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个人征信市场发展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生大数据,云计算为大数据挖掘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技术发展为金融服务长尾客户提供了可能,也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金融服务需要以征信为基础,市场催生了需求,也唤醒市场对投资征信业的热情。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征信业应该如何发展?在网络个人信息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个人信息安全与征信业发展的关系?市场翘首以待的个人征信牌照发放还有哪些认识需要统一?

怎样认识征信行业

大数据背景下征信无处不在,很多人也都在谈征信,但是,大家实际是在不同层次上使用不同概念谈论征信。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的征信市场?

第一,个人信用征信。传统个人信用征信是个人信用状况的评估,与个人的资金活动相联系,反映个人债务状况和资金延迟支付状况,包括缴费、纳税等。凡是与个人资金运作有关系,一般来说应该算作个人信用征信。在国外,谈到个人信用征信,一般有很多维度,美国使用最多的信用评分(FICO)主要参考付款历史、欠款数据、信用历史时长、新的信用帐户、使用的信用帐户五个维度信息,全部与资金有关。但是,近些年来,个人征信机构也在参考资金收付有关的个人行为数据,包括水电费缴纳,等等。

第二,个人诚信。现在社会上经常提到的所谓征信,其实并不完全是信用征信,而是涉及很多诚信行为。个人诚信是对个人契约精神的评估,与个人合同履约状况相联系,与信用评估有关联,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社会诚信建设很大程度是道德规范,让守信者方便,失信者受惩戒。现在各行各业发布黑名单、白名单,其实有很多信息中他们的行为与资金并没有完全关系,而是反映的履约情况。

第三,行为征信。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使得数据拥有者能够对客户行为偏好做出分析,对客户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履约和欺诈倾向有所分析,用好大数据可能有助于反欺诈和提供差异化服务以及市场营销。但是,对金融授信的风控作用有待检验。现在很多人在挖掘的是行为数据,这些行为数据反映的行为偏好不一定能够完全用于金融授信,但是可以对金融授信有一些参考。

第四,数据服务。这类服务提供者不直接掌握数据资源,主要是围绕大数据征信提供第三方技术和服务,包括大数据挖掘,在数据源上层完成数据分析和风险控制。很多拥有数据的公司都想做大数据分析,也有一些技术公司想对这些大数据做分析服务。这些和金融界所说的典型的个人信用征信不完全一致,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个事情。

上面就是对当前社会谈到个人征信业时涉及到的四个层次的分析。我认为针对个人征信市场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应该实行差异化监管。个人信用征信主要服务于金融授信活动。

如何认识独立第三方个人信用征信

世界近百年发展历史证明,只有独立第三方开展个人信用征信才更有公信力,也才更公正。为金融授信服务的个人信用征信要由独立第三方负责,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没有利益冲突或利益关联,因而没有行为扭曲。为了使自己的信用分数提高一些,有人是不是可能有意多去使用与征信因素有关的服务?这种行为社会上是存在的,背后其实就隐含着一定行为扭曲。

独立第三方数据源清晰,可以通过合同、外部接口规范、数据库审计等方式管理,数据留存可以使信息可追溯、可异议、可纠错,有利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的信息都可能上网,保护不好就会对个人隐私造成侵犯。在数据化时代,个人数据就是个人的无形财产,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独立第三方征信也可以从技术手段上更好保证信息安全。独立第三方没有利益竞争,有利于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如果每一个信息源都想靠自己掌握的信息和别人竞争,有利益竞争就会导致信息不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个人信用征信由第三方评估,更容易形成统一认识。

独立第三方的标志是什么?现在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此。给出几个标准,第一,公司治理独立,高管、资产、财务、人员独立不受个别股东控制,有一个独立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独立运作过程中不能被个别股东操纵。第二,数据来源多元独立,分析模型独立。第三,业务独立,不参与信息源和使用者同范围的业务。业界讨论该问题时有不同意见。香港证监会所属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出版的信贷评级服务及惯例,将独立性和利益冲突界定为“业务不受现有或潜在的有关业务关系,或与任何其他方的任何业务关系,或潜在业务关系的影响,或因不存在上述关系而受影响”。这句话通俗说,因为做评估涉及相关业务,或相关人员,使得业务受到影响,或者说没有相关业务和相关人员,也受到影响,因为与他们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够受到公平公正待遇,这也是一种影响。

中国个人征信市场格局与监管

公共机构与市场机构协同发展,要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公共平台作用,向社会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征信服务。市场化独立第三方从事个人信用征信,市场化机构从事专项个人征信服务及数据服务。市场化个人征信服务还是应该分层次。

个人征信市场监管有自身原则。第一,保护个人信息知情权,让被征信主体客户知道征信机构收集了哪些信息,客户要有选择权、拒绝权和遗忘权,信息可追溯、可异议,可纠错。给出评分,也要公布评分要素,到底是怎么评估的,外界要知道评估方法,如果对评分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异议,错了要可纠错。

第二,要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不泄露。通过规章制度保障、物理安全保障、技术安全保障,严格运营监管个人数据的授权与使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不泄露。个人信息也是个人财产,而服务机构在服务过程中也做了很多工作,因此,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是服务机构和个人共同拥有的。

如果个人对自己的信息提出查询,或者授权其他机构查询,拥有数据的人或单位应该允许查询,而且应该为查询提供便利。既然数据服务机构提供了服务,某种程度上也有数据一定所有权,在不暴露个人隐私、脱敏之后可以加工信息,做商业化处理,这也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网络安全法》对此也予以确认,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脱敏,不能涉及具体个人,比如张三李四在干什么,关注某个群体有怎样行为特征,类似信息可以加工处理。

第三,要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竞争,对不同层次的征信机构实行差异化监管。

在监管方面,我认为个人征信机构工商登记应该实行“先证后照”。个人征信服务涉及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必须有金融市场准入,实行“先证后照”。企业征信由于不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且企业信息公开性强,可实行工商登记后的备案管理。投资企业征信的公司到工商注册,然后到监管当局、人民银行备案就可以。但是个人征信业必须是批准之后才能开展。目前人民银行批准了八家机构在做个人征信准备工作。因为没有管理经验,必须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个人征信应该是先到监管当局获得许可,然后再到工商登记。当然,这个问题现在也有争议,希望能够听到各方面的意见。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8-02 12:45:00

大数据与个人征信市场发展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为社会征信机构带来机会 行业或迎来爆发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 网贷.互联网保险.虚拟信用卡众筹等金融业态相继出现并逐渐成熟,产生了大量身份识别.反欺诈.信用评估等多方面征信需求.而征信行业正在迅速向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 据考拉征信首席技术官葛伟平介绍,仅该公司的就已经开始基于个人信用信息对金融.职场.民生.购物.租车.租房.交友等多领域的服务尝试.据他介绍,已有300多家机构开展了合作."如果说去年是个人征信市场的觉醒,那么今年就是崛起."他表示. 据中诚信国际预测,目前中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为1030亿元,未

拥抱大数据 分布式征信难融资难有望获突破

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国家近年开始大力推广分布式发电,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前景最为广阔,然而,多年下来融资难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相对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融资难,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融资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所谓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发电项目范畴内的电站,其外延表现为小型商用屋顶和个人屋顶光伏电站.据统计,2015年中国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43GW,但真正的分布式光伏,屋顶分布式光伏不到2GW,占比不到5%. 在航禹太阳能总经理丁文磊

大数据时代企业征信需整体性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快速更迭,在电子商务的推波助澜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已高速发展扩张,并渗透到企业及个人的商业与消费行为中.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数据来源呈现出涉众性.大数据的特点.同时,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日新月异的产品创新及高度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商业合作进程,为企业征信领域带来全新课题. 目前,对于数据的收集及存储,从技术层面说已趋成熟.而对于数据的管理.分析及应用,仍存在一定挑战.数据泛滥不仅严重,且相互之间关联性弱,正如凯捷管理顾问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85%的企业高管认为,

大数据征信的发展背景及与传统征信的比较

传统征信在方便个人信贷.辅助金融授信决策.防范信用风险和提升金融获得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一是全国还有5亿左右人口没有在持牌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从而不被其所覆盖.二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上产生.沉淀了大量与个人征信相关的数据,目前还难以被其采用[1].大数据征信的出现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快速发展.据我们研究,大数据征信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点:一是我国政策扶持和部署所释放的良好信号:二是以"金融线上化

抢滩征信市场!互联网金融做好准备了吗?

当下,消费金融已经遍及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此前只在购房.买车.装修.求学等层面的大额消费金融,如今已经不断下沉至更多细分化场景.而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信用状况的优劣度直接决定了消费的便利度等.但传统由银行搭建的征信体系,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金融场景下,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态势下,多家相关企业.机构已经在积极布局个人征信市场,并成功与消费金融场景等无缝结合起来.但让人无奈的是,8家机构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开展已近19个月,仍未获批央行的个人征信牌照.想抢滩征信市场,

企业级征信市场破局:阿里、借贷宝大数据“奠基”

数据显示,2015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接近7000万家,中小企业信贷虽然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但限于成本.风控等因素,银行始终缺乏可靠的外部标准和方法去拓展这个市场. 金融机构面对着复杂的经济环境,亟待另外的一套坐标来协助他们决定 "该把钱借贷给谁".在如此强大.紧迫需求的促使下,征信市场在这两年发展迅猛,内藏能量不容小觑. 有机构预测称,未来中国的征信市场,有望达到千亿规模.但这一市场,单单依靠传统征信机构,或是几家互联网巨头是远远无法满足总量以及创新性需求,更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

百融反欺诈联盟成立 千亿大数据征信市场亟待启动

ZD至顶网软件频道消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日千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传统的金融风控体系带来了挑战.发生在金融领域的犯罪活动急剧增加,其中金融诈骗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一大公害,金融欺诈活动网络化.团队化.专业化明显,且欺诈的频次和金额正不断攀升,P2P.保险等领域已经成为金融欺诈的重灾区.对此,百融金服CEO张韶峰在百融反欺诈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大数据反欺诈或可为金融安全构筑可靠防线. 据了解,金融大数据信息服务商百融金服B轮融资暨战略发布会上,百融金服宣布成立百融

从10000亿到10亿,个人征信市场也就这么大

互联网金融从火爆到回归理性(别称:转型Fintech金融科技),顺带也普及了征信.风控等词,就好像突然意识到金融产品会有风险一样.征信作为金融基础的一部分,是揭示风险,防止欺诈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电商消费.社交网络等非传统数据的增多,大数据征信也成了很多互金公司标榜的新词.那大数据征信有多大作用呢? 算话征信CEO蒋庆军告诉雷锋网,大数据征信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更多是由于现实需求而创造出的一个词,而"现在大部分大数据征信公司,基本上提供的是大数据风控服务公司".他表示: "传

实施大数据战略 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创新浪潮,是新时期的"数字石油",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蕴藏着巨大潜力和能量,前景广阔."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大数据蓬勃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时期.我国大数据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对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发展和运用.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信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信息资源日益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