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双华绕道上市:一个弃儿的抗争

文/姜谦  先和山东钢铁集团签订重组协议,然后“明目张胆”地把日照钢铁部分资产借壳上市,杜双华与国资的博弈,彰显着民营企业一定程度上作为“弃儿”的无奈  开源控股(01215.HK)2009年5月19日公告,股东大会以100%的赞成票通过了以52亿港元的总代价,收购香港誉进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间接拥有日照型钢和日照钢铁公司各30%股权、日照钢铁轧钢公司25%的权益),该交易5月29日完成。杜双华,这位生于1965年的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因此成为开源控股最大股东,日钢集团也实现借壳上市。上述3家被收购公司剩余的股权由京华创新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日钢集团持有,杜双华持有京华创新集团67.90%的权益。  于是,关于杜双华“对抗重组”的说法再次喧嚣尘上。6月1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出通知,日钢建设的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不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未经环评审批,责令该项目停止建设。这更让情况复杂起来。杜双华何许人也,是什么让他拥有与山东省政府叫板的底气?  “一场小鱼吃大鱼的怪戏”  2003年杜双华来到日照投建钢铁集团。由于产品适销对路,日照又有沿海港口优势,从2003至2007年的短短5年间,日钢以“爆炸式”的增长速度发展。2007年公司实现1100万吨钢的产能,销售收入228亿元,利润超过50亿,就单厂产能来说,已成为山东最大的钢铁厂。杜双华本人也以350亿元身家,排名胡润百富榜第二名,被誉为“钢铁黑马”。  正当“钢铁黑马”意欲继续驰骋之时,山东省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
意见》,山东省钢铁行业重组大幕拉开。意见确定,“今后将严格控制钢铁总量规模,全省炼铁、炼钢、钢材生产能力均控制在4500万吨水平。其中,新组建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能3160万吨,占全省的70%;青(岛)钢保留400万吨;其他钢铁企业保留940万吨。2008年至2012年,山东将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重点集中在日照建设临海钢铁基地。”  2008年11月5日,山东钢铁集团宣布与日照钢铁集团签订重组协议。同样是采用区域整合的模式,但与邻省河北相比,山东省钢铁行业的重组事宜似乎更引人关注。因为如果成行,这将开创国企跨所有制收购大型民营钢企的先例。  时至今日,这桩交易并未如想象中那般顺利。有人评价说,正是由于杜双华的千般阻挠,才使得山钢的重组之路困难重重。但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首选省内重组的模式,不也是变相对抗国内钢铁巨头的“来犯”吗?这与此前国务院通过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大方针并不相符。根据振兴规划,未来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将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其中特别指出,“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集中度”。  早在筹建之日起,收购日钢、在日照投建精品钢铁基地就是山钢组建的最主要目标。于2008年3月挂牌的山钢集团由济南钢铁集团和莱芜钢铁集团整合而成。2009年第一季度,日钢净利润超过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8亿元;同期莱钢股份亏损5.8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济南钢铁亏损7.9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0.7亿元,对比明显。截至2009年4月底,日钢总资产已达350亿元;而2009年一季度,济钢、莱钢总资产分别为266亿、166亿元。  参照以上数据,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直言,山钢重组日钢是“一场小鱼吃大鱼的怪戏”,难道仅仅因为它们国企和民企的不同身份吗?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制干预企业重组,在市场化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似乎并不是一招妙棋。  金蝉脱壳:绕道开源控股上市  重组协议签订后不久,日照钢铁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有评论认为大规模裁员是杜双华与山东省政府博弈的“精密武器”。但也有人士认为,这是山东省政府为了进行大整合,实现全省的“宏伟规划”,通过给日照钢铁断贷,致使不愿被重组的日照钢铁在资金链断裂情况下就范所致。  不管是哪种说法,日照钢铁的经营遭遇极大困难。2008年11月10日,杜双华以“我们每个月亏损几个亿”,“现在的市场已经看不到任何短期能够好转的迹象”,“与其到时全盘皆输,不如现在断腕求生”为由,宣布“压缩产能,瘦身减员”,并称,日钢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多少显示了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民营企业家的悲凉。  然而杜双华也应该反省,5年多时间既然可以造就辉煌的日钢集团,产能的快速跃升也必然带来企业更多的资金需求,日照钢铁高达80%的负债率便是最好的证明。  经历了最初的博弈之后,不管内心是否愿意,杜双华知道重组是大势所趋。套用一句俗语,那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干嘛要对抗呢?这不是单纯的企业与企业间的重组,是山东省钢铁业总体布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政府督导。山东省一直想在沿海搞大钢,但下手晚了,晚了也要弥补是不是?这也是做买卖嘛,有什么不可以的?我有什么好烦恼的?再说现在盖子都没有揭呢,怎么能判断是商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  话虽如此,但并不代表他不去抗争属于自己的权益。面对“阻挠重组”的质疑,杜双华曾表示,并非不想去重组,而是想去寻求民营钢企之间的合作。这表明他仍有着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不想趟国企这趟浑水,他清楚民营这种相对灵活的体制在企业快速发展道路上的巨大作用。  2008年11月12日,重组意向公布仅一周后,杜双华通过其控股的Happy Sino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场外增持方式,购入开源控股4.4亿股。同年12月1日,杜双华以相同方式增持到9.92%,成为开源控股最大股东。2009年1月7日,日钢董事兼副总经理薛健被任命为开源控股非执行董事。1月16日,开源控股宣布,将以52亿港元的总代价收购香港誉进发展有限公司。  重组或许不可避免,但杜双华无疑已经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经历了最初的断贷事件不得已选择妥协之后,“钢铁黑马”用辗转腾挪的方式将了重组方“一军”。  民企“弃儿”:  无奈的唯有杜双华?  重组是中国钢铁企业走向国际的一条路,但是唯一之路吗?恐怕不见得。很多地方政府实施区域重组战略,看似是在拥护中央政府的大方针,实则是推行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如意算盘。如果从重组的初衷来看,山钢目前的局面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有点适得其反。  杜双华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遭遇,事件的背后是,尽管国家提倡要支持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的民营企业,但这并不能改变民营企业在目前的中国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如同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孙大圣,可以折腾几下,但始终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因此,才有了兰世立民营企业是“弃儿”的叹息。  在《财富》杂志7月份公布的2009年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位于江苏张家港的江苏沙钢集团以208.9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444位,成为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内地民企。沙钢入围世界500强,说明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民企不仅在国内站稳了脚跟,甚至有能力走向世界、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型企业。这算得上是对那些力推“中国钢企重组才能走向世界”的人士的莫大讽刺。  看着同为“非嫡系”的沈文荣和沙钢集团的冉冉升起之势,杜双华也许会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面对不可逆转的重组之势,除了选择“无奈”地抗争,他别无他法,这种无奈难道仅属于杜双华?而山钢在大举推行省内钢铁重组,实施山东省政府的宏伟计划之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在把日钢揽入怀中之时,也已将其成长为“世界级日钢”的可能性完全扼杀,留给旁观者的只有惋惜。

时间: 2024-09-20 06:19:19

杜双华绕道上市:一个弃儿的抗争的相关文章

杜双华:钢铁枭雄无奈妥协

杜双华 日照钢铁董事长 悲情指数 ★★★★ 杜双华,被称为钢铁界的枭雄. 2003年,他创办的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照钢铁),经过短短五年时间的发展,就跃升为国内第二大民营钢铁企业. 就在日照钢铁发展风头正劲的时候,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浮出水面,中国钢铁业重组兼并呼声再起,以国有资本为主的行业格局给日照钢铁安排了另一种结局. 2008年3月26日,山东钢铁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100亿元,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也是山东省属规模最大的企业.山钢集团的目标是到2020年争取形成4000万吨钢

杜双华们的最后一搏

民营钢铁一度成为地方政府的税收支柱,也以鲶鱼的力量激活了整个钢铁领域的竞争态势.然而时过境迁,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之下,民营钢铁纷纷上演悲情,相继成为钢铁行业国进民退的牺牲品.而杜双华们,最后一搏收获的也是无奈. ■文/本刊记者 李 航 一边是高温的炉火,灼人眼球:一边是冰冷的空气,寒入骨髓. 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系列的事件,是该庆幸,还是该悲恸. 在美国,在欧洲,在经济危机最为肆虐的地方,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以悲壮的色彩谢幕:而在中国,却有一个民营企业的群体,将在"风景这边独好"

“大山钢”二次搁浅杜双华抱怨重组拖沓

2011年的首个工作日(1月4日),济南钢铁(600022)和莱钢股份(600102)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的重组方案再度流产.这意味着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钢集团")组建大山钢的规划正面临空前的考验--不仅要应对来自民营企业日照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日照钢铁")的讨价还价,而且还要着手化解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股东的巨大阻力. "大山钢难产的根源除了客观因素之外,最根本的还在于山钢集团的决策者缺乏大智慧."一直关注着山钢集团重组的业内人士王文

山钢重组倒计时杜双华铺垫“拿钱走人”

面对山东省政府的强力推进,看来杜双华只有"拿钱走人"的份了. 近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钢集团")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照钢铁")在历经一波三折之后重新签订了协议,并设定资产交割大限.而在这次整合完成后,山钢集团将跃居成为仅次于河北钢铁集团.宝钢集团的第三大钢铁企业,这意味着钢铁行业的座次将被改写. 交割大限划定 山钢集团与日钢控股正式签订资产重组和合作协议已经一年多了,却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显然不是山东省政府愿

李兆会和杜双华:山西首富VS山东首富

李兆会和杜双华,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人,一个是60年代生人.但他们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一.分别执掌山西和山东最大的民营钢企:二.分别是山西首富和山东首富(2008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二人资产分别为58亿元和108亿元):三.都极为低调,鲜有接受媒体采访:四.都面临被国有钢铁巨头重组的可能性或现实. 想吃下日照钢铁的山东钢铁集团,去年初甫一亮相,就张开血盆大口,与日照钢铁展开明争暗斗.杜双华倒是不愠不火,打起"潜伏战".较量了一年多,杜双华一步一台阶,渐渐占了上风. 三个时点可见一斑

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杜双华简历

杜双华,男,1965年11月26日生,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人,现任京华创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以350亿元的资产,名列2008胡润百富榜第2名. 杜双华在1987年就开始从事钢铁制造,1993年他创办了河北京华制管,当时只有80余万元的产值和100多位员工.2001年开始,他相继在唐山.包头.莱芜.广州.四川等地成立了制管公司,并在2003年合并组建了京华创新集团,2005年产值100亿元.2003年,杜双华与山东来港合资创办了日照钢铁控股,2005年产值80亿元. 杜

杜双华的500亿离婚案

王峰 李清宇 坐拥近500亿元财富的钢铁业富豪杜双华,与宋雅红的离婚官司进一步发酵. 7月19日凌晨,始终保持沉默的杜双华终于开口,他向媒体发出一封一万多字的公开信,名为<亲情.法律.金钱的交织负累--我与前妻宋雅红绕不开的那些是非纠葛>. 杜在公开信中说,"我现在看,跟宋雅红走到这一步,一切都是钱闹的,自打有钱我们就开始别扭,从小闹到大闹到现在全国看笑话." 杜.宋二人的离婚官司,本该在十年前就盖棺定论,当年在衡水中院的诉讼标的至多百万元上下.但2010年9月,宋雅红在北

华东电脑微利前行华讯网络绕道上市?

本报记者 靖曦 华东电脑日前公布了2010年年报,表面上看不错. 公司201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1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7%,实现营业利润1831.9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6%.实现净利润1442.3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1%.这份业绩看上去不错,因为相较2009年,2010年的业绩已经实现了增长:但是,从每股收益来看,2009年末期,公司每股收益只有0.035元,2010年增长后也只有0.083元,仍旧处于微利状态. 去年仅四季度在盈利 与2009年的年报一样,记者

德隆旧部PE狂人瞿绪标:一个月上市一个项目

理财周报问过一些业界的朋友,他们说想不明白瞿绪标这个人怎么会是做PE的人?而且还做的让这些"武装到牙齿"的同行汗颜. "他到底是怎么做的?"一家PE基金负责人问. 在采访的初期,他让记者有些失望,不善言辞,似乎没有原创性的投资理论,记者也很奇怪. 到了后来就变了个人,你没问的,他也会告诉你,话越来越多,越来越一针见血. 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中科招商的命运,出人意料的成为中国PE市场效率最高的投资团队,几乎一个月一个项目过会,令人惊叹. 但是他在投行圈外几无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