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世界建筑日。建筑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条件,建筑为人类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场所和良好生活休息环境。建筑物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创造适宜的室内气候以及建筑气候效应相协调是设计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建筑的规划、布局、结构、设备、供水、排水等都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处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中对建筑物影响最大的是降水、温度、光照、风等。
影响建筑物的主要气候要素
1.降水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我国云南傣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的竹楼,颇具特色。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竹楼多采用歇山式屋顶,坡度陡,达45~50°;下部架空以利通风隔潮,室内设有火塘以驱风湿。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既利于行人避雨,又能遮阳。湘、桂、黔交界地区侗族的风雨桥、廊桥也是如此。
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
2.气温
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较薄,房间也较大,反之则墙壁较厚,房间较小。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建成半地穴式,我国东北古代肃慎人就住这种房子,赫哲族人一直到解放前还住着地窨子。一些气温高的地方,也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地窨子,如我国高温冠军吐鲁番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间半地下室,是用来暑季纳凉。我国陕北窑洞兼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夏天由于窑洞深埋地下,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洞外如果38℃,洞里则只有25℃,晚上还要盖棉被才能睡觉;冬天却又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盈满室内。
3.光照
室内光照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发育,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吐鲁番地区的房屋窗户很小,既可以避免灼热的阳光,又可以防止风沙侵袭。傣族民居出檐深远,一个目的是为了避雨,正所谓“吐水疾而溜远”,另一个目的是遮阳。气温低的地方,窗户一般较大,以充分接收太阳辐射,但窗户往往是双层的,以避免寒气侵袭,如我国东北地区。宁夏的“房屋一面盖”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光照也是影响房屋朝向的因素之一。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房屋多座北朝南,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则多座南朝北,赤道地区房屋朝向比较杂乱,这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关。
4.风
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有些地方还将防风作为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地区。我国冬季屡屡有寒潮侵袭多西北风,避风就是为了避寒,因此朝北的一面墙往往不开窗户,院落布局非常紧凑,门也开在东南角,如北京四合院。
风还会影响房屋朝向和街道走向。在山区和海滨地区,房屋多面向海风和山谷风。我国云南大理有句歌谣:“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大理位于苍山洱海之间,夏季吹西南风,冬春季节吹西风即下关风,下关风风速大,平均为4.2米/秒,最大可达10级,因此这里的房屋坐西朝东,成为我国民居建筑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在一些炎热潮湿的地方,通风降温成为房屋居住的主要问题,现代住宅建筑比较讲究营造“穿堂风”,用来通风避暑。
冬暖夏凉的窑洞
我国南北建筑各有侧重
南方建筑主要考虑通风、遮阳、隔热、降温等功能;
北方建筑物主要考虑采暖、防寒、保温等功能;
西北地区建筑物处于主导风向方位的外墙,一般不开窗或少开窗。
我国气候特征明显的代表性建筑
1.窑洞
窑洞由于其易建、安全、蔽风、遮雨,而且冬暖夏凉,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大农村居民最主要的居住形式。窑洞之所以有冬暖夏凉的功用,主要是因为土壤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随着入地深度的增加,温度的昼夜和季节变化的幅度便剧减,而且最冷和最热月出现的时间同时后延。
我国的黄土窑洞多数是临山、依沟、沿河而建的崖窑。还有另一种颇为有趣的下沉式窑洞,它们多数是在黄土塬地面先向下挖,挖成方形地坑(天井),再向四壁开挖的窑洞院落。因为黄土高原雨量本不太多,土壤比较干燥。下沉式窑洞的顶部和入口处一般都造得稍高,以避外水。
2.竹楼
华南和西南地区,民居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长夏中的通风散热。傣族竹楼就是一个典型。《云南志略》中说,傣族地区“风土下湿上热,因起竹楼”。意思是这里地面十分潮湿,地面上热气蒸腾,为了避免湿热,所以才建竹楼。
竹楼除了房顶用草之外,主要都是用竹木建造的(最近有全木和砖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我曾去过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郊的傣族竹楼。那里的墙壁和地板都用长竹劈成的竹条编成,白天,点点线线阳光入室,夜间通过缝隙可见星星,人走在地板上弹性很强。更重要的是,空气通过缝隙流动,这就解决了热带房屋的主要问题,即通风散热和干爽问题。
3.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屋桥。意思是除了过河作用以外,人们还可以在这里躲避风雨,歇脚纳凉,迎送亲友。风雨桥多见于我国南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330座),尤以贵州、湖南和广西等地的侗寨最多见。风雨桥本身很适应当地气候。一是南方常有暴雨洪水,桥身自重如果太轻,很容易被洪水冲垮甚至冲走;二是风雨桥是木质桥,在不断风雨干湿之中,极易潮湿腐烂,而风雨桥有屋顶遮雨,保持桥身桥面干燥,这就非常有利于对它的保护。
4.口袋房
口袋房是我国东北满族最常见的传统民居,适应我国最严寒的气候。一般并列三间,但只有中间(堂屋)向外开门,与室外相通。两侧为卧室。为了提高取暖效果,房屋一般比较矮小密闭,过去甚至还有室内地面低于室外,以利用地温保暖。居家主要用堂屋中两侧的火灶取暖,火灶的灶膛与堂屋两侧的火墙及两侧卧室中的火炕相连。平时做饭、烧水、熬猪食,同时也就是在烧火墙和烧炕取暖。为减少门窗的热量损失,门窗都做成双层的。房子的外墙用横排粗方木,外糊泥土,隔热性能良好。屋顶则主要靠约40公分厚(压实后)的木屑保暖。
5.蒙古包和牦牛帐篷
我国东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西北干旱地区,地面上只能生长草类,当地人多以游牧为生。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发展起了易于拆装和搬运的帐篷式民居。蒙古包是一个锥圆形的毡房,比较高大,上部呈圆锥形,下部呈圆柱形。这种形状可以大大减小冬春季大风的压力,使蒙古包较为稳定。圆锥形顶冬季可以减少顶上的积雪,夏季可加速雨水下流的速度。在夏季中尚有较大降水的地区,蒙古包周围还要挖一道小沟,以避外水进入。包顶有可开合的圆孔,以排包内取暖和做饭的烟气。
到了冬冷夏凉的青藏高原上,藏族牧民居住的幕帐叫“牦牛帐篷”。帐篷用黑色牦牛毛毡缝成。牦牛帐篷装拆更加简单,内部只用一根横梁,由两根立柱支撑。只要把帐篷布铺开,四角的牦牛绳系上地面木桩,穿入横梁,支起立柱,一个高可及颈的牦牛帐篷就建成了。冬季中帐篷周围常用草皮或冻牛粪垒成矮垣,以避寒风。
世界建筑日由来
世界建筑日:“世界建筑日”确定为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1996年前是7月1日),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63届理事会。为了促进建筑事业的共同进步和感谢那些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空间的人们,此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日”。
(新气象网综合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