过了10年历程.您觉得在这10年中,IT业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从您的感

华为终端携手IBM GBS推出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2012年2月27日,在201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终端正式宣布与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在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合作,为企业移动办公市场开发创新的"智慧企业云移动"解决方案(Smart Workspace@Mobile),以支持客户向智能移动办公的新时代转变. 随着全球智能终端市场的高速增长,移动宽带普遍覆盖,企业云应用的快速发展,移动安全机制的成熟,从PC到真正的移动办公变革的条件已经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更智慧的移动办公需求. 华为终端CEO万飚表示,"两家公司携手

IT时代周刊曹健:有良知的人都应谴责富士康

文/曹健 系<IT时代周刊>总编辑 郭台铭可以成为台湾首富,富士康可以成为全球代工航母与各地官员政绩的砝码.但面对不断上演的"跳楼事件",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平息自己愤怒的情绪,并呼吁全社会都来谴责这个为富不仁的财阀,因为他们的财富是建立在员工的血汗基础上的. 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有13个员工跳楼.割腕自杀,仅5月份就有6名员工因绝望相继从楼上跳下.震惊中国!震惊世界!想想那些把青春梦想寄托在富士康而死去的年轻人,想想他们的父母号啕大哭呼子不应的悲惨情景,富士康难道就没有内心

揭秘华为员工工资,你会极度羡慕恨嘛?

在华为开始创业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在国内已经诞生了400多家通信制造类企业,所以注定了这个行业必须是场死亡竞赛,而赢者一定只是死得最晚的那个.但是现在,华为活到了最后.为什么华为可以活到最后?确实这是一家"怪异"的企业.在若干年前,在华为第一次进入世界500强的时候,公司一位高管一大早就走进了会议室,那时候他说,我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了. 东方幽灵的"上甘岭" 在宣布那个消息以后,没有人有欣悦感,更没有人去倡议搞什么庆典. 在20

时代周刊:乔布斯科技史上最伟大的革新者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是人类科技史上最伟大的革新者 导读:苹果于周三晚间对外宣布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因胰腺癌去世.<时代周刊>发布了报道对乔布斯作为科技史上最伟大的革新者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以下为评论摘要: 史蒂夫·乔布斯于美国时间周三晚上逝世.乔布斯并不是一位专业的计算机研究人员.同时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硬件工程或者工业设计训练.然而苹果却能够在他的管理和领导下创造出了从电脑到MP3播放器到智能手机等领域里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尽管苹果并非第一个涉足这些领域的企业,

IT时代周刊:瑞星内讧始末调查

<IT时代周刊>记者/李玲玲(发自北京) 造假.勾结.诋毁.监视.藏匿--这些经常在影视剧里才有的情节在中关村常常会有现实版本上演.最近,上演这场"大戏"的主角是国内知名杀毒软件厂商瑞星的创始人王莘和刘旭. 故事的起源是几年前那场著名的"微点事件",这一案子本来已有初步结论,但直到一涉案官员被审查,事情真相才得以水落石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类离奇的故事在中关村并不鲜见:从联想柳倪之争到方正逼宫再到四通暗斗,因产权不清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