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NLa“.NET研究”yerApp案例理论与实践 - 多层架构与应用系统设计原则

  在对NLayerApp实际项目进行讨论之前,让我们首先学习一下(或者应该说重温一下)分层/多层架构与应用系统设计原则。很多朋友会认为这些都是老掉牙的内容,只要是软件从业人员,都会对这些内容非常熟悉。然而,果真如此吗?我在这里整理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是为介绍NLayerApp打下基础,而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借此机会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做个归纳,也希望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阅读,毕竟温故知新嘛。

  需要说明的是,从本章节开始,大多数理论性的东西都源自Microsoft Spain团队针对NLayerApp所编写的《Architecture Guide Book》,事实上这本Guideline的英文版至今也还没有完成,我会从中抽出部分章节做些翻译和归纳,有兴趣的朋友请直接上microsoftnalyerapp.codeplex.com站点上下载英文版阅读。

  Layers与Tiers

  对Layers与Tiers这两个单词进行区分是非常重要的。从中文翻译看,两者都是层的意思,因此我们往往会将这两个概念弄混。Layer一词更多的是表示对系统组件或功能的逻辑区分,它并没有包含将组件分布到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服务器上的意思。而Tier则是表示系统组件和功能在服务器、网络环境以及远程位置的物理部署。尽管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者非常相近的一些术语,比如展示、服务、业务和数据等,但我们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下面这幅图表明了多层(N-Layer)逻辑架构与三层(3-Tier)物理结构之间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应用程序而言,采用多层(N-Layer)逻辑架构的实现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这会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并在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及维护等各个环节为应用系统带来高可用性、高延展性等正面效应。然而,并非所有的应用程序必须以三层(3-Tier)/多层(N-Tier)物理结构进行部署,我们可以将多个逻辑层部署在同一台机器上,也可以根据需求,将这些逻辑层部署在网络中的不同机器上。

  逻辑分层(Layer)的设计

  在讨论DDD的分层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传统的分层方式。就像上文所述,我们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将组件/功能模块合理地划分到逻辑层中。同一层中的组件,应该是高内聚的,并具有相同的抽象层次。层与层之间应该低耦合。对于以分层设计的应用程序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关系。考察传统的多层架构应用,处于某层的组件,只能对同层或下层的其它组件进行访问,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关系。通常会有两种分层设计:严格分层与灵活分层

  1. 严格分层迫使组件只能访问同层的其它组件,或者只能访问直接下层的其它组件,于是,第N层的组件只能访问第N或N-1层的组件,而第N-1层的组件只能访问第N-1或N-2层的组件,以此类推
  2. 灵活上海徐汇企业网站制作分层允许组件访问同层的其它组件,以及所有下层的其它组件,于是,第N层的组件可以访问第N或N-1、N-2…层的组件

  使用灵活分层的架构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因为这样的结构无需引入过多的请求/反馈的传递操作,因为一个层可以直接访问位于其下的任何层;而严格分层却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耦合性,对低层的修改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广泛的影响。根据Eric Evans在其《领域驱动设计-软件核心复杂性应对之道》一书中的描述,DDD的分层选用的是灵活分层模式。

  让我们再把讨论的粒度细化,来看看层中的组件与组件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在很多复杂的应用中,位于同一层的组件与组件虽然具有相同的抽象层次,它们也不一定是高内聚的。因此,我们可以引入模块(Module)的概念,将同一层中高内聚的组件放在同一个模块中,于是,每个层又会由一个或多个高内聚的子系统(模块)所组成,如下UML组件图所示:

  使用分层架构,有如下几点好处:

  • 提高系统的可测试性
  • 对解决方案的维护和管理变得更加简单。层内高内聚、层间低耦合的结构,使得系统实现与分层组织方式变得非常灵活方便
  • 其它外部应用程序能够非常方便地使用不同的层所提供的特定功能
  • 当系统以层的方式进行组织时,分布式开发也变得非常简单易行
  • 在某些情况下,分层系统的物理部署方式能够给系统带来延展性,当然,应该有效地评估具体的实践方式,因为这种做法有可能损伤系统性能

  应用系统基本设计原则 - SOLID

  应用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这能帮助你有效地创建一个低成本、高可用、高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SOLID设计原则,SOLID由如下几点构成:

  •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单一职责原则)
  • Open Close Principle(开-闭原则)
  •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里氏替换原则)
  •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接口分离原则)
  • 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依赖反转原则)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几个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类应该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职责,或者说每个类只能有一个主要功能,由此派生出一个结论:每个类应该尽可能少地依赖于其它类
  • 开-闭原则:每个类,应该对扩展进行开放,而对修改进行封闭,也就是支持扩展,而不是支持修改:类中的方法可以通过继承关系进行扩展,而不会改变类本身的代码
  • 里氏替换原则:子类可以被基类型(基类或者上海徐汇企业网站设计与制作海网站建设接口)替换。应用程序依赖抽象运行,其行为不会因为具体实现的改变而更改,应用程序应该依赖于抽象(基类或者接口),而不是具体实现。接下来将要讨论到的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就与这条原则有关
  • 接口分离原则:接口的职责也应该是单一的,接口中应该包含哪些方法,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如果其中某些方法的职责与接口的本身定义不相符合,则应该将其分离到其它接口中。类需要根据其调用者所需要的不同接口类型,来暴露不同的接口
  • 依赖反转原则:抽象不能依赖于具体,而具体则应该依赖于抽象。类之间的直接依赖应该用抽象来取代,这样做的一个优点是,我们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设计方式:在下层的具体实现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在抽象层面将接口确定,就能够完成上层的设计与开发,这同样给可测试性带来便捷

  除了以上所述的SOLID原则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关键的设计原则可供参考:

  • 组件设计应该是高内聚的: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点了上海闵行企业网站制作,就不多说了。例如:不要将数据访问逻辑写进领域模型的业务逻辑中,这与上述单一职责原则是密切相关的
  • 上海企业网站设计与制作Cross-Cutting的代码从特定于应用程序的逻辑中分离开来:Cross-Cutting的代码是一些面向横面的代码,比如安全、操作管理、日志以及测量/计量系统等。将这些代码与应用系统业务逻辑混在一起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给将来的扩展和维护造成很大的麻烦。这与面向方面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AOP)有关
  • 关注点分离(Separation of Concerns,SoC):将应用系统分成多个子部分(子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功能尽量不要重复,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交互点,以实现高内聚和低耦合
  • Don’t Repeat Yourself(DRY):一个特定的功能只能在某个特定的组件中实现一次,同样的功能不要在多个组件中重复多次
  • 避免YAGNI(You Ain’t Gonna Need It)效应:只考虑和设计必须的功能,避免过度设计

  好了,本讲就介绍到这里,估计对大多数接触过架构的软件朋友来说,本讲的部分内容都是废话。下一讲开始,我会花部分笔墨在DDD/DDDD的分层介绍上,虽然有可能还是废话,但这对我们理解NLayerApp的解决方案组织结构会有相当的帮助。

时间: 2024-09-13 04:19:52

Microsoft NLa“.NET研究”yerApp案例理论与实践 - 多层架构与应用系统设计原则的相关文章

一起谈.NET技术,Microsoft NLayerApp案例理论与实践 - 多层架构与应用系统设计原则

在对NLayerApp实际项目进行讨论之前,让我们首先学习一下(或者应该说重温一下)分层/多层架构与应用系统设计原则.很多朋友会认为这些都是老掉牙的内容,只要是软件从业人员,都会对这些内容非常熟悉.然而,果真如此吗?我在这里整理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是为介绍NLayerApp打下基础,而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借此机会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做个归纳,也希望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阅读,毕竟温故知新嘛. 需要说明的是,从本章节开始,大多数理论性的东西都源自Microsoft Spain团队针对NLayerApp所编写的

Microsoft NLayerApp“.NET研究”案例理论与实践 - 项目简介与环境搭建

项目简介 Microsoft – Spain团队有一个很不错的面向领域多层分布式项目案例:Microsoft – Domain Oriented N-Layered .NET 4.0 App Sample(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使用NLayerApp作为该项目的名称进行介绍),在codeplex上的地址是:http://microsoftnlayerapp.codeplex.com/. 它是学习领域驱动设计(DDD)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案例项目.该项目采用的是经典的DDD架构,而不是CQRS架构,但我觉

Microsoft NLayerApp案例理论与实践 - 项目简“.NET研究”介与环境搭建

项目简介 Microsoft – Spain团队有一个很不错的面向领域多层分布式项目案例:Microsoft – Domain Oriented N-Layered .NET 4.0 App Sample(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使用NLayerApp作为该项目的名称进行介绍),在codeplex上的地址是:http://microsoftnlayerapp.codeplex.com/. 它是学习领域驱动设计(DDD)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案例项目.该项目采用的是经典的DDD架构,而不是CQRS架构,但我觉

一起谈.NET技术,Microsoft NLayerApp案例理论与实践 - 项目简介与环境搭建

项目简介 Microsoft – Spain团队有一个很不错的面向领域多层分布式项目案例:Microsoft – Domain Oriented N-Layered .NET 4.0 App Sample(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使用NLayerApp作为该项目的名称进行介绍),在codeplex上的地址是:http://microsoftnlayerapp.codeplex.com/. 它是学习领域驱动设计(DDD)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案例项目.该项目采用的是经典的DDD架构,而不是CQRS架构,但我觉

南京大学金融系在读研究生,研究双边市场理论

南京大学金融系在读研究生,研究双边市场理论.她在文中归纳了社交支付的主要形式.发展原因,并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在她看来,虚拟社交与在线支付的融合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主体地位不同,有两种表现形式:以社交平台为主导,比如国内的微信.微博,国外的Twitter.Facebook等:以支付平台为主导,比如国内的支付宝钱包,国外的Venmo.Chirify.Dwolla等. 一.虚拟社交与在线支付融合的表现形式 社交与支付的融合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趋势,二者的融合,根据主体地位的不

【田渊栋年度总结】FAIR强化学习研究进展,理论研究竞争也相当激烈

今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两个:一是强化学习及其在游戏上的应用,二是深度学习理论分析的探索. 今年理论方向我们做了一些文章,主要内容是分析浅层网络梯度下降非凸优化的收敛性质.首先是上半年我自己 ICML 的这篇[1],分析了带一层隐层的网络,且输入为高斯分布时的收敛性情况.这篇文章,尤其是去年在 ICLR 17 workshop 上发表的不完全版,可以算是此方向的头一篇,给分析神经网络的非凸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之后 CMU 的杜少雷过来实习,又出了两篇拓展性的文章.两篇都在浅层卷积网络上做了分析,一篇

[置顶]群蚁算法理论与实践全攻略——旅行商等路径优化问题的新方法【附C#群蚁算法完整项目代码】

若干年前读研的时候,学院有一个教授,专门做群蚁算法的,很厉害,偶尔了解了一点点.感觉也是生物智能的一个体现,和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当时没有实际需求学习,所以没去研究.最近有一个这样的任务,所以就好好把基础研究了一下,驱动式学习,目标明确,所以还是比较快去接受和理解,然后写代码实现就好了.今天就带领大家走近TSP问题以及群蚁算法.  机器学习目录:[目录]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相关算法文章总目录 本文原文地址:群蚁算法理论与实践全攻略--旅行商等路径优化问题的新方法  1.关于旅行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民:工业大数据理论与实践

5月5日,"2017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钱塘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峰会以"数据驱动创新 融合引领变革"为主题,围绕工业大数据展开分享与交流.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民,以"工业大数据理论与实践"为题探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在两三年前,当时讲到工业大数据的话,很多人会有挑战.工业里有大数据吗?工业的大数据在哪儿?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研讨,大家对工业大数据非常支持认可并且在应用.我就简单汇报一下自己对工业大

Java理论与实践: 垃圾收集简史

Java 语言可能是使用最广泛的依赖于垃圾收集的编程语言,但是它并不是第 一个.垃圾收集已经成为了包括 Lisp.Smalltalk.Eiffel.Haskell.ML. Scheme和 Modula-3 在内的许多编程语言的一个集成部分,并且从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就开始使用了.在 Java 理论与实践的本篇文章中,Brian Goetz 描述 了垃圾收集最常用的技术. 垃圾收集的好处是无可争辩的 ―― 可靠性提高.使内存管理与类接口设计 分离,并使开发者减少了跟踪内存管理错误的时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