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7月19日,CNNIC在北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手机上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台式电脑这一传统上网终端的使用率在逐步下滑,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冰说,当前,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对于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来说,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是更为廉价和便捷的方式。这些因素都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从而促成了普通手机用户向手机上网用户的转化。
刘冰说,早在4年前,中国上网用户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球每100个网民中,就有24个是中国人。
“比起数字的变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中国是在以农村人口为主、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的状况下取得这些成就的。”他说。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中40岁以上的人群比重逐渐上升,占17.7%;农村网民规模为1.46亿,比上年底增加1464万,占整体网民比例27.1%。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中国网络购物等电子商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它将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习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受益。”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说。
《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2.1亿,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增速分别达到14.8%和12.3%。有4440万用户使用手机在线支付,较2011年底增长约1400万人。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高素梅说,将通过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云计算服务商业化发展、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全面推进互联网应用创新。预计,随着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普及深化,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8万亿元。
同时,随着互联网与社会生活更加深入的结合,网络应用将在具体的社区、街道、城镇实现,网络经济将向着更加实体化的方向发展。
CNNIC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拥有IPv6地址数量比上年底增长33%,在全球的排名由2011年6月的第15位上升至目前的第3位,仅次于巴西和美国。
高素梅表示,工信部将大力推进互联网在工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金融、商贸、物流等服务领域网络化经营,延伸产业链。同时,加快网络接入的宽带化建设,着力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减少网络安全隐患,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互联网用户权益保护机制。
CNNIC于1997年11月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今年正值CNNIC成立15周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30次统计报告描绘了中国互联网络的宏观发展状况,记录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