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变脸明显。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0月19日,2012年以来上市的154家公司中,有127家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当中,40家业绩出现“变脸”,占比达31.5%,这些“变脸”公司有21家券商涉及其中,这些券商的承销保荐费用合计高达13亿元。
上市不足一年,即出现如此大范围的业绩变脸,股民不禁质疑,短短几个月之间,何以保荐人与承销券商就没有发现这么大的风险?为何这类企业还能顺利上市?难道业绩下滑都要归结为经济大环境,为其上市层层把关的各级机构又是否该承担责任?
三成今年上市的次新股业绩变脸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上市的154家公司中,有127家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有40家业绩出现“变脸”,占比达31 .5%,这些“变脸”公司有21家券商涉及其中,这些券商的承销保荐费用合计高达13亿元。
拿着高额的承销保荐费的券商和
保代是否该为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负责?而这些企业如果不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创新性,又何以能通过层层审核,到二级市场募集资金?
对此,10月19日,平安证券投行部门有关负责人向南方都市报记者回复称,对于一个公司的成长性可以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判断,尽管保荐机构从各方面进行考察,但仍然不能代替企业经营,不可能对所保荐项目作出任何业绩承诺。
而广州一名P E公司董事长也向南都记者表示,证监会发审委和保代毕竟不可能熟悉每一个细分行业,因此,有时确实无法确保保荐的公司业绩变脸,选择部分
传统行业的公司,是因为真正属于新兴行业的公司确实有限。
据深圳一名不愿具名的保代透露,今年9月份,证监会对保代的今年第3次内部培训会议上,发行部二处处长常军胜强调,未来将逐步淡化盈利能力判断,放松行政管制。
国信证券承销股居变脸之最
据同花顺统计,在今年以来上市的40家业绩“变脸”的公司中,国信证券竞中9元,承销保荐费用合计高达3 .69亿元,平安证券中6元,广发证券和民生证券各中3元,承销保荐费用合计分别高达1 .67亿元、1 .24亿元、1 .02亿元,国泰君安、太平洋证券也各中两元。业绩变脸在20%以上(含20%)的30家,涉及19家券商。
而在前十大“变脸”次新股中,由国信证券担任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的新股就有3只,分别是科恒股份、慈星股份和隆基股份。此外,国泰君安、中德证券、东北证券、光大证券、太平洋证券、平安证券和
中信证券也均有1单入选。
对于这个数据,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的保代并不以为然,证监会在今年9月份的内部培训中曾提供了一份数据,2006年以来231家公司被否,涉及财务审核的约占一半;撤回企业共292家,超过被否企业(共231家);平均审结通过率为66.77%.企业撤回,多数是因为业绩大幅下滑,“为此,相关部门特意强调,这说明保荐机构在第一次把关时不够严格,博弈和闯关心理严重。”他回忆称。
汉鼎咨询公司的一份IPO分析报告也强调,未来盈利能力是上会被否的重灾区,近半数企业在未来盈利能力被质疑。对于未来盈利判断的
重点,是企业所处行业的未来前景。
对于业务靠“
无锡尚德”这位大客户的隆基股份,一名股民愤怒地表示,“公司上市不久盈利情况就下滑了90%,为何明知光伏产业竞争激烈,还要力推它上市,造成这样的局面,保荐机构应该承担
什么样的责任?公司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是,当价格大跌、形势不好时,盈利能力如何保证。”
未来上市审核或侧重风险披露
对于所保荐公司业绩“变脸”的原因,南都记者联系了国信证券,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
对方仍未予回复。
平安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回复称,企业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绝大多数为经营层面的问题,受较多复杂的动态因素影响,核查很多时候是基于历史数据,是静态数据。
“企业经营情况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产业政策变化、行业周期等复杂因素影响,业绩出现波动不能一概而论。”这名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个公司的成长性的判断可以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从各方面进行考察,包括行业前景、有关盈利模式或技术先进性等,有时因为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上市后增加研发投入、营销网络投入等,也会导致短期费用上升较快。
“除了上述几个变化之外,公司上市后不久业绩变脸的常见原因,还有专利的重大不利变化;单一客户依赖、收入增长依赖于关联方、新增客户、参股公司无自主核心技术和持续研发能力;经营模式的重大变化;影响持续经营的重大诉讼、仲裁。”从事证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广东西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水江向南都记者补充道,其中前四个是证监会重点审查的对象,因为这些问题,公司涉嫌造假上市,保代的责任相对较重;而因为宏观经济和行业环境变化而导致的业绩“变脸”,保代责任不太大,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行业的专家,没有能力预测这个行业的发展。因此,他认为,“业绩变脸的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特别是在现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差,但这有时也是不可抗拒因素。
“未来上市公司的审核,盈利能力的判断会放松。”上述保代回忆道,未来将逐步放松行政管制,客户集中、行业波动等均可以风险揭示取代盈利能力判断,风险披露越深刻、全面、充分、具体,通过审核的可能性越高。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审核二处处长常军胜强调,在审核中不担心业绩波动的公司,反而是非常担心报告期内高成长的公司。”他表示,“而发行部审核一处副处长段涛也强调前瞻性信息要适当性披露,鼓励披露,但要充分提示投资者该等信息都是预测信息,因为现在
普遍存在怕承担责任而采取不披露的状况。”
不过,他也坦承,这样无疑会增加二级市场投资者甄别上市公司业绩成长真实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