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个人信息裸奔伤害

我们喜欢把日常活动和个人喜好“晒”出来的习惯,正成为不法分子为你“画像”的最佳素材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订购了一套房子,就收到装修公司的电话推销;刚买了汽车,就被询问是否需要汽车保险;节假日临近,各类商品广告接踵而至……

如果只是被骚扰一下也就罢了,一旦这些信息与公民的经济财产安全挂钩就不得不令人细思恐极了。进入新年,大家在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信息都去哪儿了

信息时代,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交各种身份信息。银行开户需要身份认证,网上购物需要提交姓名地址以及银行卡信息,去医院看病需要提交社保卡信息……如果不提交信息,就无法办理相关业务,也就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然而在提交和使用这些个人信息时,很少有人会想,这些提交的信息安全是否可以保障。

前不久,《南方都市报》记者只花了700元就买到了同事包括住宿、航班等11项信息。在对方提供的截图中,该同事的身份证照片、证件号码、入住酒店、房号等都赫然在目。这则新闻一出,立刻引起公众一片哗然,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再一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禁要问,是否只要有人肯付费,个人信息就会成为公开的秘密。

我们的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根据猎豹移动发布的一份全球隐私安全报告显示,手机病毒和恶意应用盗取个人信息,以及钓鱼网站攻击,导致多个行业个人信息数据非法暴露在互联网中。个人信息的盗取和贩卖已经形成跨平台、跨行业、集团式的黑色产业链。

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上,以“社工库”及衍生出的周边产业尤为成熟。上游是不法分子利用制作病毒木马、各种钓鱼手段、黑客攻击方式获取用户信息;中游是交易中间商,他们会把获取的数据进行提炼筛选整合,使其更有价值;下游是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数据从事非法活动达到变现的目的。

此外,网上大量的数据泄露还与数据领域管理不善息息相关。去年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抓获了涉及40余个行业和部门的内部人员390余人、黑客近百人。

许多个人信息是在我们不经意间被动泄露的,但大家更应警惕的是那些被主动泄露的信息。临近春节,抢购火车票成了许多人关注的重点。从2012年起,由于火车票全面实行实名制,购买车票需要提交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一些借助黄牛购票的乘客,极易把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现在黄牛在网上代购火车票,往往还需要乘客提供12306购票网站的账号和密码,对于喜欢将各种账号设置相同密码的用户来说,这无疑将带来更大的经济风险。

撑好保护伞

信息裸奔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某种程度上说,自己就是自己的保护伞。就像驾驶汽车一样,主动安全比被动安全更重要。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格外小心的人。比如从不在自己的手机设置上允许后台访问和推送信息,不随意丢弃写有自己名字地址的包装,不随便办理各种会员卡等。还有的人对自己的金融安全小心翼翼,在微信和支付宝等各种网上支付从不关联自己的工资卡,而是另外开通一个专用账户,定期往里面存钱,这样一旦账号发生危险,会把损失降到最低。这些看似小心过度的人,其实是懂得保护自己的聪明人。

在专家看来,“晒”得过度意味着风险。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教授蒋兴浩也认为,信息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很多个人隐私泄露主要来源于用户操作中对隐私保护的疏忽和不规范,最典型的就是过度社交网络化。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喜欢把日常活动和个人喜好“晒”出来的习惯,正成为不法分子为你“画像”的最佳素材。

对个人而言,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尤为重要。比如,谨慎发布个人的移动地理信息、不随意连接公共区域的无密码WiFi、不在公共计算机上收发邮件或登录账号、不在多个地方使用相同的密码等,这些网络安全的好习惯会让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使用公民大数据的相关部门也是重要责任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九)中“谁使用、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这些信息持有和使用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发生信息泄露事件,公民有权利向这些部门讨要说法。只要有人通过非正常渠道了解了你的信息,一定要问清楚他的信息来源,并有必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进行举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明显滞后。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陆志安认为,深层问题在于现有法律法规呈碎片状分散,相互之间没有打通,规制范围比较有限。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立法修法工作迫切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在这个开放共享的时代,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考验的是人类的智慧,也决定着我们的网络家园未来发展空间有多大。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8-01 01:36:31

远离个人信息裸奔伤害的相关文章

防诈骗严防个人信息"裸奔" 八种行为易泄露个人信息

犯罪活动呈公司化 去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关专项行动也随即展开.但我国电信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在今年8月19日召开的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通报会上,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我国电信诈骗发案59.9万起,造成经济损失约200亿元:仅2016年上半年,电信诈骗发案就达28.7万起,造成损失80余亿元. 据了解,目前我国电信诈骗主要分为境内和境外两类,其中境内犯罪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

索尼影业遭员工集体诉讼:要公司对信息裸奔负责

索尼影业遭员工集体诉讼:要公司对信息裸奔负责12月17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索尼影业公司日前遭到两名自称公司前员工的人发起的集体诉讼.这两名诉讼人代表公司前员工和现有员工的利益,指控索尼影业未能尽到保护员工的社保账号.医疗记录.工资等私密信息的责任.周一,这项集体诉讼在洛杉矶美国联邦法庭提起,他们指称索尼影业公司没能保护其计算机网络和阻止黑客入侵.原告要求索尼影业公司就其损失作出赔偿,并要求索尼影业采取措施,保护员工的个人信息安全,如提供信贷监控服务.身份盗窃保险及其他辅助性服务. 原告方律师称

管住信息裸奔 该从何处发力

保护意识差,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 管住信息裸奔 该从何处发力 核心阅读 移动互联网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日渐凸显.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量刑标准: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切实提高公众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社会危害性的认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再度引发关注.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经历:刚预定了一套房子,各种装修公司和私人贷款的推销电话就接踵而至:网上订购完机票,旅店预定.接送乘机等服务信息就

个人信息“裸奔”?超七成网民遭泄露

近日,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光学费郁结而死的事件引发了全民关注.犯罪分子精确获取徐玉玉的个人信息是案件的关键. 实际上,公民个人信息已经进入了危机时代.缺乏立法的有效调整,公民的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裸奔"之中.何种个人信息被泄露? 近年来,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日益遭遇挑战.6.88亿网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危机成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注脚. 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6年6月发布了<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对网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形势做了全面的梳理.身份信息.网上活动

信息 “裸奔”:2016 年网民人均被泄八条个人信息

报告显示,2016年发现的网站漏洞,可泄露个人信息60.5亿条:实名制信息和上网行为记录的泄露,比想象的还要多 骗子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实施精准诈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骗子详细掌握了你的个人信息.最新研究显示,有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是由于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导致. 3月30日,补天漏洞响应平台(下称补天平台)在补天白帽大会上发布<2016年网站泄露个人信息形势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披露,2016年发现的网站漏洞可能导致超过60亿条个人信息泄露. 单个漏洞最多泄露个人信息超5亿条 20

《网络安全法》为信息“裸奔”穿上盔甲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保护个人信息是其重要内容.(6月2日 人民日报)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及其重要性不断得到重视,然而个人信息泄露的程度令人堪忧,如同"赤身裸体"走在大街上,问题的严重性更是令人头皮发麻,轻则骚扰不断,重则遭受诈骗蒙受损失.因而<网络安全法>的出台犹如为"裸奔"的信息穿上柔软而坚定的盔甲,护佑个人信息的安全. 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源自黑客攻

个人信息为何到处“裸奔”?

广东警方缴获一批破解了运营商电话卡实名登记系统的"黑卡".南方日报记者 郭智军 摄 一个月后,当再谈起"苏经理"的那几通电话,张馨(化名)轻拍着自己的胸口依然直冒冷汗,至今也想不明白,那个假冒的"苏经理"怎么会对她的信息了如指掌?如果不是真的苏经理及时现身,张馨很可能已按照"苏经理"的指示,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钱拱手转给别人. 这是一起典型的"精准诈骗",诈骗分子利用"满天飞"的个人信息,

互联网信息裸奔时代 安全诉求将由幕后走向前台

 过去一年系列的信息泄露事件,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再拨动大众的神经.进入新年,信息裸奔形势依然严峻.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站安全漏洞形势分析报告>披露,在补天平台收录的漏洞中,除了2015年的1400余个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外,2016年又新收录了300余个漏洞,总共约可泄露个人信息上百亿条. 窃密无所不在,保密通讯需求井喷 2016年互联网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最让人关注的是南都报道的个人信息交易产业链事件.记者花700元就能买到同事10项信息,包括开房记录.名下资产.乘坐航班.上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

"我叫×××,我是第×××位为灾区祈福的人"-最近,你的微信朋友圈有被这条信息"刷屏"吗?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这条信息迅速在微信朋友圈中多次转发,短短几天数以千万计.然而随后情况急转直下:包括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在内的机构和个人纷纷辟谣,称当接收者转发该信息,输入个人情况后,就会被网络以抓取数据包的形式套取身份.手机.微信和居住位置等个人信息. 可随后这一"辟谣"消息再次"被辟谣",腾讯及部分专业人士称,该链接和页面并不存在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