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暗示淘宝版图深入布局村级市场,后者则被传统金融业视为“搅局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业务,却在阿里集团得到和谐的统一。
事实上,从交易平台到支付平台,再到信用平台、金融平台,推崇太极文化的 马云 早年落下多枚棋子,当大数据时代来临,落子盘活、一气呵成,一个庞大的阿里帝国版图已经呼之欲出。
生态系统
“eBay是海里的一条鲨鱼,可我是扬子江里的鳄鱼。如果我们在海里交战,我会输,但如果我们在江里对峙,我稳赢。” 马云曾如此描述阿里集团与跨国电商巨头eBay之间的“战争”。
1999年的西子湖畔,马云和十八罗汉创立了以B2B为主营业务的公司(Alibaba.com),如今已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主要经营业务由阿里巴巴B2B、淘宝网、天猫网、阿里云等构成。
或许以下两组数据反映得更为直观:2012年淘宝和天猫两个网站的总交易额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700亿美元),超过eBay和 亚马逊 两家公司的交易总额,占中国零售市场5%的比例。阿里集团已经为全球650多万商家和近3亿消费者提供电商服务。
从另一组数据来看,阿里集团的盈利能力更是惊人。根据阿里集团持股人之一、 雅虎 公司最新财报:在2013年4月到6月的第三财季中,阿里集团的营收为17.37亿美元,同比增长61%;毛利润为12.88亿美元,同比增长74%。与同时期 腾讯 公司超过千亿美元的市值相比,阿里集团也经跃居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没错,阿里集团更愿意被看作一家互联网公司,而非单纯的电子商务公司。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认为,马云实际上是个管理怪才,有自身的独特之处。譬如调整公司架构,是意识到了企业发展到这样的阶段,将成熟的业务组合打包成立新的事业群,这种手法很像是野战军的编制,更适合快速应战。
“马云真正想要的更像是一个进退有序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生态系统由无数个小而美的公司所构成。”接近阿里巴巴的观察人士更愿意这样解读阿里集团。
这与马云此后零星发布的观点不谋而合,就阿里IPO话题,马云曾表示:阿里上市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上市,而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上市。
在 IBM 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看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阿里集团的跨界生态创造了可能性。”王祺认为,利用大数据分配资源、打通圈层,通过金融、SNS、搜索等多种手段调节市场,最终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跨界
从业务布局来看,阿里巴巴现象突出的表现在于“跨界”。马云曾表示:平台之后,想做金融,最后做数据。早在2012年的网商大会上,马云宣布阿里集团将从2013年1月1日起转型,重塑为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
早年的阿里巴巴,只是一个鱼龙混杂的B2B网上交易平台,商户与买方难以建立信任。为了解决网络贸易的信用问题,2002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诚信通”业务,雇佣第三方对注册会员进行评估,并在网站公示。
2003年5月,马云成立B2C网站淘宝;2004年底,为了解决网络交易安全,马云创立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同年3月,又推出了“诚信通”指数,用以衡量会员信用状况,这也成为了阿里集团信用评核模型的基础。
在拥有用户信用数据库和支付宝的基础上,马云也开始暗中运劲,伺机染指金融。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电子商务领域的小额贷款公司。
目前,国内只有央行拥有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阿里集团却利用网络交易平台,将自己的诚信数据做得有声有色。基于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网站客户留下的大量交易数据,阿里金融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银行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贷款业务。
直到今年6月,“余额宝”业务的横空出世,阿里金融彻底震撼了整个传统金融行业。虽然从股权结构上讲,阿里小微集团已经游离于“老阿里”之外,但其实际孵化于阿里的电商平台业务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阿里集团的跨界与其管理文化不无关系。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孙金云博士看来,阿里现在的规模已经很大,必须做出战略调整――用分散资源来应对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有利于覆盖更大的业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