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instagram上线红遍全球,其势头超越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丰富的滤镜效果,顺畅的图片分享流程,鲜明有趣的社交属性、明星网红的高活跃度等,让Instagram迅速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宠儿。随后,中国的图片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一大波主打图片社交的产品应运而生,早有声称是中国Instagram的喜瓜,近有最近举办了上市路演的in,还有一直要跟中国Instagram撇清关系的nice。
今天笔者选取其中两款用户基数较大在年轻人中使用量较高的软件,通过几组数据对比,看看究竟谁才是中国的Instagram。
几组互动数据
我们在in和nice上取样分析,以两个平台的普通用户为样本,分别选取粉丝量为50、100、800......到10000的用户,分别比对相同粉丝量用户的照片数与互动数(评论、点赞、分享等),其中用户自主生成照片的数量nice是in的2.2倍,互动数nice是in的2.5倍。
互动数据代表着社交产品的活跃度与生命力,他跟使用时长一样反应着用户对产品所供给的价值的依赖程度和深入程度,若用户只专注于自己的账户而并非其他用户的内容,那么“社交”便是形同虚设的形容词而并非是产品的属性分类。
用户跟谁社交
据Instagram官方数据显示,其女性用户占68%。均衡的男女比例,将社交的本质得以展现,真实的反映了人性以及生活的本质,这种平衡为“晒照”增加了更多的冲动与原动力。
再来看看nice和in用户的男女比例:(根据两个产品对外公布的数据)
nice对媒体的公开数据显示,女性用户占65%,男性占比35%,与Instagram接近,趋于平衡。
in对外公开的数据中,女性用户占92.1%,男性用户只有不到8%。女性用户占主导的产品很难产生社交关系,由此来看,in更像是美柚,大姨吗等女性垂直社区。
均衡的男女比例,才会滋生出“社交”的花朵。
品牌合作以及用户兴趣
Instagram商业模式日渐成熟,eMarketer的报告显示,预计2016年和2017年Instagram营收将分别达到15亿美元和28.1亿美元。那么我们来看看国内的“Instagram们“的品牌合作情况。
近期,in宣布与欧莱雅签约年度品牌合作,可in的用户似乎对欧莱雅反响并不热烈。笔者选取了欧莱雅旗下18个品牌的标签,对比这些标签在两个产品里的关注人数,nice是in的3.5倍;而所有打过欧莱雅标签的照片,nice是in的2倍。
笔者进而选取了30个与年轻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包含服装,配饰,电子产品,餐厅,生活几个类别),这30个品牌在nice和in的标签相关数和关注数对比数据反应了两个产品里年轻人对于品牌的关注程度,结果不言而喻。nice用户对于品牌更热衷,晒出的品牌标签数及照片数量也更高。
关于网红
相信很多人使用Instagram,是为了关注自己的偶像,歌手演员、体育明星,甚至是总统奥巴马也会时不时的玩上一把。而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升级,网红的影响力触达着当下年轻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交平台里的网红扮演着穿衣小助手,购买决策影响者,甚至人生导师的角色。网红的活跃与否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平台的活跃情况。
in公布的数据显示有100+的明星及网红大咖入驻平台。而记者却发现入驻in的明星照片量基本在个位数。而入驻nice的明星活跃度相比in要高,照片数基本在百余张,最新的照片发布日期也距取样日较为接近,当然粉丝活跃度也更高。
去年11月,in宣布《达人扶植计划》,表示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帮助时尚达人扩大影响力,更进一步探索并帮助达人与品牌之间建立商业合作关系,打造in平台上强力的意见领袖。尽管如此,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同样,针对明星网红调取了相关数据(对两个平台的20个KOL进行数据取样),结果:粉丝数nice是in的4.5倍,照片数nice是in的13倍;照片的互动(评论数赞数)nice则是in的6倍多。
无论是明星还是网红,发布的内容关注度低,发布的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反观粉丝,明星在该平台发布内容越来越少,粉丝的关注以及活跃度也会随之更低。这样的恶性循环,无疑是加速该平台的用户流失。
谁才是中国的Instagram
nice”图片+标签“的产品形态让让用户通过分享进而发现同好,健康的社交氛围和对品牌的热衷使其成为时下时髦年轻人的生活伙伴。
in虽然多次在PR稿中标榜自己为“中国的Instagram”。但在分众及各种渠道广告中,in的广告语却多为”修图狂魔“”照片一秒变萌萌哒“”大头贴纸相机“等作为吸引用户的主要卖点,看来其成为“中国的Instagram”之心并非坚决。
在笔者看来,nice虽然并不愿意被人看做是中国的instagram,niceCEO周首曾也在多个采访中说到nice与Instagram的区别,但是通过如上的对比,无论是产品的特质,社交性,还是在年轻人群体里的受欢迎程度,nice都更符合中国的Instagram。当然,比肩Instagram这种全球化的社交产品,nice在用户规模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