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本该是一个职场成功人士享受舒适晚年生活的开端,但对拉贾特·古普塔(Rajat Gupta)来说却是一个噩梦的开始。由于受到对冲基金历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丑闻的牵连,这名印度裔美国精英的形象和声誉正受到重创。
而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古普塔曾经是麦肯锡形象的代表者,这一丑闻使得麦肯锡也深受其扰。
近日,美国证监会正式公布了对古普塔这名麦肯锡前总裁涉嫌内幕交易的控告。公告称古普塔在出任高盛和宝洁董事期间,向自己的好友和生意伙伴Galleon Group对冲基金经理拉贾拉特南(Raj Rajaratnam)多次非法提供高盛和宝洁的内幕消息,致使该基金非法盈利超过1800万美元。
“泄密”危机波及麦肯锡
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古普塔,在麦肯锡有长达34年的职业生涯,并于1994年至2003年间,连续三届担任麦肯锡全球总裁。尽管被美国证监会控告曾四次泄露高盛和宝洁的内幕信息的时间段,古普塔已从麦肯锡离任,但业内人士仍然认为,此事或对麦肯锡声誉产生重大影响。
从事咨询行业多年的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投资中心执行总经理郑晓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古普塔曾在麦肯锡工作了那么久,而且担任麦肯锡高管也很多年,很多业内人士已经把他看作是麦肯锡的一部分。即便离开麦肯锡,这件事情仍会对麦肯锡有非常大的影响。”
郑晓军介绍,很多跨国公司都会在员工入职前,签订“非扩散协议”,即在其供职期间和离职后若干年内,不得透露公司的相关信息,有的公司协议中甚至包括不能进入行业内竞争企业的条款。
与一般公司不同,管理咨询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不仅能取得客户的核心信息,“甚至有时比客户还要了解企业本身。”郑晓军说,因此,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从一定程度上使客户对麦肯锡的合作前景存在一些疑问。”
古普塔或许成为压在麦肯锡公司“泄密”危机上的另一根稻草。此前,麦肯锡资深合伙人、古普塔的门生阿尼尔·库马尔(Anil Kumar),也在同一丑闻中遭到指控,内容是2005年库马尔将AMD试图收购一家公司的信息提供给拉贾拉特南,并持续告知谈判进展。后者则提前不断增加对收购对象的持股数量,最终在2006年获得非法利润1900万美元。
不同之处在于,古普塔在高盛、宝洁及其他几家公司的董事任职,虽然与其在麦肯锡的成功经历有关,但案件本身并非是其借在麦肯锡的职务之便;而库马尔的获益则直接与其在麦肯锡的任职相关。
连续的丑闻事件,引起了美国媒体评论人士的公开质疑。“如果古普塔受到的泄密指控被证实,那可能会给麦肯锡带来致命威胁。”3月2日,约翰·卡尼(John Carney)在CNBC上的文章《拉贾特·古普塔会毁掉麦肯锡吗?》认为,“即使没有证据表明古普塔在该公司任职期间曾违反保密协定,但被这样一个事后泄露内幕信息的人领导过,这本身就令人震惊。如果事实表明古普塔在麦肯锡期间也曾进行过类似活动,那该公司就完蛋了。”
麦肯锡内部也意识到了上述事件的杀伤力。“这是对麦肯锡非常、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CNBC援引一名麦肯锡前咨询师的话说,“现阶段,我觉得我们走上了安达信的老路。”安达信曾是美国一家极负盛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但因牵涉安然财务造假丑闻而解体。巧合的是,导致安达信毁灭,并被指控多项罪名的安然前CEO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也曾就职于麦肯锡。
价值观遭遇价值追逐的冲击?
一直以来,在管理咨询领域“值得信赖的顾问”的咨询理念代表了麦肯锡“做CEO们的顾问”的企业战略和品牌。事实上,自麦肯锡第二代领导核心Marvin Bower开始,就对“严守客户秘密,甚至在离开公司后仍然知道保持沉默”这一品质的强调,近乎到了宗教式的程度。
也是从Marvin Bower开始,麦肯锡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出注重公司文化的纯洁性。其中重要的一点,Marvin Bower希望管理顾问职业在社会上,能得到如同医生和律师一样的信任和尊重,因此特别强调顾问职业的伦理、专业标准、责任心和独立判断意识。
麦肯锡前研究员埃森·拉塞尔(Ethan M.Rasiel)的著作《麦肯锡方法》一书中曾提到,麦肯锡会对新入职者进行信用意识的训练。作者曾参加一次关于保密问题的讨论会,主持讨论的项目经理说,即使是在女朋友家过夜,他也会记得把公事包锁上。受整个团队保密文化的长期熏陶,麦肯锡的员工们都形成了良好的保密信用习惯。麦肯锡的员工因公出差坐飞机时,绝不会利用这段时间而从公事包里取出客户的材料进行工作,因为他们不知道坐在身边的是什么人。
在古普塔刚接任执行董事时,麦肯锡仅有3300名顾问;等到他去职时,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7700名。对很多老派员工而言,麦肯锡的人数太多、增长太快。
此外,古普塔时期的麦肯锡,在追求高报酬方面也变得更加大胆。与所有人一样,麦肯锡也在极力追求网络公司式的丰厚利润。
在被媒体问及麦肯锡是否在古普塔时代偏离了其价值观时,2003年接替古普塔担任执行董事的伊恩·戴维斯(Ian Davis)回答说:“公司来自外部的压力相当大,我们的一些价值观承受了压力。但这不是古普塔一个人的事。”
“公司失去声誉时,可能某些个人会受到指责,但是失当的行为通常是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就算企业文化没有鼓励不当行为,起码也对不当行为抱有一种容忍的态度。”万博宣伟首席“公司声誉”策略专家Leslie Gaines-Ross表示。
她告诉本报记者,这件事情对麦肯锡是否会有长期影响,取决于麦肯锡的管理层是否能够以此作为教训,更加强调规范,并提醒员工在提供咨询管理服务过程中面对机密信息时应如何作出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