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大数据广场等项目的建成,科技部批复我省依托贵阳高新区等开展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建设试点,贵阳高新区大数据产业集群步入发展“快车道”,截至去年底,高新区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计划到2020年大数据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
去年以来,通过与综保、白云两区深度融合,高新区加快培育大数据“1+N”产业体系(1是数据中心,N是云计算、电子商务、呼叫中心、软件设计及服务外包、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加工和安全、端产品制造),建成投用一批数据中心,服务器总量达3万台,中电高新、高新翼云、翔明科技、力创科技获批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大发展,引入100余家电商企业;生物医药、大数据医疗等大健康产业产值达50亿元;软件研发、数字内容、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完成产值240亿元;端产品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大数据金融等大数据关联产业加快发展,大数据集聚效应逐步放大。同时,高新区建成播种吧、启林创客小镇、联合智造等10个实体众创空间,开工建设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济南大学科技园、大数据创客公园、呼叫山庄等,谷歌、IBM、戴尔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项目的建成,对推动高新区大数据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其中,高新区仅去年就建成呼叫中心坐席5000席,新增注册大数据企业607家。2013年以来,高新区累计聚集大数据企业1241家,以大数据引领产业升级,促进大数据与大健康、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大数据产业聚集示范区,推动互联网由企业生产制造信息化领域向制造产业链协同领域拓展,培育“互联网+”协同制造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
加快转型发展的背后,是高新区打造创新型国家高新区的不懈努力。过去五年,高新区借助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机遇,引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等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引入戴尔、英特尔等国际知名企业在贵阳组建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同时,与北京市科委合作共建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打造贵州、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十二五”期间,高新区招商引资签约企业378家,签约金额1369亿元,中国电子(CEC)、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以奋力建成创新型国家高新区为目标,充分发挥三区融合发展的优势,打好大数据这个抢占先机的“突围战”,以“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为主攻方向,打造大数据产业“航母群”,重点建设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贵州科学城、贵州大数据城,确保到2020年大数据关联企业达到3000家,数据服务器达到20万台。
“到‘十三五’末,高新区力争培育出1至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5家左右国内先进的大数据应用、服务和端产品制造企业,打造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大数据安全产业基地、大数据软件设计与服务外包基地,确保大数据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