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过后的第一分钟,1000万用户“涌入”天猫、淘宝网购平台;14小时内,成交额突破100亿元11日“光棍节”零点开启的网购狂欢节,再度刷新中国电商行业纪录。
通宵忙碌的不仅仅是蜂拥而至的消费者。11日凌晨,就职于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吴丽莹和同事们留在写字楼里加班,为的是保证人们在抢购打折商品付款时能有稳定的网上交易系统。零点过后的第一分钟、第一小时,每当一波成交高峰来临,沟通解决问题甚至得靠小跑步。
“可以说是有些手忙脚乱。”吴丽莹说,这样的交易规模大大超出了日常交易量,对系统承受能力是巨大考验。
实际状况的确如此。血拼刚一开始,一些银行的付款通道就被蜂拥而至的消费者“挤爆”。尽管支付宝从8月初就开始组建专门的项目组,提前和各大银行沟通并进行系统扩容、压力测试,但11日凌晨,中国建设银行的网银系统还是由于压力过大而出现服务器宕机,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都因为使用人数过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系统繁忙。
截至11日14时,“光棍节”电商促销,记者从阿里巴巴获悉,仅天猫和淘宝平台交易额就突破100亿元,超过2011年美国在线销售市场单日最高销售额。
“网购平台挖掘出的巨大消费能力,其中一部分只是从传统零售渠道转移而来的存量。但正是通过电商这个渠道,互联网促进了需求和供给的匹配。”中国社科院副教授黄浩说。
此外,虽然快递企业与电商已经做了不少前期准备,但在去年“光棍节”单日产生快递量超过2000万件的基础上,销售额成倍增长,快递是否会再度“爆仓”,一些消费者仍表示担忧。
业内人士表示,进一步拉动内需,需要电商相关的网上支付、快递物流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共同加强应对能力,保证用户体验,并通过监管和自律,提升电商诚信度。
电商平台激战11.11
虽然天猫(当时的淘宝商城)率先在2009年开始举办“双十一”活动,但到今年,11月11日前后已经成为了各家电商争取用户的最疯狂时间。
和天猫不同的是,其他电商更多是在“双十一”前后搞活动,将11月11日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或者活动的收官之战。
对大平台来说,京东早在10月初就开始了沙漠风暴活动,活动的最高潮就定在11月11日前后,尤其是在10日开始大幅提高折扣;易讯也是在10月份就开始促销,并且促销力度逐步加大,也把11月11日左右定为最核心的阶段;苏宁易购的重点打11月11日前后几天,并且希望联合线上线下做到50亿的销售额。
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昨天凌晨在微博上表示,苏宁易购9日到10日两天整体销售同比增长超过了预期的20倍,订单总量近150万单。
平台之所以重视11.11是因为天猫已经把这一天定为了全年最大的活动,这对电商行业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其他平台放弃这一天,那么对平台上的商家来说,他们就失去了一个促销的机会。
但是目前看来,各大平台对11.11的竞争已经很不健康。在此之前,天猫被爆出要求商家二选一,只能参加天猫的活动或者京东的活动;而京东也被爆出强迫商家参加活动,封锁商家后台的情况。
商家对11.11各怀异心
面对平台二选一的要求,商家是最大的受害者。11.11这种平台商的恶性竞争,也阻碍了品牌商的多渠道发展。
平台商利用11.11进行宣传,通过各种优惠、折扣吸引用户,但这背后真正让利的是平台上的商家。
对于商家来说,打折永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打折能吸引用户,获得新用户或者增加老用户的重复购买;另一方面,打折会导致利润降低,同时还可能影响品牌形象。
但是就好像天猫已经打出了11.11活动的声势,其他电商平台如果不跟,那么很可能在这段时间被消费者忽视,天猫的商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不参加活动,那就有可能失去当天的大部分流量,给竞争对手赶超的机会。
所以有商家称天猫11.11其实是对商家“温柔的绑架”。
而不同商家,对11.11促销的看法也不同。对于传统品牌来说,很多商家都把这一天定位成了清理线下库存的良机;但是对于生长于天猫的品牌来说,为了能保证在这一天的销量,可能需要更多的备货,很容易造成库存压力。
尽管被11.11绑架,但一些生长于天猫的商家还是希望每年能有一次大活动。有商家表示,他们也没有想过通过这一天赚多少钱,他们的目的是获得新用户以及向自己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给合作伙伴以信心。
中国单身男女达1.8亿没房成“脱光族”绊脚石
“时间过得真快,又一个光棍节,而我还是没能够脱光……”11月11日“光棍节”的前一天,太原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戴军将自己的QQ签名进行了更新。
11月11日,因为4个阿拉伯数字“1”凑在一起,被中国年轻人戏称为“光棍节”。
“周围不少同学已经结婚了,过光棍节其实挺尴尬的。”28岁的戴军说,今年“光棍节”恰逢周末,与其尴尬过节还不如积极应对,今年,他报名参加了当地一家婚介机构举办的“光棍节”相亲活动。
“结婚至少应该有套房子吧,相亲不像是校园恋情,而这种通过介绍方式最先了解到的肯定是对方的工作、学历、包括经济条件。”就职于太原市园林部门的侯女士说,自己就是通过相亲找到了另一半。
用侯女士的话说,“物质条件是婚姻的基础”。
“相亲次数不少,但是对方总会提及工作、房子、还有收入。”戴军的家乡地处山西北部的一个县城,如今大学毕业后工作5年,除了日常生活费用,自己积攒的收入还不足以在太原市购买一套住房。戴军说,没有房子没有汽车,这似乎成为自己相亲不成功的重要因素。
戴军并不是个例。有媒体称中国式相亲如同商业交易。
2012年初,由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与百合网联合发布《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九成女性选择对方“有稳定收入”为结婚的必要条件,而近七成女性选择“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
这项调查显示,近80%的受访单身女性认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配谈恋爱”。其中,有27.1%的人甚至认为,男性月收入10000元以上才适合谈恋爱。
没有房子不结婚,在中国,持这样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有房产不见得就有幸福婚姻,没房产不见得婚姻不幸福。
在太原迎泽公园相亲角,每逢周末都有数百位家长互通信息,替孩子寻找心仪的对象。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位女孩的父亲说,家长都会考虑对方的文化程度、性格脾气,当然对方工作是否稳定、收入情况、有没有住房等硬条件也必不可少,完美的婚姻需要“软硬件”都具备。
山西大学副教授耿晔强说,相亲不应该夹杂着功利和实用。“现在不少单身适婚女性将经济地位置于首要位置反映了婚恋观的变迁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所表现流俗价值观。但两人的婚姻绝不能将物质条件放在首位,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还是把致富的任务交给投资市场,还爱情一份本源的纯真吧。”一位网友这样呼吁。还有网友表示,婚姻是一场投资没错,但本应是投入爱来获取幸福的人生,而不是投入青春换取物质保障。
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多达1.8亿。对此,“世纪佳缘”相亲网站创始人龚海燕认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不少年轻人从农村或中小城镇来到大都市,生存压力大,, 很多人把精力用到了奋斗打拼上,进而推迟了婚恋年龄。
有婚恋专家表示,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不健康的物质至上婚恋观,个别人公开宣扬“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这是必须摒弃的。
《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57%的受访女性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个数字比2010年的71%有所下降。
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社工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总干事田范江说:“这说明虽然收入、住房仍是女性择偶的主要条件,但婚姻的经济性功能有所降低,中国人结婚趋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