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三高”发行,在市场热情高涨的时候就被不断诟病,到了行情低迷的时候,就成了市场难以承受之重,最近不断破发的新股,就是最好的例证。IPO重新开闸以来,发行制度历经两次改革,为何“三高”现象始终难以根治?其中的奥妙,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二字现在的新股发行犹如一架造富机器,上市公司、券商等中介机构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圈钱越多越好。
拟上市公司:上市一次吃五年
对计划上市的公司而言,IPO融资当然是多多益善。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及当前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缺钱成了不少企业最大的心病,而相比高成本的银行贷款,IPO当然是最好的“圈钱”渠道。于是不少公司不惜粉饰业绩、打通关节、制造概念,千方百计地沾上“高成长”的光环,再加上利益相关方的吹捧,原本几千万元的募资计划居然能获得上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到手,靠银行利息也可以养活上百员工,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呢?如海普瑞原募股计划所需资金为8.6亿元,但却募集了近60亿元,超募近7倍,直到2010年底,募股项目投入也就9.7亿元,还有近50亿元在银行里躺着。难怪有人说,如今的新股发行“上市一次吃五年”。可即便如此,海普瑞上市后业绩依然变脸,当初的诸多概念如今看来就是圈钱的手段而已。
不过,业绩变脸、股价“破发”,这个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而言并不那么重要,本来每股一二元的成本投入,上市都卖到了几十元一股,再“破发”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再变脸也有用不完的超额募集资金,买单的反正都是投资者。
承销中介:大河有水小河满
有这样一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2009年7月新股开闸以来累计发行上市了560家新股,这些公司的融资费用高达348亿元,占募资的4.3%;2009年以来的三年,该比例分别在3.4%、4.3%和5.7%,不断呈现上升趋势。瓜分这块蛋糕的就是参与承销的券商、会计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他们的收入与募集资金额直接挂钩,新股IPO价格越高,承销中介的收入就会越高,这样的机制下,中介又怎会不卖力吆喝?
可以说,券商是承销中介中拿得最多的,但深谙新股发行魔法的他们并不满足于分点承销费。在获得直投牌照之后,不少券商设立直投公司开始进行“风投”,多家券商直投公司现身创业板公司股东名单中,这些券商直投公司多是在公司上市前一两年突击入股,持股成本相对较低,只要这些公司高价上市,券商就会一本万利。如中信证券旗下的金石投资近期大举抛售昊华能源,套现7亿多元,3年多时间就赚了7倍多。
遗憾的是,丰厚的利益并没有唤起券商的责任心,保荐人“承而不保”的现象相当普遍。此前平安证券的明星保荐人林辉就因胜景山河造假而成为反面典型,其保荐的5个IPO项目中,有两个3年卖“壳”,一个涉嫌造假,平安证券也因此被推到封口浪尖。而管理层的监督机制不给力,也纵容了券商的失职。
询价机构:有利益哪管价格高
按理说,询价机构最贴近市场,对新股价格应该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市场火爆的时候,新股‘一股难求’,对询价机构而言,如果报价太低,往往可能失去申购的资格,这就促使他们不断抬高报价。”有投行人士如此表示。而市场低迷的时候,暗箱操作就开始出现,“很多询价机构也会质疑价格高,但承销商会与各类机构进行‘充分沟通’,有的公司还会许诺上市后高比例送转,业绩增长保底等,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从这个层面上看,承销券商和询价机构也算是站在一条船上的战友。”
不过,这些询价机构大概也没料到市场的脸变得如此之快,现在的大面积“破发”,已经使不少询价机构自食恶果。
正是产业链上的这些利益环节,吹出了新股市场巨大的泡沫,如今美梦变成了噩梦,泡沫开始破碎,新股,已经到了梦醒时分。
IPO二次改革难言成功
申银万国 林瑾
2010年11月中旬,我国新股发行进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重点之一是进一步完善询价过程中的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网下发行改“配售”为“摇号”,管理层希望通过提高单个网下机构获配数量,促进询价对象认真定价,改变“三高”现象。遗憾的是,至少目前来看,这次改革成效并不显著。
“三高”现象不降反升。截至4月底,二次改革已历时近半年,共计发行约160家新股,月均发行29家,融资331亿元,发行节奏和融资规模并未见明显加快,但是,发行市盈率却是不降反升,改革之前10个月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按发行后股本摊薄计,下同)约56.8倍,改革之后的半年间平均发行市盈率提升至65.3倍,加权平均发行价也由每股18.7元提高至26.3元,这或多或少也反映了当前新股定价机制仍存在问题。
发行价多数服从少数。目前可参与网下申购的询价对象约277家,二次改革之前十个月平均约有83家参与,但改革之后的半年,平均参与家数下降至59家,配售对象也由之前的平均177个下滑至平均105个。其实,询价机构数量的减少并不利于新股的合理定价,而且,最终所确定的发行价获得询价配售对象认可的比例大多不足半数,有个别新股甚至仅有不到20%的配售对象认可,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小盘新股的网下发行量占比仅有20%,造成由多数投资者来为少数询价机构不合理报价最终买单的结果。
新股市场吸引力锐减。目前同一交易日发行上市的新股中,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新股出现破发已不再是个案,首日上市破发率由改革前的约8.9%上升至27.6%(以收盘价计),且破发面随着上市时间推移进一步扩大。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溢价幅度也由之前的40.95%大幅缩水至19.28%。打新资金也随之步步走低,网上累计阶段性冻结资金量已由之前的万亿元,下降至目前的2000亿元附近,个别新股的冻结资金更是低至不足200亿元。与此相应的,网上中签率则由改革前的平均0.9%上升至1.53%,今年4月份的平均中签率达2.68%。
上述新股发行态势的延续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IPO,甚至可能导致个别新股的发行失败。市场在期待新股发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
贺宛男:新股市盈率计算方法应改革
“三高”之所以如此盛行,此后这些股票变脸又如此之快,与目前新股发行市盈率指标设计不科学有一定关系。现在的计算方法是,以新股发行前一年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的总股本,即“摊薄每股收益”作为市盈率计算基数,这直接导致了“三高”的产生。主管部门应该把市盈率计算的盈利基数改为发行前三年的平均值。采用发行前一年数据,利润操纵就变得容易得多,而如果采用三年平均值,调节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就拿148元发行的海普瑞来说,按2009年盈利,也是增长最快的那一年数据计算,每股收益为2.02元,摊薄市盈率为73.27倍,似乎也不算特别高,但如果按发行前三年平均值,每股仅为0.87元,如果还是按73倍发行,发行价就降为63.5元,虽然仍不低,但至少能挤出一半泡沫。
[专家看法]
陆水旗:新股正面临去“三高”洗礼
如今的新股破发潮可谓历年罕见,究其原因,有发行价“三高”、新股发行节奏过快、市场预期出现逆转等原因,综合来说就是市场流动性收缩的原因:不断收缩的市场流动性已经支持不了新股IPO的“三高”。
与此同时,从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业绩报表来看,此前以成长性良好立足的新股都没有交出一份靓丽的报表,盈利表现离市场预期较远,因此近期新股“破发”在所难免。只要目前新股的“三高”问题得不到根治,新股“破发”就在所难免,打新者一定要谨慎行事。
不过,新股“三高”的破灭对股市发展是好事,但在“三高”破灭过程中,对行情的确有调整压力。在政策紧缩压力下,后期市场流动性还将继续收缩,但“扩大直接融资”的大纲不会改变,新股很可能还会密集发行,如此,必然会倒逼新股发行价与上市价格不断降低,在比价效应下又会进一步压迫原先“三高”次新股不断调整。只要市场流动性仍处于紧缩周期内,创业板与中小板行情仍有下跌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