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本上有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今的时代,这句话应该改成:移动互联网是第一生产力。事实上,移动互联的概念一经提出,科技大佬就趋之若鹜,媒体肆意炒作、连普通消费者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移动互联技术彻底火了,火到不能再火,科技、经济、教育、体育、文化...任何传统的行业都有可能一觉醒来,穿上移动互联的马甲招摇过市,美其名曰:与时俱进,科技创新。
其实,我们大概可以把iPhone诞生作为移动互联的元年,正是乔布斯重新发明了手机,制作出标准的移动终端,来承载移动互联网,同时,中国运营商大发善心提高了网络质量以及降低了流量费,自此,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建设完成。随着Android平台和琳琅满目的手机App兴起,移动互联网迎来第一轮高潮,短短7年的时间,全球消费者的科技生活发生着持续性的变迁,我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每天有25个小时挂到网上,倘若有20分钟没有刷朋友圈or微博,就好像和世界失去联系一般;社交、娱乐、游戏、支付、购物、打车...智能手机正变成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曾预言:人类未来可能会成为iPhone4S的一个高级配件罢了。
诚然,智能手机大面积地改变消费者的生活,媒体也惯于采用“革命、颠覆”等极具审美感的词汇来形容这些变化,但事实上,三星、苹果的手机和一大批的App仅仅是颠覆了消费者最表层的生活状态:原来我们在PC上挂QQ, 现在用手机挂QQ;大学时,和舍友买光碟幽会舒淇、温碧霞;工作后,藏在被窝里,调戏苍老师;小时候,跑到集市上吃驴肉火烧,30岁了,用手机订两份披萨,送货上门...智能手机,让我们把头埋到小屏的世界里,但顶头上司的一个眼神,我们就会立马关掉手机陪笑喝酒,总之,现在的智能设备,更像是一部零碎时间的清扫机,与其说消费者依赖手机,倒不如说仅仅是习惯而已。
现在的消费者,总感觉赶上了科技的革命,但这7年的时光,扔到历史的长河中,可能连点水花都溅不起来。相比于移动互联真正的未来,27亿网民+12亿部手机+统计不出来数量的App,留下的所谓big data,或许仅仅是完成了移动互联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数据积累,正如原始社会的头领,圈了几只羊羔,准备进入奴隶制社会一样。笔者认为,只有真正改变人类生活形态的科技,才称得上革命。移动互联网更恢弘的潜力,或许会于电子医疗、汽车、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充分地井喷出来。
智能家居:移动改变生活?
如前文所述,现在的移动互联仅仅是颠覆着消费者最表层的工作,琳琅满目的App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一些便利,关于教育、医疗、金融、社交等领域,会因移动互联技术稍微变得与时俱进一点,仅此而已。我们姑且把硬件嵌入式的时代叫做“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消费者、设备和软件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收集收据。
随着数据库累计到一定程度,加之光计算、芯片、投影、云存储技术的演进,移动互联网会探寻消费者表层下的生活,流点血,这才叫革命。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消费者刚看完最新一期《舌尖上的中国2》,觉得其中一道菜非常好,于是点击了食谱,发送到冰箱检查食材,随后发送信号,开启了具有特级厨师水平的智能炉子。其实,现在来看以上的场景更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桥段,但一些里程碑式地科技正是源于科幻小说家的脑袋里。举例场景中,核心是搞定智能炉子的烧菜水平,而这个难点,大可以通过海量的数据和高速的计算能力,配合传感、光感、温控等基础技术来实现,简单点说:现在找不到特级炉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数据存储量不够。其实,烧菜也只是移动互联未来的一个小应用,智能家庭里,家电、灯具等智商都会达到120,手机软件将成为家庭大脑的枢纽,传感器甚至会通过采集呼吸频率来判断妻子的心情,再发送到丈夫的手机上提醒:是不是要早点回家?至于一些类似“控制灯光、控制洗衣机、空调温度,安全性的密码设置交给App来完成,更是跟玩一样。
这可不只是YY,世界首富比尔盖茨9700万美元的豪宅里,已经具有未来之屋的雏形了,他在回家途中,利用智能住宅系统遥控家中的一切,让浴池的水自动升温,嘱咐厨师准备晚餐,住宅里的传感器会随时提醒盖茨,他养的一颗百年老树的需水情况,自然,盖茨肯定不会亲自动手浇水的。
Robot 我们的机械小伙伴
移动互联最大的魅力正在于让生活更容易,解放人类的双手、双脚和生殖器,说难听点,科技努力的方向就是无限地释放人性弱点:自私、贪婪、控制欲和惰性。于是,移动互联技术势必会将世界推向机器人时代。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维度里,无线技术、传感技术、GPS导航精度、语音识别、大数据计算技术都将有质的飞跃,而且硬件也会因软件推动,承载能力会大大提升,如果不出意外,那时候Android操作系统会成为整合软件和硬件的平台,而机器人会以“小伙伴”的身份帮助人类完成各种生活和工作任务。
据统计,我国2012年机器人保有量已达到10万台,2015年预计达到20万台,再过10年,会暴增到700万台,当然,这些统计可能还没包括郭台铭先生的3年百万机器人的烂尾计划,虽然机器人进程没有郭总预期的顺利,但鸿海集团还是艰难地推进Robot计划。据内部人士透露,由晋城生产的Robot已经应用于iPhone手机的组装了,而且,由iPhone4S到iPhone5S, Robot的数量增加了200%,这些机械小伙伴们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代替人工完成整机测试,而传感、定位等技术也基本纯熟。
Robot在工业上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在生活上还没有太突出的存在感。不过笔者认为,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未来的Robot会更加人性化,他们会去购物、搜集基本资料和简单的分析,陪人喝酒、抽烟、聊天;一些更勇敢耐操的小伙伴,可以代替人类去极端的环境下工作,让他们去扑灭大兴安岭的森林大火;登上火星测量二氧化碳的浓度;还能不带悲伤情绪,毫无抱怨地展开MH370的搜救工作。
总之,机器人时代最核心的理念是“替代自然人完成任务”而不必奢求把机器人的外观形状弄得和人类一样,谈对象、过日子、生孩子这事儿还需要自己来。
科技VS人性,移动互联的社会责任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一种泛工具,他能帮助很多行业进行变革,升级,但笔者唯独看好智能家居和机器人,是因为这两个项目承担着未来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一旦某项技术扮演起上帝之后,就会稳定、壮大、发展...发一笔横财只是顺便的事情罢了。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再过20年,我们有可能面对“百岁父母,八十儿女,谁都照顾不了谁”的尴尬。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智能家居会是一个比较靠谱的解决方案,类似笔者这一代,是伴随着智能电子设备长大的,从地铁青年,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全部都在玩手机, 我们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打开朋友圈,而不是给女朋友一个含有口臭的吻,同理,电子设备能够降低我们晚年的孤独感,或许待我们来到花甲之年时,仅仅是一块小屏就可以满足了。除了感情的补充外,智能家居会带给人类生活实实在在的改善,他能够像医生一样实时监控父母的身体健康,给出合理的生活建议,而安全、舒适的环境,会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机器人的好处,更加显而易见,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员工,每天都要组装2590台iPhone4S,这些工作单调、重复、枯燥、有点不人性,用机械取代人工,不仅是成本上的节约,更是人性上的进步,笔者希望一些龙头企业能坚持走下去。
常常疑惑:Google眼镜为什么不能完全取代iPhone4S? 这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问题,更是一个人性问题,新技术能取代旧技术的功能性作用,却始终无法取代其人性的部分,智能家居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灾难,却无法取代儿女的陪伴;机器人能替代富士康女工繁重的劳动,却给不了她奋斗的激情。(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并注明出处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群交流6629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