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国内速冻食品巨头郑州思念食品公司正在酝酿退市私有化。公司大股东李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经在本月15日发出收购要约,以每股0.186新币的收购价宣布退市计划,当天,思念食品大涨6.7%。按照新加坡证券市场交易所的规则,思念食品将在大约100天内完成私有化退市程序。
日前曾有传言说,思念食品可能会卖给中粮或雀巢。对此,思念方面回应表示,消息并不属实,思念创始人李伟将自己买回思念。据了解,李伟作为大股东直接或间接持有思念食品46%的股份,其一致行动人持有13%的股份,这意味着,如果李伟要买回思念食品,只需要从市面上收购41%的股份,约合人民币5.33亿元。
而谈到退市原因,思念食品董事长李伟曾表示,市场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这种情况下维持上市公司成本高昂,没有意义,同时,现在股市比较低迷,思念食品的价值也被低估,由于交易量低迷,不少投资者退出困难,大股东收购给了大家一个不错的套现退出的机会。
思念方面强调,退市只是股权层面的一个变化,跟公司的运营层面没有任何关系,只要管理团队成熟、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合法、有序的股权流转不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对此,东方艾格咨询公司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认为,寻求退市应该是在海外资本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公司的一种保护性行为。
马文峰:当前的宏观经济大的背景,国外资本一直在看跌中国经济,导致中国在海外上市的企业股价回落得比较多,这个时候价格远远低于企业降幅的时候,对于企业是很不利的,现在是一种保护性的,将来行情再好的时候也可以在香港或者是在内地上市也没有问题。
成功私有化之后,思念食品也可以再寻求上市。对此,思念方面并没有明确回应。公司只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按照新加坡法律规定,完成私有化程序,然后梳理公司架构、整理公司业务,练好内功,至于未来,资本市场永远存在各种可能。
早在2006年8月,思念食品就登陆新加坡证券交易市场,成为国内速冻行业的"第一股"。上市六年来,思念食品从新加坡股市上募集到了大约20亿人民币的现金。可以说,上市是思念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里程碑。正是由于取得了融资上的先机,公司得以在广东、上海、成都迅速完成全国性市场布局,并在郑州建成了业内最大的工业园。
在思念食品公司看来,上市成功让公司的品牌得到了传播和支持,营销网络的建设也更加完善。不过,东方艾格咨询公司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分析,本次寻求退市可能也有品牌认知度的问题,因为在新加坡市场,大家对思念并不是很熟悉。
马文峰:在国际市场上你想想它本身斥资各个方面都不是很大,对那个市场上资金量不是很大,他在投资上的认知度就低了,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
跟国内另一食品行业巨头三全相比,思念食品去年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2011年,三全食品营业收入达26.26亿元,同比增长36.55%,而思念食品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出现4.6%的下跌。业内分析认为,思念选择新加坡上市,资本市场与产品消费群体隔绝,对公司自身品牌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其实,在国内食品行业,思念食品并不是第一家计划退市"私有化"的境外上市食品企业。比如,2003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飞鹤国际,是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本月初,飞鹤乳业被披露也面临退市私有化。另外,今年3月,河南众品食业也宣布了在纳斯达克退市的意向。不过,海通证券北京首席投资顾问夏立军对此并不惊讶。
夏立军:我觉得这是从国内上市公司来看,不管是说在美国或者是说在新加坡和在香港,其实退市的这种案例是不乏先例的,上市公司如果在相关的市场,无论说是财务的要求还是信息披露要求没有达到当地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那我觉得这个退市还是在一个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受全球经济形势拖累,以及部分海外上市中国公司的财务诈骗、虚假信息披露恶性事件的影响,国内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确实面临估值低、融资难等困境,但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不要盲目跟风"私有化退市潮",应该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提升公司的业绩,展现明朗的盈利前景,重新获得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思念食品国内相对来说对于这个品牌的认知度还是有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