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廊坊数据中心产业园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启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闸门。如今,京冀大数据走廊上的另一重点区域张家口张北云计算产业园也浮出水面。昨日,北京市经信委、河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正式披露了张北云计算产业园的建设进展及相关规划,至此京冀大数据走廊的雏形初步形成。据介绍,张北产业园定位将是京津冀云存储的主基地,“十三五”时期北京已有4-5家企业确定将部分业务搬入园区,投资总额超百亿元。
“大数据”是一个近年才被人们熟知的新鲜词汇,而“躲”在它背后提供着关键性服务的云存储、数据中心产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公开资料显示,这类行业主要业务是为各种企业提供大规模、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数据存储等业务的平台。
而具体到张北园区,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透露,今后张北云计算产业园的定位将是京津冀云存储的主基地,并以此打造“中国数坝”的概念。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内在用和北京市内发布产业禁限目录前在建的数据中心规模仅够北京的企业使用3-5年,因此,目前已有4-5家企业确定“十三五”期间将把新增数据库放在张北产业园内,投资规模将超过百亿元,以阿里巴巴数据中心为例,即将到来的“双11”购物节,该企业北方下单数据都将全部放在张北处理。据统计,现在北京企业已成为产业园内各地确定入驻企业数量占比最大的城市。
一位常年接触这一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看似“高大上”的数据中心产业,对北京来说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行业。一方面,面对北京与日俱增的数据中心服务需求,这些企业的存在不可或缺,但另一方面,这个行业对于土地、电力、用水等资源的较大需求,又愈发成为不小的负担。
而在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上被“选中”重点开发的廊坊、张北都是土地等资源相对充沛,而且当地平均气温都相对较低能节省不小的降温成本。张北县委书记郝富国解释称,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虽然是新兴产业被提上了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日程,而张北年平均气温2.6℃,可为云计算运营节约45%降温成本;全年好于二级天数346天,可极大延长服务器寿命;张北风电光伏年发电量达60亿千瓦时,可以为云计算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县域内有“京呼银兰”、“中蒙国际光缆”两条国家骨干网络经过,打通了和北京的三条双路由光纤。
“充分利用张北干净的风和清凉的水来为数据中心降温,预计全年只有两周的时间需要开启传统的压缩机空调制冷,仅制冷能耗就能降低近60%。”阿里巴巴CTO张建锋表示。而还有知情人士透露,根据估算,企业在北京和张北建设一个同样规模的数据库,大概能节约一半左右的成本。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