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基于100万份调查问卷得出的报告显示,证件复印件、快递单和手机是泄露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受访者中高达55%在提供证件复印件时从不注明用途;47%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在停用手机号时,甚至不去银行和支付平台变更绑定的手机号。
报告显示,
每天收到2-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分别占全体受访者的26%和20%;
受访者中,多达81%接到过知道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
53%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漏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
高达36%在租房、购房、购车等信息泄漏后,遭遇营销骚扰或诈骗。
当自身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并面临侵害时,大部分受访者选择沉默,仅有少部分采取了积极对抗行动。受害者不做回应的原因主要有不知如何维权(占60%)和没有发现经济损失(占56%)。
《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与封面智库联合发布,而封面智库属于封面传媒旗下机构,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同成立的。蚂蚁金服作为技术支持方也参与了报告的制作与发布。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林维认为,应建构统一的立法框架、加大司法打击力度、确立顺畅维权渠道。
参与发布报告的专家认为,司法、行政部门的执法监管,应当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在事前和事中,主要应该通过商业和社会的自我调节,建立征信机构和数据信息行业的通用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23 14: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