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之:智慧小镇,不是智慧城市的“缩影”

9月22-24日,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城市发展联盟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沈阳国家展览中心圆满举行。作为《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评估报告》(智博会首发)的合作方之一,国脉集团董事长杨冰之应邀出席“智慧小镇发展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以下内容通过现场记录进行整理: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让我有这个机会来这里与大家交流、分享我个人对“智慧小镇”的一些看法。

一、智慧城市另解

1.新型智慧城市与过去智慧城市的差异

“新型智慧城市”和过去几年的“智慧城市”有什么差异?我觉得在于“以人为本”。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应该是“心”,是贴心和安心的智慧城市,是能激发智慧、和谐发展、更高阶高质量的智慧城市。城市是“人”的城市,市民是城市真正的主人,留住人、吸引年轻人,发挥人的智慧、造福人,培育城市和信息化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市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任务。沈阳要发展,关键要看能不能留住年轻人。

新型智慧城市也是一个多目标、多方向、多重点的聚焦,过去搞智慧城市有不同的想法和路径,新型智慧城市要统一聚焦,着重解决不适合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城市病”。很抱歉刚才我来晚了,晚的原因一方面有我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的确是没想到会遇到堵车(城市病的一种)。所以,智慧城市要彰显“人”的智慧,把大家的智慧,尤其是年轻人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

2.智慧城市是巨系统工程

智慧城市要为营造更好更美的环境而努力。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引进的过程,是一个城市CPS(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等建设的过程,是技术产业和应用不断渗透升级的过程,是使环境、产业、管理、服务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不断博弈的过程,“零和博弈”是双输,我希望这是一个三赢的博弈过程。

智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工程,其复杂性、艰巨性、多样性、多要素、多主体要求给予网络系统以重新构建,于是,梳理成为关键。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各个系统的构建与运营,也是多系统的融合和创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39号文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提出要对我们的活动进行梳理和整合、消除僵尸系统,现在城市运营的系统有很多,政府的系统和外部的系统不仅多,而且杂,系统之间的交换成本和共享成本也非常高,因此系统的融合创新非常重要。通过智慧城市实现城市多要素综合优化,不仅是信息化的简单过程,还包括跨界融合、数据流动和物理世界感知与监控等。

3.智慧城市如何建设

再考虑一个问题,沈阳要搞智慧城市,现在到底缺什么?很多人讲缺钱,缺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国也缺钱,但真的是缺钱吗?我认为不是。缺人吗?也不是。缺技术吗?我们看到展馆外有很多技术支撑。缺体制机制吗?好像有一定道理。但我想,建好智慧城市,最重要的还是智慧,而且是领导人的智慧。

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更多地以市民的幸福为切入点,关键是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一是要解决城市现有问题,要人性化、便捷和有获得感;二是要有智慧性、洞察力和远见,要能做到资源集聚,不光是项目的集聚,还包括人和信息的集聚。看刚公布的中国智慧城市排名,我们发现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排名靠前的智慧城市,其信息集聚能力和年轻人的集聚能力远比其他城市要高得多,一旦信息资源和年轻人集聚,包括资本集聚进来后,城市的创新力就会显示出来,杭州和深圳就是典型。

智慧城市要解决整个城市的服务能力,尤其是公共服务,要高效、低成本,能打动人心和让人有强烈依赖感的服务才是好服务;要解决城市“繁烦难忙”的问题,实现创新服务,要借助社会力量与市民共建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供给服务能力。智慧城市绝不是政府和企业两方的任务,应该是政府、企业和市民三方共赢合作,其中政府为主刀、市民是主体、企业是助理。政府要从城市规划、投资的主导者变成投资的引导者,要有群众心态,看看群众在做哪些事情,让群众从过去的旁观者变成服务建设的参与者和运营者。

我刚跟送我来会场的司机交流,他说“沈阳什么都好,但经济发展存在一些困难”,他一面感到自豪,一面感到担忧。我们知道,沈阳包括东北,近年来没有出现一家能在中国排名前十的品牌互联网平台。一个没有品牌互联网平台的大城市,在我看来是较难看到希望的。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智慧经济,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其中找到可以发挥自身能力、潜力和实现梦想的舞台。未来的经济主流是改造传统经济主力,提升城市服务的新力军,在开发区要大力发展以数据为指导的新经济,结合本地实际,整合资源、开发数据,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关于智慧小镇的“三个问题”

在我看来,中国需要一批各具特色、把人留住、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群、城市和小镇。

中国的城市已基本从以物理建设为主导步入了软实力建设的新阶段,我们盖的房子、修的路已基本进入后续,各个城市因为交通和网络的高速发达,进入了高级阶段,一个小时的路程,你甚至可以找到在许多方面近乎雷同的城市,整个中国的城市已趋于竞合状态,但中国城市要快速向高质高阶进军,需要更快地集聚国内外各种资源,我们提出了“把人留住”,要从环境、事业、综合成本考量;要充满创新活力,城市要越来越从单科状元变成全科冠军。我相信,中国未来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小镇应该是星罗棋布、彼此联系。

问题一:特色小镇为何这么“热”?

特色小镇为何这么热?因为智慧城市的挂名已挂得差不多了,小镇的挂名还比较少,城市只有几百个,但是小镇确有几万个;另外,有很多小镇的总规模、产值和影响力不亚于一般的中小型城市;三是很多小镇,尤其是以第一产业集聚的小镇,在当前信息化环境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动下,也面临着增长和升级的困难,要寻找发展的新路子,需要以特色小镇和智慧小镇的名义、理念来进一步理清新的发展思路、集聚新资源,使小镇实现二次腾飞。

谁最愿意搞特色小镇和智慧小镇呢?第一个是政府,因为政府是城市的主导者,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政府息息相关,每个政府,尤其是镇长和书记,对智慧城镇还是非常关注的。我去过很多小镇,并与当地镇长和书记交流,没有一个小镇的镇长不愿意把小镇搞好。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想把他们的新产品、新理念、新服务向小镇延伸,产业也需要转型升级,需要信息化加以支撑,另外由于很多地方的房地产已搞得差不多了,也需要新的名片来彰显城市和小镇的魅力。所以镇长、供应商、企业家、老百姓(特色小镇房地产升值)都愿意和热衷于搞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会热多久?我没法判断。在中国经济整体向好的情况下,我觉得它会比智慧城市还热,因为每个小镇都想有个“特色”标签,使产业资源和人才能够集聚;每个小镇的镇长都希望借由"XX特色小镇"去宣传、招商引资和引进人才,打造小镇新名片。

特色小镇持续热的动力是什么?还是中国老百姓的期待。

问题二:智慧小镇是不是智慧城市的缩影版?

智慧小镇是不是智慧城市的缩影版?我们知道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但小黄鱼并不是大黄鱼的“小时候”,两个是不同的品种,智慧小镇和智慧城市也一样。

对智慧小镇的理解要从两个角度来看:①智慧小镇是通过智慧产业的集聚起来的,比如乌镇就是典型的智慧小镇,其以互联网为主题;②智慧小镇在管理运营上比别的城市/小镇更加正规化。

智慧小镇与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相同,但建设方式存在差异,聚焦发展点上也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要用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式建设智慧小镇,这样相当于浪费了一个工程,除非小镇的人才、规模和产值跟一个城市差不多。要把小的地方做亮、做出特色,就要把基本服务嫁接好,更多地利用外部资源做事情,要像国办发39号文件和最近发布的政府信息化发展相关文件要求的那样,用“大系统、大平台、大数据”的思路来做。

问题三:特色小镇因何而“特”?

特色小镇因何而特?因何而胜?特色小镇如何搞?要结合地方现有区位、产业、资源、文化优势,去创建特色和品牌。但是这些还不够,如何更加特别、更有优势?我认为,一定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把信息化的要素(数字红利)充分利用上去,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形成新优势,更好地利用信息指标。

“智慧化”应该是特色小镇的基本标配;另外,特色小镇的关键是资源集聚能力,每个特色小镇都要在资源集聚方面作足功夫,把产业相关的生产企业、要素、资金等汇集起来,资源汇集的程度和专业性、适应能力是衡量特色小镇的重要指标;对智慧城市的评估我已做了七年,是国内最早做智慧城市评估的,我认为中国的“智慧”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词汇,“智”就是天天学习,天天有新的知识,“慧”是创新,就是有好的点子和创意,在我们现在看来,智慧就是不犯错误、不犯大错误、不犯致命的错误。

考察一个城市/小镇的智慧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管理能力,二是不搞重复建设,三是吸引力,就是吸引和留住年轻人的能力。政府要积极有效与有限作为,要到位不缺位、有为不越位,特别是智慧城市/小镇的前期和后期,政府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样。

三、总结

以大数据集合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应用,将更深层次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应用、服务创新。智慧城市和智慧小镇建设,一定要抓住这一机会,为特色城市/小镇赋能赋值。

智慧城市和智慧小镇都是“众”,不管是众包、众筹还是众志,把资本和技术聚集在一起,为实现我们心目中最美好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小镇而共同努力。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26 22:12:13

杨冰之:智慧小镇,不是智慧城市的“缩影”的相关文章

杨冰之:国内物联网产业具有国际同发优势

本报记者 陈丽容 据工信部人士透露,物联网产业在"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三大专项规划中被列为重点项目:日前工信部正在和有关部门和省市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十二五"专项规划促进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那么,当前整个物联网产业处于什么样状态?国内政策推进物联网发展将起到什么样作用.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脉物联网中心主任杨冰之. 记者:目前,物联网产业较为成熟的应用有哪些,从全球范围来看,哪些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杨冰之:虽然物联网产业在近一年多才迅速发展起来,但

退身反思51.com的杨冰

杨冰"边吃边谈".身为交友网站51.COM(下称"51")前执行总裁的他,在并不正式的场合,讲他认为很正式的内容:他想为快速发展的SNS(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纠偏.    被杨冰"夹入"谈资的,有红杉资本(中国)的沈南鹏.计越,有51.COM的CEO庞升东,当然,还有他自己.     "离开51前,我夹在VC和公司合伙人之间,两边不讨好."杨冰要讲述的是一种复杂的多边关系."你可以去问庞升东.我讲了,他们也不会把我怎么

美女作家杨冰阳做客悦读会 全面剖析时下爱情观

10月27日,"作家解读情感密码杨冰阳:恋爱厚黑学"中国移动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0264.html">手机阅读"手机悦读会·名家面对面"活动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被誉为网络第一美女作家的杨冰阳作为主场嘉宾,与观众们进行了近距离交流,全面解析时下年轻人的情感观.本次活动由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厦门分公司主办,盛大文学协办,是厦门文博会中国移动八大基地系列沙龙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沙龙.活动现场

湖北宜昌:以“智慧消防”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责任融合.创新驱动,湖北省宜昌市以"智慧消防"助推"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记者从近日在宜昌举办的全国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暨2016年防火监督工作会议上获悉,宜昌市近3年每年投入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消防建设,当地火灾发生起数及人员伤亡数量等明显减少. 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在交流发言中透露,宜昌市将"智慧消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干部

当当网CFO杨嘉宏:IPO定价需要智慧

当当网CFO杨嘉宏微博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1日凌晨消息,CEO李国庆与"大摩女"之间骂战并没有影响当当网与IPO投行团队的答谢宴会.当当网CFO杨嘉宏在昨日微博中表示,当当网答谢晚宴如期举行,大摩全球高科技的投行负责人Paul Chamberiain称赞当当IPO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landmark deal).杨嘉宏称,昨晚当当和大摩及瑞信的晚宴,大摩全球高科技的投行负责人Paul Chamberiain从海外赶来参加,说在他数十年的投行生涯中,当当的IPO是个landma

智慧:从政府到城市

8年前,IBM前瞻性地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业界反应不一. 但不管怎样,现实是: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企业运营或者民众生活,"智慧"已经无处不在.其普及速度之快,想必最为激进的市场分析者也会大跌眼镜.这得益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智慧"的愿景是科学有效地辅助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的问题,比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因此城市成了"智慧"最直接的也是最理想的

智慧乡村建设不可照搬城市模式

近期,记者在编稿过程中频频见到各地运营商建设智慧乡村的案例,大有网络铺开.业务铺开,大干一场的架势,纷纷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布局智慧乡村建设,并称之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城乡一体化".随着城市地区用户饱和及业务竞争日益激烈,运营商往乡村地区发力是必然选择.而且,在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加速融合以及政府扶持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地区理论上有着很大的增长潜力.但记者认为,农村市场不能等同于城市市场,有着很多特殊性,不可照搬智慧城市业务模式. 网络布局: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 在各地方出台

IBM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电力

电为世界的进步提供了无穷动力.然而发展至今,电网却面临着各种挑战:由于电网效率低下,电力在生产和传输过程中损耗严重: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6106.html">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快速成长,高峰电力负荷不断攀升:新能源研究日新月异,传统电网设备却难以与时俱进,成为发展障碍.变革已势在必行!预计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将达到现在的两倍,为保证经济高速而持续的发展,我们需要创新的电力系统. 作为信息行业的领先者,IBM将电力工

“智慧交通”能否为治理城市拥堵开出新“药方”?

新鲜出炉的<高德地图2017年Q2全国交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国多个城市的交通拥堵在第二季度出现拐点,拥堵程度获得缓解,其中一二线城市表现尤佳.而与这个节点巧合的是,共享单车在这个季度也创下了骑行的新纪录. 共享单车,一出生就带有互联网基因和智慧的气息,对于大城市交通拥堵病,或可开出一剂缓解病情的新"药方". 全国多城拥堵情况现拐点 5公里出行生态重构 这份由高德地图.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ofo等合作发布的报告显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