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近几年的互联网创新尤其得多,各种崭新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社交网络、团购与微博,一个比一个发展得快;资本估值一个比一个高:千万、十亿与百亿美元。甚至可以说,互联网近几年的创新与发展要比前十年加起来还要多得多。这样看来,难道互联网又将迎来一次大的变革和转型?各种趋势和现象都表明,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传统互联网将向移动互联网过渡,一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App store也因此而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例如Instagram 。
这款叫做“Instagram” 的App store,在获得它的100万用户时,仅仅用了推特(Twitter)八分之一的时间。而事实上,“Instagram”只是一款普通的图片分享工具,之所以能够在三个月时间拥有100万用户,在四个月时间里拥有200万用户,是因为第一它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应用,第二是它一款基于图片分享的社交工具: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正变得比文字更加直观和受欢迎。
当然,“Instagram”的成功并不重要,毕竟它不属于我们;我们更关注谁能成为中国版的“Instagram”,谁能取得媲美甚至超越“Instagram”的成就。纵观国内类似的移动APP应用,决定他们能否成为中国版“Instagram”的必要条件有三个:
1、图片分享;
2、用户体验;
3、盈利模式。
首先,对于“Instagram”来说,图片分享、LBS等是其核心功能,纵观“图钉”、“冒泡拍拍”等国内各个相似应用,基本都能满足图片处理、图片分享的功能,但构成差异化的是具体的分享模式。
以图钉为例,“图钉”在支持拍照的基础上,拥有黑白、暗角、锐色、暖色、梦露、哥特、LOMO、1911、胭脂、白塔、蜜阳、默片、碧海、情书、旖旎、晴空、旺角及冷峰多特效,让所拍摄的图片拥有更加丰富的心情,用户可以拍照、处理之后第一时间通过“图钉”与其它好友分享,并且这种分享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微博、LBS都是当前移动互联网上比较火热的应用,而“图钉”相当于是融合了二者的优点,并以“照片”作为链接的桥梁,打造了一种全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类似于“微博+LBS+照片+互动社区”这种图片分享模式。
而从“图钉”的支持平台看,图钉支持iOS、Android(安卓)、塞班S60第三版和第五版以及黑莓,而“Instagram”只支持前者;相对中国手机用户来说,安卓和塞班的用户群要远远多于iOS;而且“图钉”还有一项绝对“杀手锏”的功能,多平台帐号登录,即:通过新浪、搜狐微博、开心网以及网易微博帐号可以不用注册而直接登录“图钉”,要知道这四大平台的用户加起来有几亿,“图钉”的该功能直接降低了这些平台用户的使用门槛(不用注册)。相对应的,“Instagram”的支持平台是Facebook 和Twitter,目前中国用户尚无法使用,所以“图钉”的杀手锏正好是“Instagram”致命之处。
其次,从用户体验来看,不同的图片分享应用,所吸引的用户群也不同,有的偏年轻人群,有的偏南方人群,而“图钉”显然更偏重文艺。这一点,让笔者想起另外一个国内年轻人群喜欢的社区“豆瓣”。豆瓣吸引了大量的小资和文艺青年聚集,而且用户忠臣度很高。
“图钉”有些像“图片版”豆瓣,其入口设计得非常具有艺术的气味,是一座有点类似 Flickr一样的照片墙,照片墙上是一些用户上传、分享的照片,经过随机拍摄以及滤镜处理,普通人拍摄的照片也散发着别致的文艺味道,不仅仅实现了“平民艺术家化”,也营造了一种年轻、文艺、分享的社区氛围。其实仅从“图钉”的名称来看,也夹杂着专业及艺术的味道。
笔者自己实际测试“图钉”,可能是拍摄的一些照片缺乏艺术细胞,所以并没有能够“上墙”,没能成为“图钉”上的拍照达人,但是竟然也有不错的点击与转发,看来这种应用的普及程度及受欢迎度还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最后,从盈利模式来看,目前各个图片分享App应用都还没有较好的盈利模式,像“Instagram”是通过出售“滤镜”赚钱和使用“标签”功能来展示商家,而对于崇尚免费的中国市场大环境来看,中国各个应用商比较好的盈利途经只能走广告这条路,例如通过“标签”展示商家,或者联合商家举办签到活动;当然,最重要的事还是积累用户。无论是LBS,还是图片分享这样的新颖App应用,用户群都还处于一个积累期,当用户突破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盈利模式自然就随之而来了。
原创博文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102927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