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witter接连折损三员大将——好莱坞男星查理·辛(Charlie Sheen)、艾美奖最佳男主角亚历克·鲍德温(Alec Baldwin)、英国歌手莉莉·艾伦(Lily Allen)。三位风头正劲的Twitter红人不约而同地宣布“息博”,是否意味着网络舆论已成其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抑或,这一切不过是“微博名人秀”当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自2011年3月开博,查理·辛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网络“文化现象”——注册Twitter当天即收获100多万名粉丝,“老虎血”(tigerblood)等搞怪生造词一经问世即成为网络流行语。“息博”前的最后一条消息延续了他一贯的晦涩荒诞:“人人伸手摘星辰。”(Reach for the stars everyone),之后查理·辛的“坦白”更令人大跌眼镜:开通微博从来就不是他自己的主意。
名人向来不乏经纪人或公关保驾护航,后者深谙各种包装手法以及“距离产生美”的真理,他们向公众推介的不过是一个完美的幻象。然而,Twitter的横空出世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游戏规则,名人与公众之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零距离”。Twitter的放大效应使得前者的“脑残”言论或情绪垃圾无所遁形,甚至可能成为引发公关危机的导火索。简言之,微博成了名人的照妖镜,玩火自焚者不在少数。
在临床心理学家赛斯·梅尔斯(Seth Meyers)看来,Twitter丑闻的爆发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向粉丝“敞开心扉”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大多数名人还没能学会直面众网友的毒舌吐槽。为免事业毁于一旦,他们只能暂别微博,或是在经纪人的三令五申之下“被息博”。
这亦是“规避”丑闻、割肉止损的无奈之举。在转发一则关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谣言后,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决定将其拥有1150万名粉丝的Twitter主页交由媒体公司Katalyst Network打理。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的遗孀、好莱坞女星科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与Twitter分分合合好几次,其中一次“分手”的原因便是博主本人上传了自己的不雅照。
然而更多时候,名人会发现Twitter已成为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亚历克·鲍德温和莉莉·艾伦为例,这已是他们第二次信誓旦旦地宣布“息博”。尼基·米娜(Nicki Minaj)、克里斯·布朗(Chris Brown)、约翰·梅尔(John Mayer)、麦莉·赛勒斯(Miley Cyrus)亦曾与Twitter上演诸如此类“剪不断理还乱”的狗血戏码。约翰·梅尔更是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复出理由:“群众需要我。”
只不过,复出的名博难免令人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好莱坞男星詹姆斯·弗兰科(James Franco)的微博语不惊人死不休,如今却已沦为职业宣传工具。“我觉得这是我的地盘,想干啥就干啥。”弗兰科抱怨道,“但是有些合作过的公司会因为我说的话而感到不安。”
尽管如此,名人的自恋情结注定了他们将成为微博最忠实的受众。用梅尔斯的话来说,“来自他人的持续回应与关注”是维持其“光辉形象”的动力源泉。