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把金狮奖颁给了71岁的罗伊·安德森,虽然已经这把岁数,但瑞典人的导演生涯却颇为传奇,他拍的长片数尚不足七部——最后估计也不太容易到这个数。
对多数中国影迷来说,这届威尼斯的获奖名单相当陌生,电影节的活动报道也显冷清,应了最佳影片的那几个字:寒枝雀静。用前方记者的话说,从头到尾,就没见一个场子满过。相比之下,戛纳要排长队、抢破头,谁是王者,一目了然。
威尼斯的冷有很多原因,也有人表示,今年并不冷,因为去年比今年还冷。相比马克·穆勒时代,威尼斯没华语电影的太多事,即便有《闯入者》、《亲爱的》、《黄金时代》去撑场面,有视频网站去砸钱,可这些都跟威尼斯的电影水准关系不大。当然,华语电影这些年在三大节一度失势,好不容易盼到了柏林的《白日焰火》。可一到戛纳、威尼斯,立马又原形毕露了。即便是《闯入者》,有流言说,它是在确认戛纳无望后,转投威尼斯获得了一张门票。
其次,因为中国电影的匮乏,导致了热门话题的丧失。相比于郭敬明和韩寒的相爱相杀,《绣春刀》被捧为年度最佳,远在威尼斯的中国电影简直一毛不拔。《亲爱的》和《黄金时代》尚未展开宣传攻势,《闯入者》也让人“忘了去懂你”。
在大数据时代,中国电影走在一日千里的康庄大道上,所有人都相信着,票房是唯一的答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是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的存在感都被削弱了,艺术电影更是沦为了票房的毒药,是商业电影的反义词。
说起电影,更多的人们想到的是进电影院,这是消费娱乐也是社交话题,而不是远在地球那头的电影节——看到它们至少是半年甚至是一年以后的事,对一天有七八部片子上映的院线电影来说,它们简直是濒危动物。对媒体而言,电影节也不再是门户网站时代的点击流量,随便一个明星结婚都能压倒过它。像2007年戛纳电影节那样,所有能申请出国去度假的媒体记者都蜂拥而至的热闹场面,恐怕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看,在国内专注于跑会接通稿的记者们,一到威尼斯就得消化众多大部头,加上人员频繁流动,这也导致电影节的报道模式千篇一律,缺乏亮点。相对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外影评人,年轻的中国人还有太多东西要学习。
专业人士还指出,威尼斯的弱势也跟美国电影和好莱坞明星的缺席有关,相比于穆勒的左右逢源,甘为女星下跪作秀,现在的威尼斯太像一个正常的老派电影节了,缺乏生气。此外,由于北美多伦多地位的不断抬升,它跟威尼斯时间临近,形成了直接竞争之势,抢走大量资源,令意大利人很是尴尬。
但这样的威尼斯就不好么?
不知从何开始,在各路新老媒体的刺激下,电影节变成了名利场和时装秀,反而忽视了电影本体的纯洁性,以及电影选片的纯粹性。当戛纳变成了一个大派对,当多伦多成为一个大市场,每个人对电影节的定义便不再一样。
同样老牌的洛加诺国际电影节,去过的朋友说,每到电影节期间,小城里就充满了电影的气息,豹纹和斑点(洛迦诺吉祥物是豹子)随处可见。对中国影迷而言,这个电影节早已淡出了主流视线,如果想找一个历届获奖影片名单都得耗费气力,但谁敢说,它就不是一个成功的电影节?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在他的散文集《宛如走路的速度》提到,好的电影节竞赛片需容纳五种不同的观点:选片人的、观众的、影评人的、发行商的和评审团的,它才是真正多样化的、成功的电影节。事实上,每年电影是很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好电影就那么一些。当被三大节轮番筛选过一遍,尤其是戛纳主竞赛、一种关注等单元的耀眼程度,其他A类电影节的活路基本被断掉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此次之、再次之。
有很多电影节选择了市民化的道路,譬如香港国际电影节,不设主竞赛,避开了世界首映。也有主动避开国际视野,像只评亚洲片的釜山国际电影节,做足地域特色。还有专门针对新导演的鹿特丹和温哥华,以及更为迷你的东京FILMeX。同样的,在内地,上海逐渐有转型为市民电影节的趋势,而北京还停留在官办的僵化思路上。至于未来的青岛国际电影节,它走的是高举高打,势必要群星璀璨,建成东方壕莱坞。
如果仅仅是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来考虑,那么,戛纳和威尼斯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文化,沙滩、游艇,世人慕名。相反,无论是柏林还是东京,它们在组织形式上就要受到大都会的局限和拘束,很难真正把电影节文化发挥到极致(城市实在太大)。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适宜催生类似电影节的地方,不外乎大连、青岛或者大理。
回到威尼斯电影节,如果它能选出靠谱的好电影,秉持艺术至上的标准,那无论是变成养老院还是乞丐帮,是倾向商业还是偏向作者,这些都无关紧要。要说真正影响恶劣的,大概还是昆汀选出索菲亚·科波拉的《在某处》,嘘他一辈子都不为过。类似做法不仅损害了金狮奖的含金量,同时也让人觉得影展掉价。毕竟,多数影迷观众无法亲临电影节现场,不知道酒店贵更不知道交通烂,他们只能借助当年度的获奖名单,去看上个究竟。某种程度上,影迷的评价最能如实反映一个电影节的艺术水准——如果电影还被视为一种艺术的话。但在这套评价体系背后,它们又被电影节的选片人、评委会、影评人和媒体记者所影响和左右,经过漫长时间的作用反馈,一部电影能否立足于电影史——而不是自我膨胀的获奖感言,结果才会真正的水落石出。
所以,当前方记者用《威尼斯之死》来营造电影节的萧瑟感时,电影节的不受关注是个事实,但它离死亡还有很长的路。意大利人再不牢靠,他们总归也是热爱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