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广州某电视节目录制的现场,教育专家提问“小朋友们,一般遇到问题,都问谁?”出乎大家的意料的是,众多孩子的答案并不是“问爸妈”,而是异口同声的回答“上百度”或者是“上网”。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孩子遇到问题,答疑解惑的首选对象竟然不是爸妈而是网络,这样的期望落差,难免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目前,网络在青少年中的普及面甚至广过成年人群体,以至于在生活中,沉迷、依赖网络,手机、电脑不离身,成为很多“零零后”群体的普遍习惯。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却陷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上互联网”的困境。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和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第三空间”。在网络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人们酣畅淋漓地享受着科技的便利。只不过,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和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必然导致网络“反客为主”,成为奴役“网虫”的主人,不断损伤和戕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精神世界发育。
一些“零零后”难以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时间分配和角色切换,生活场所与网络边界模糊不清,客观的“真我”和主观的“镜中我”主次不分,不是抱着手机玩就是坐在电脑前上网,这不仅会影响他们行为的自主性,也会影响到家庭关系和亲子互动。
在寒暑假,学生们拥有更多的支配时间;在老师、家长和个人“三不管”的夹缝地带,网络不断异化着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不问爸妈上百度”作为一种新现象、新问题,既考验着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水平,又测量着社会治理的智慧和能力。如何引导孩子们自主培养自控能力,如何让他们从屏幕回归现实,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面临的共同考题。
时间: 2024-10-30 22: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