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信息的汹涌洪流之中。资讯更新的速度之快,手机和网络普及的区域之广,电视、网络、文学、科技等领域无一不在探讨人工智能和未来的种种可能,《未来简史》的热销……都反映出现代人对未来的好奇,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和不安。如今,我们似乎很难想象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社交网络的年代。本周的天下版,我们不妨将时光回溯到社交媒体入侵我们的生活之前,看一看那代人如何生存,如今他们又身在何处。如此反观当下:如今日益泛滥的社交媒体、频繁更新的朋友圈、真假难辨的新闻又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记忆和生活的。
曾经愤世嫉俗的“X世代”今何在?
在西方,最为人所熟知的两代人,莫过于“婴儿潮”和“千禧一代”。前者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批征战沙场的男人解甲归乡,触发了1946年至1964年间的“婴儿潮”;后者则是指父母想利用千禧年这一特殊年份,选择在这一年生宝宝。而所谓的“X世代”则是指在这两代中间出生的人。加拿大小说家道格拉斯·柯普兰(Douglas Coupland)于1991年出版的《X世代:速成文化的故事》(Generation X: Tales for an Accelerated Culture)一书将“X世代”定义为35岁至55岁之间的群体。
近日,蒂法妮·达克(Tiffanie Darke)的新书《如今我们四十岁:“X世代”究竟经历了什么?》(Now We Are 40: Whatever Happened to Generation X?)出版。她在书中写道:“如果说X世代抱持某种典型的观念,那就是享乐主义的懒惰,以及恶作剧一般,拒绝把任何事当回事。”在她看来,“婴儿潮一代”因享有终身工作和丰厚的退休金,时间和金钱都宽裕;“千禧一代”虽然经济上不如前者,但却享有科技的成果。而“X世代”横跨前电子时代和数字信息时代,迷茫、冷漠、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都曾是他们的标签。此外,X世代的人际交往和当下不同,他们“花费时间、付出努力才能参与到文化场景之中”,达克认为,“如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中的交流太过简单和混乱”,成为现代人焦虑的主要诱因之一。柯普兰则表示:“当初X世代批判社会、享乐、反对建制,如今上有老下有小,忙乱地生活,急着送自己进坟墓。”也是这个特殊的世代无法逃避的人生处境。
参考文章:
“Whatever Happened to Generation X”,《BBC》,3月21日,作者:Lindsay Baker
“A Generation Lost to Hedonism and Irony?”,《卫报》,2月16日,作者:Zoe Williams
社交媒体和朋友圈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近日,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可能会扭曲一个人的记忆。例如2010年起,很多网友称按他们的记忆,曼德拉上世纪80年代死于狱中;事实却是,曼德拉上世纪90年代出狱,后成为南非总统,直到2013年去世。哈佛大学致力于记忆研究的心理学家Daniel Schacter称:“记忆通过社交网络(如Facebook,Instagram)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群体间共享,这模糊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分界。而基于互联网的虚假信息的传播,则会以一种让人不安的方式扭曲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
所谓集体记忆,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共同建构的事物。目前,为了解为什么集体记忆容易扭曲,心理学家们正在研究集体记忆形成的过程。2015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Alin Coman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William Hirst称,沟通可以塑造记忆,并且记忆趋同发生在社会群体内部的可能性大于社会群体之间。集体记忆虽然可以被塑造,但却并非一成不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认知心理学家Norman Brown和哥伦比亚大学认知心理学家Connie Svob研究表明:“集体记忆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是因为少年或青年时期发生的事往往对一个人影响最大。这种现象被称作 记忆高峰 (reminiscence bump)。随着新一代人逐渐成长,他们青年时期发生的事会覆盖之前主导社会的事件,从而 更新 集体记忆。”期待未来更多集体记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社交网络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