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最近一年股价突进很多,涨幅比同期大盘高很多,个股估值贵的让人惊讶。
中国互联网有没有泡沫?
近日,贝乐斯在华尔街日报专栏发表题为《中国互联网:从广告看泡沫》文章,文章里表示“如果在商业模式上还没有创新,依旧这么依赖广告,那么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值可以说是透支了未来多年的增长,泡沫已经慢慢的形成”。
这个判断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那问题肯定出在“如果”上。事实上,电子商务正取代广告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主流盈利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发生颠覆性改变。这种改变给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发展将是爆炸性的,很可能是超出人想像的。
一、互联网广告模式本身的演进
互联网盈利模式从广告到电子商务的转变,是以广告模式本身的演进为基础的。
从诞生到现在,互联网广告出现三种典型商业模式:1.CPM(Cost Per Impressions),每千人访问成本,按展示次数付费;2. CPC(Cost Per Click):每点击成本,按点击次数付费;3.CPS (Cost Per Sales),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换算广告金额,即按实际成交付费。
从对应的互联网发展阶段来看,CPM模式出现最早,门户网站是其集大成者。门户的盈利模式主要为:聚合海量信息并加工整理,通过海量信息带来海量用户,海量用户又带来广告展示收入。因此CPM模式也被认为是直接将“传统广告”平移至网络,其内在的逻辑仍为通过展示获得“印象分”,并以此影响用户购买行为。CPM类代表公司,国外为雅虎,国内为新浪。
门户之后引领互联网发展的为搜索模式,通过关键词更精确匹配用户信息需求,对应的广告模式为CPC。与CPM的品牌展示不同,CPC更进一步,将网络用户(流量)直接引入广告主店铺(网站),效果更加直接。比如你购买了搜索引擎中“笔记本”这个关键词,那么许多想买笔记本的用户会自己找上门来,而不用你再去门户张贴“命中性很差”的广告。CPC创造比CPM更大的市值,因为CPC付费用户范围更广。过去只有少数大公司去做CPM,而到CPC时代后,众多的中小公司都可以选择关键词,进行广告分区域、分人群的精准投放。
再回到广告的本质,任何准备(或正在)投放广告的企业主,其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销售商品。假如在“广告-流量-转化销售”这个环节中将“流量”砍掉,那么是不是更直接?没错!这就是CPS模式。CPC模式缺陷在于,或许有几万用户点击你的商品,但最后下单的也许只有几百,而CPS模式解决这一问题。CPS意味着只有当购买行为出现后,广告主才需要为广告买单,这时候,你可以不再将CPS理解为广告,可以理解为一种按销售额收取佣金的渠道,它就是电子商务。
以下报告将引用数据表明:随着互联网广告模式从“CPM-CPC-CPS”的演进,电子商务将取代广告成为互联网公司主要盈利模式,并创造比广告价值更大、潜力更大的产业。如果将CPM、CPC视为“流量搬运工”,那么CPS无疑是“印钞机”,当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从广告模式(CPM、CPC)进化至电子商务后,其盈利能力也将因此翻倍。
二、CPM-CPC:盈利模式创新对上市公司营收和市值的影响
上文中提到“CPM-CPC-CPS”的演进次序,但需要说明,这三种模式之间并不是一种完全替代的关系。当CPS模式最终更为主流模式后,CPM、CPC将依旧存在,只不过前者所能创造的市值将是后两者的N倍。为说明不同盈利模式推动营收增长,先来看“CPM-CPC”转变所推动的变化,以百度、新浪为例。
如上图所示。新浪是国内最早上市的门户公司,2000年4月上市,2001年全年营收为2668万美元;百度2005年8月上市,当年全年营收为3955万美元。2年之后(2007年),百度营收即快速超越新浪。截止2010年底,新浪经过10年发展,2010年全年营收为4亿美元;百度2010年全年营收为11.9亿美元,为新浪近3倍。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作为互联网门户,新浪上广告基本为品牌展示广告,品牌展示广告本身互联网属性较弱,同时又受限于广告位置。门户网站高流量的位置主要集中在首页以及新闻等页面,通常具有稀缺性,在售出率较高情况下,要想再大幅增加收入就很难(广告提价不具有持久性)。换句话说,受限于门户广告位,新浪营收主要来自数量有限的大客户(目前大约在1000家左右)。
再来看百度,百度营收来自竞价排名,客户花钱购买产品名称等关键词,百度按其付费高低对公司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呈现给上网搜索的广大用户。由于互联网上关键词数以千万,百度的客户数量大大拓展,CPC的低门槛也让其广告投放者从大公司延伸至中小公司。通过统计百度历年财报可见,其活跃用户数量增长迅速,从2005年7.6万增长至2010年27.6万家。
假如换个角度,从广告投放者的立场来看,CPM品牌塑造作用不可衡量,CPC流量导入却是实实在在;CPM效果是模糊的,而CPC效果却是精准、实时的。对于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小公司来说,它们放在首位的通常不是品牌,而是销量,CPC的通道功能在此显露无疑。下面一张图显示,CPM、CPC创造的市值差异(以百度、新浪为例):
(注:2010年前,新浪门户业务稳健有余、想象力不足,股价平缓;相反百度股价节节升高。直到2010年中,受微博产品影响,新浪股价才开始上涨)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做一个小总结:从CPM向CPC转变过程中,网站付费用户数量范围极大拓展,广告更趋精准有效,创造的营收、市值也更大。
三、CPM-CPS:网络媒体的电商化尝试
2011年5月29日,新浪乐居推出了中国首个综合型房地产电子商务频道,在网上售卖昆山游站项目的601套房子,开盘2分钟即售出180套。在此之前,乐居与SOHO中国联手在网上拍卖两处商铺,潘石屹则公开在微博为网上买房招揽客户。
(截图来自:潘石屹微博)
时间再向前回溯,2011年1月11日,搜狐在WORLD营销大会上宣布,将通过布局搜狐媒体平台、娱乐、汽车、焦点、金融、无线以及WEB2.0,实现从媒介平台向营销策略中心的结构转型。这意味着“门户网站不再仅仅是单纯传播新闻资讯的平台,而是追求在重要细分市场为用户提供全面深度服务”,不久后搜狐汽车号称投资上亿元打造50城市服务中心。
从提供房地产信息到直接网上买房,从提供汽车、金融等资讯直接切入营销销售……或许你并未觉察,但 “媒体电商化”已经开始。互联网正加速转向CPS模式,各类型垂直网站无疑充当此次转型的先锋。未来你将直接能够在房产类网站(如乐居)买房子、在汽车类网站(如汽车之家)买汽车、在金融类网站够买投资理财产品。以往靠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垂直类网站,将因为向电商转型而收入倍增。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垂直类网站直接面对精准受众,最先完成从媒体平台到营销平台的转变。
当媒体电商化以后,媒体可凭借对于用户信息的搜集、分析,直接为用户提供可供购买的商品,缩短用户购买流程,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截获更多渠道价值。在CPS模式中,用户不需要再从一家网站跳转到另一家网站,而是直接享受一站式购物体验。举个例子,我在汽车网站搜索信息时,汽车网直接向我推荐中意车辆,在中意车辆下则是“购买”按钮,这种体验当然要比搜索大量资料,再去线下购买更便捷。因此可以说,CPS模式从本质上改变“聚集流量-贩卖广告”模式,如果将CPM、CPC视为高速路收费者,那么CPS本身就是高速路。
那么网络媒体电商化之后,接着会发生什么?
互联网公司的全面电商化。垂直媒体之后将会是门户,例如新浪拆分出乐居,未来也可能会拆分出汽车;搜狐让频道全面转型,走上营销之路。门户之后,将会是社交网络(微博、SNS),例如Facbook、Twitter。社交网络的出现,让信息更互动与本地化,这天然与CPS模式相配合。试想一下,你是否见到办公楼下的沙县小吃所打的广告?大部分人都会是否定回答。但社交网络将改变这一现象,在社交网络上,沙县小吃老板可以精准投放广告到周围楼群,并提供直接订餐服务。与CPC相比,CPS将吸引包括沙县老板这样的长尾小客户,导致客户群数量发生爆炸。
总之,CPS的时代终究会到来,而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将放大其增长效应。知名风投机构KPCB在《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提到,移动互联网将改变交易方式,其中包括:基于位置的服务(实时零售)、透明价格(本地+在线价格比较)、折扣优惠(本地零售店折扣)、即时满足(数字产品+内容交付)。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将更倾向于使用应用程序,而不是登陆WAP网站,与此相对应,CPM、CPC将被抛弃。CPM、CPC同时受限于手机屏幕过小,以及感官体验不佳。取而代之,用户更喜欢在线签到赢取优惠券、即时比价购买,这无疑是一个CPS的世界。
四、CPM-CPC-CPS:电商模式将成主流
贝乐斯假设未来5年中国广告市场平均年增长10%,互联网广告占整体广告花费8.5%,推出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将有18%年复合增长率,并推出无法支撑互联网公司估值。上述推论忽视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三个层面事实:1)传统广告正加速向互联网广告转移,而网络广告从CPM、CPC向CPS模式转移;2)所有线下销售均往线上转移,电商将覆盖所有行业;3)随着前两种热潮交汇,将出现如下景象,即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将是电子商务公司,它们将直接销售和自身定位相关的商品,取代传统的销售渠道,并从中获得爆炸式的增长。具体来看:
1. 传统广告向网络转移 CPM向CPC、CPS转移
先来看一份来自海航内部的2011年媒体采购计划,在这份采购计划里,网络媒体的广告投放已占据绝对大头。文件显示海航在2011年将投入1300万元在网络媒体上,只有100万元到纸媒。在网络媒体广告投放中,又以门户网站广告投放最多,达500万元。
据IAB最新报告显示,美国2010年网络广告收入260亿美元,成功超过报纸(Newspapers)228亿美元。2009年网络广告收入为227亿美元,报纸为246亿美元。而据DCCI预测,中国网络广告收入将在2012年超过报纸收入,更为关键的一点,其收入增长呈现加速趋势,如下:
按照目前增长趋势,可以预期互联网广告未来有可能超越电视广告,跃升广告收入主流模式。而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发展又推动这一转移过程,正如上文提及,移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将更广泛人群纳入广告覆盖领域,同时让不可能投放广告的个体成为广告投放者,广告业因此打来巨额增量。
同样来自DCCI数据显示,2010年搜索引擎广告规模达到108.3亿元,而综合门户广告规模为60.2亿元,预期未来几年搜索引擎业广告规模与综合门户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如下图所示:
介于综合门户广告基本均为展示型广告(CPM模式),而搜索引擎广告为点击付费(CPC模式),由此可得出网络广告正在加速向CPC模式转移。而随着时间推进,网络广告又必将开始新一轮向CPS转移历程。关于CPC-CPS模式的转移可举下凡客的例子。2009年底,易观公布发布数据显示,凡客2009年广告刊例总价为18.96亿元,但随后不久,陈年透露凡客其实只投入2亿元广告,这意味着凡客2亿元的投入取得18.96亿元的网络广告投放效果。追究原因即在于:凡客的广告多按照CPS模式来结算,消费者只有进入凡客并产生购买行为,凡客才会为广告买单。在凡客之后,有不少电商开始模仿其自建CPS广告联盟,以取得更显著的销售效果。
2.线下销售向线上转移 电商覆盖全行业
(美国在线零售500强名单 图片来源:InternetRetailer)
艾瑞咨询2010年6月底发布《中国在线零售30强榜单》,将之与美国著名电子商务研究机构InternetRetailer做的《美国在线零售500强榜单》对比会发现:在中国榜单的前20强里,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销售的只有苏宁和国美,而且两家企业的B2C只占总体销售额1%~1.5%,份额非常低;而在美国榜单的前20强里,实体渠道很强大继而开展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包括了史丹博(Staples)、苹果、沃尔玛、西尔斯、维多利亚秘密等,占据一半以上。这意味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将有越来越多公司将线下销售搬到网上。
与纯线上电子商务网站相比,线下传统公司不仅拥有品牌优势,而且拥有强大的供应链资源、并具有物流配送等优势,随着它们逐渐熟悉线上电子商务技巧,提升消费用户网购体验,未来必将获得线上销售的飞速增长。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已有大量公司进军电子商务市场,如苏宁易购、Kappa、李宁、爱慕、九牧王等等。其中苏宁易购2010年2月上线,主要销售商品除了苏宁电器内的传统家电、3C产品,此后逐渐扩展到了百货、日化用品、图书等商品。官方给的数据称,苏宁易购在过去的一年销售规模为20亿元,2011年的发展目标则是销售额翻两番。
传统线下公司“触网”的另一种形式为直接进入已有B2C网络平台,比如进入淘宝商城、京东商场,抑或当当商场、凡客V+。凡客V+总裁钟恺欣曾向i美股表示,佐丹奴2010年7月开始在V+销售,截止目前日销售订单数最高接近7000件,最高销售额近100万元。介于双方正扩大合作,佐丹奴在V+单一平台的商品销量将有至少5~10倍的增长。
不管是自建网站销售,还是搭乘已有电子商务网站顺风车,可以预期的是未来线下销售都将经历“触网”过程,而电商将逐渐覆盖到所有传统行业,不管是拥有实际商品的公司,还是提供虚拟产品及服务性的公司。原因很简单,传统品牌公司触网会极大推动本行业及公司的未来发展。
3.谁将成为CPA模式的获益者
传统广告向网上转移,广告模式从CPM-CPC-CPS演进,线下销售向线上的转移,带来的最终后果将是:互联网公司均将成为电子商务公司。正如在第三部分所证明那样,互联网公司(例如垂直网站)将直接销售和自身定位相关的商品,并取代传统的营销渠道。在这个盈利模式转变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将从中获得爆炸式的增长。
上述盈利模式演进也可统称为“互联网公司的整体电商化”。再以房地产垂直网站为例,在中房信试水电子商务前,其营收主要来自信息咨询服务收费、其他服务(广告、促销等)收费,而这两两方面收入与卖房收入相比,自然相差极大。电子商务让中房信直接成为销售者,而不再是中介商,它所吃掉的将是全部营销渠道的费用。
最后回到贝乐斯文章,贝乐斯原文逻辑并无错误,却没有注意到整个互联网广告行业本身已经改变。
(i美股 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